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大约北魏时期)道教的说法。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元节习俗与由来一览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农历七月,是民俗传说中的“鬼月”。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大帝赦罪之节日。
民间有言:“七月初一鬼门开,七月十四鬼乱窜”。人们普遍认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阴气重,中元节前后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1 七月冤魂厉鬼游荡,夜晚野外阴气重
传说中,每年七月初一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禁锢在地狱受苦受难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一直到七月廿九才关上鬼门。
所以,整个七月是需要多加注意各种忌讳的月份,诸事不宜,更要谨防外出。
为了让阴阳两界的人鬼都平安,自古便有在七月设醮普渡的习俗。民间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后一天都要进行拜祭。
因为这一天尤为特殊,也产生了很多禁忌:不穿带自己名的衣服、不拍别人肩膀、不吹口哨、小孩老人体弱者夜晚不外出… …
2 愿众鬼早脱地狱苦,不再骚扰人间
人们为鬼魂举行“普渡礼”,可以使他们早日脱离地狱之苦,也希望他们不再骚扰世间活人。
所以每年七月,人们除了为鬼魂举行“普渡礼”外,还会在路旁多烧些冥纸,以广结冥福。
3 鬼月四天,祭拜普渡
鬼月的第一天,即七月初一,是私宅开地门的日子,需要祭拜。
七月初一,鬼门初开,诸鬼来到凡间。祭拜有大祭和小祭,大祭就是做一桌丰盛的菜,小祭就是简单买点水果饼干。不管怎么样,都是表达一份敬意。
鬼月的第二天,即七月初二,是公共场所开地门的日子。
在古代,商号、衙门等单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一天。祭拜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个月能够平安度过,单位管理的地方不要出什么灵异事件。
鬼月的第十五天,即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即鬼节,按民俗应当祭祖。
七月十五这一天,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这一天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七月十五,鬼门大开,这时阴气最重,当晚最好不要上街。一入黑夜,百鬼夜行,最易出事!
鬼月的最后一日,即八月初【】一前一日,叫做关地门。
七月最后一天,是众鬼放完假期,重新回到地狱的日子。我们要善始善终,在这一天进行祭祀,为的就是剩下的日子保平安。
后世没有了公祭,家家户户都在做私祭的同时,也在分担公祭的义务。这一次祭祀就完全是出于善意。
《金门志》记载:“七月朔(初一日)起,各社延僧道设醮,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
沦为鬼道者,乃因为前世犯了恶念,今世在鬼道中受难受罚,刀山火海,以赎罪愆。
更有沦为饿鬼者,喉咙狭如针,一世内不能饮食。又有孤魂野鬼,中元节无人祭祀,寂寞凄凉。
得为人道的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还需要奉献爱心。如果人人都能修持一颗慈悲心,则善道不灭,亦可感化其属,劝其向善,早日超脱苦海。
4 鬼月禁忌多,千万要注意!
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道教盛行后,附会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万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此,在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便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规,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中详载《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兰盆会纂》中。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诸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