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作为一种孩子喜欢的文字形式,对于孩子来说有特殊的吸引力,早教故事对于小朋友的启蒙也是有意义的。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早教课程范文最新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一、营造温馨的环境氛围,让早教课程更“宽松”
2岁左右的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为了消除孩子初到陌生环境中的焦虑,我们努力创设如家式的环境氛围。我们的亲子早教活动中心设立了美美共享厅、亲亲阅读屋、聪聪创意室等10多个主题活动室,为宝宝在情感联系、运动发展、社会交流、认知和创造性等方面的整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柔和的色彩、适宜的高度、温馨的布置,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2~3岁的宝宝与3~6岁的宝宝无论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如后者成熟,因此我们的班级的人数都控制在10人以内,让孩子在生理方面有足够的空间锻炼成长,在心理方面能得到更全方位的教养。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灵,我们常常和他们进行肢体接触,如拥抱孩子、摸摸他们的头、握紧他们的手,这样的肢体接触给孩子安全感和亲近感,从而使其更喜欢参加亲子早教活动。
二、借助适宜的材料媒介,让早教课程更“生活”
《江苏省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中提到:教养人员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真实物品,挖掘其蕴含的多种教育价值,激发其探索周围生活的兴趣,帮助其积累各种感知经验。让他们在与玩具和材料的互动中动手、动脑、开心、开窍。在早教指导课程组织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选取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作为活动材料,例如:盒子、瓶子、沐浴球等等。为了充分发挥生活物品的教育价值,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大家集思广益,根据婴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目标设计出各种游戏材料,同时给予家长在家庭中进行教玩具制作方面的参考与指导。我们还专门开展了生活物品一物多玩制作评比,老师们充分利用纸箱、纸盒、饮料瓶、毛线、废布、竹子等废旧物品,经过巧妙构思,大胆创新,精心加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器械。
三、利用巧妙的游戏介入,让早教课程更“有趣”
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在亲子早教课程实施中我们充分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有趣的游戏。我们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兴趣,让孩子和家长在充满趣味的亲子游戏中共成长;通过设疑质疑,主动探究,让孩子和家长在充满智慧的亲子游戏中共提升。除了常规的游戏内容外,我们还针对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挖掘更有针对性的游戏类型。抚触游戏对于2~3的幼儿来说是促进他们大脑发育、增强免疫力等的重要手段。我们借鉴一些专家设计的抚触活动尝试进行创编,通过加入相应的儿歌、音乐等形式,增强抚触游戏的趣味性,在发挥抚触游戏作用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进了亲子感情。
四、依托多样的实施途径,让早教课程更“丰富”
我们的早教课程在实施中对活动形式进行着不断探索,例如围绕各种节日开展大型户外亲子主题活动:亲亲感恩节活动、中秋灯笼秀活动等;围绕增进亲子感情开展的:妈妈故事屋、爸爸运动会等;还有围绕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开展的护牙大行动、宝宝入园100天等。多样化的实施途径,使早教课程更加丰富,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促进了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提升。“妈妈故事屋”活动中,我们先通过发放《亲子阅读调查表》了解每个家庭亲子阅读的现状,向家长宣传亲子阅读的重要意义,并推荐适合本年龄段宝宝阅读的书目。我们邀请家长进行座谈,谈自己陪伴孩子阅读的感受,谈自己积累的亲子阅读经验。并邀请家长来当志愿者,很多妈妈提前将故事背熟,并准备了生动有趣的教玩具,精心设计了提问内容,让孩子们都爱上了阅读。这样的活动形式,也引发了家长对早期亲子阅读的关注,在所有家庭中掀起了一股阅读的热潮。
五、制作生动的成长档案,让课程评价更“直观”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时刻关注婴幼儿和家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觉察他们的需要,并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对活动中的“幼儿状态”和“家长状态”进行及时评价,同时还进行了“宝宝成长档案”的专项研发,为每位宝宝量身制作了一本《宝宝成长档案》。成长档案中记录宝宝在园的精彩生活、突出每个宝宝不同的个性,同时还对宝宝的各方面能力发展进行了剖析,并突出了2―3岁幼儿生理、动作、认知等各方面的教养重点。“宝宝成长档案”不仅记录下每位宝宝成长的足迹,还给家庭教养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与参考,更重要的是使早教指导评价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市场分析
(1)全球早教:永远的朝阳产业
从全球范围看,早期教育经济发展迅速,有关机构预计未来几年内,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经济收入将以7%—8%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球婴幼儿教育市场的营业额将达到2800亿—6200亿美元。目前婴幼儿早教机构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性,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地区集中了全部85%左右的消费量,而发展中国家虽然人口数量众多,接受婴幼儿早教服务的消费不论在时间还是档次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儿童早教机将成为家庭早教的主题部分,未来几年将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段。
(2)中国早教:品牌国际化扩张
早教机在中国属于新兴行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发展期。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统计:中国0—3岁婴幼儿约为0.7亿人,城市分布为1100万人,而且,平均每小时就有2000多名婴儿诞生。再加上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国内婴幼儿早期教育市场表现非常活跃。
投资分析
投资者成为区县级商,保障金为18800元,可获得20套产品,若投资者想成为地级市总,保障金为38800元,可获得50套产品。
利润分析
随着社会的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家长对儿童的早期教育越来越看重,在产品投放市场前,公司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6000亿的儿童市场和超过1000亿的礼品消费市场。市场测试结果显示,某城市有5000个婴幼儿,每个孩子能带来100元的利润,收入50万元。
王女士管理10个销售点,3个月回报9万元人民币,张先生管理20个销售点,3个月回报18万人民币。早教娃娃经过专业人员的市场验证一天现场销售约50套,每天的营业额高达8000多元,除去场地租用及员工工资、提成等费用,一天可轻松获利约近4500元。
经销提示
一、投资者可选择四种市场运营模式:1.现场模式——活动促销,经营儿童服装店、礼品店可以促进销售量;2.铺货模式——与店面合作分成,将产品寄放到相关店面与店家分取收益;3.商超模式——合作分成,由商店超市等代售产品分取收益;4.招募分销商模式——发展分销商赚取差价。
【关键词】早期儿童音乐教育 教育目的 教学方式
音乐具有教育功能,它不仅启迪智慧、诱发灵感、陶冶情操,同时还具有保健、对身心的调节以及疾病的治疗、娱乐等功能,因此,无论是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都十分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同样,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生理发育快、心理易塑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进行良好的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儿童的音乐天才,为音乐事业培养人才。
从上世纪的80年代,我国各地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琴童大军”,直到如今,几乎所有的家长,对于独生的孩子在音乐艺术教育投资上都不吝啬。这些家长都想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或者是培养孩子成为音乐演奏家等愿望,这些愿望无疑是美好的,但在认识问题上也存在着偏差,第一,表现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上,第二,表现在教育的作用上,第三,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第四,表现在教学方式上。
一、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
广义而言,音乐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音乐素质以及在于认识音乐的本质和音乐的理论。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其在音乐文化中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儿童音乐技能方面的教育,更多的是以音乐教育为载体,通过传授唱歌、跳舞、乐器演奏、欣赏、音乐游戏等教学手段发展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音乐美的享受,并扩大视野,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当然,也不排除从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发现具有音乐天赋的人才,为他们将来成为音乐专业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认为早期的儿童音乐教育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会音乐领域中某一种专业技能,将来成为演奏家或演唱家。当然,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一定包括培养儿童的音乐特殊能力,发现儿童的音乐天赋,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但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也一定是培养和提高一般能力的教育途径,从而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开阔孩子的眼界,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
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柏拉图认为:“人的一生最初的几岁很重要,儿童年幼且温顺,这个时期正是他们人格的形成阶段,也是在他们心理上容易留下永恒记忆的阶段。”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通过艰苦的音乐学习过程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可以锻炼儿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懈追求目标的热情。”同时,他认为利用音乐来教育儿童,让他们在充满美妙音乐的环境里聆听、歌唱是一件快乐的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道:“早期教育应该从美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开始……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他还认为,教育对于个体而言,是为了培养各种美德,以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他强调,音乐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教育包含了一切富有陶冶人心灵的内容,这种教育可以培养出有教养的人。因此,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促进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等思维能力的发展。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将为儿童的终生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三、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
如上文所述,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一定包括培养儿童的音乐特殊能力,但也一定是培养和提高一般能力的教育途径。因此,多数家长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应注重其一般能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儿童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培养音乐家。但在当下,有部分家长由于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级各类的比赛影响,或是盲目追求音乐各专业技能中各种类别的考级,出现了随波逐流现象,有的家长相互攀比、相互竞争,甚至不顾孩子是否适合学习音乐的实际状况,孤注一掷,强迫孩子学习,便顺应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因此,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反而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
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儿童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早期儿童教育的总体目标。柏拉图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提出“寓教于乐”和“因材施教”。他认为,儿童的个体存在着差异,他们的天赋也不相同。他主张“不要强迫儿童学习,要善于利用游戏的教学方法”,把音乐游戏作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主要方法。柏拉图对早期儿童教育和对塑造儿童未来的种种论断,对于现代的教育仍然有着借鉴意义。每一个儿童的潜在感受力和接受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发挥儿童的潜能,了解和掌握儿童的趣味,深入浅出、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使教法灵活多样,融教育性和愉悦性为一体,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音乐思维空间,从而达到音乐教育审美的目的。
总之,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我们在实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明确教育目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的价值观,特别是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方式,通过音乐教育,真正使儿童得到音乐美的陶冶,使他们的品格在音乐美的感知和感受中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音乐词典条目汇编・音乐教育学[M].邹爱民、马东风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要想让孩子自己在3,4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脱衣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穿衣,自己叠被,自我管理的意识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两岁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脱衣服的独立意识,虽然费时很长,也穿不好,但还是要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实践,同时教给孩子正确的穿脱衣服方法。否则依赖性一旦形成,孩子会做的事也不愿自己动手。
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还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使孩子逐步具有冷了添衣,热了脱衣的意识。并可以教孩子叠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等等。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
二、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在自我管理中,玩具物品的收拾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①家长可以为孩子的玩具和物品准备一个专门的放置地方,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各有各的家,每次玩好用好都要送回家去。②要让孩子意识到收拾玩具是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帮忙而已。③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并坚持不懈不断强化,最后形成习惯。
三、自己安排和自己负责
这一点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婴儿来说确实勉为其难。但这个意识却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及早萌芽。
①每次抱孩子出门玩,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几次提醒,孩子便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
②孩子会表达会思考以后,可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今天到哪里玩?准备做些什么?并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优劣和可能性。
③当孩子要带东西出去而忘记带或把带出去的东西忘在外面而生气发脾气时,父母千万不能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学着负责到底。
④每次注意给孩子这样的提醒,教育和帮助,孩子便逐渐地有了这种负责的意识。
一、0~3岁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现状
1.早期教育师资队伍不完善
通过调查研究,就目前铜仁市早期教育的状况来看,早教人员严重缺乏。按照国家早期教育一体化的体系结构,小小班、托儿班还需要很多早教人员。早期教育人员培训落后,高质量的早教必须依托于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通过调查发现,铜仁市早期教育培训机构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培训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早期教育人员,如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开设学前教育系。
2.政府投入不够
通过调查显示,铜仁市幼儿早期教育政府服务不够完善,经费投入短缺,导致一些民营幼儿机构大量的注资办学,严重影响了儿童早期教育一体化的构建,导致一系列管理问题的出现。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多,致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二、儿童早期综合教育的政策基础
为促进我国早期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2016年来,铜仁市免费开办儿童早教班,倡导和支持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发展,这是一条地方性法规以现代早期教育理念为指导,建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积极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研究,建立政府扶持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合作的管理机构。探索早期教育与教学模式和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的优劣互补,开展以早期干预、健康教育为主的0~3岁儿童潜能开发的项目。只有在政府领导下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才能促进儿童早期教育发展工作顺利进行。
三、卫生部门在儿童早期综合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早期综合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并预防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智力低下。0~3岁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类大脑发育的最快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卫生工作人员在以往的早教发展研究中,积累的临床经验,对儿童早期综合教育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卫生部门对早教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可以使现有早教人员不断认识和了解新的早期教育方法和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增强服?找馐叮?并对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服务模式加以规范,以提高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服务质量。
四、0~3岁儿童早期综合教育注意的因素
1.儿童在早期教育学习中重视安全问题
在儿童早期教育学习过程中,大多都是以玩具和器械为主,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儿童身体健康的发展,对每一组学习的内容或玩具要循序渐进,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学习中要家长参与配合,引导儿童去学习、探索。
2.重视儿童早期教育个性发展的差异
不同的个体,因遗传、生长环境及家庭等各种因素,无论在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上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针对个体的不同,要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引导儿童积极健康地成长。
3.儿童早期综合教育行为发展具有可预测性
【关键词】早教机构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44-01
一、研究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缘由。近几年在兰州掀起一股给婴幼儿报早教班的浪潮,然而早教市场在我国刚刚启动,截至目前早教机构没有教育部门监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笔者不由地想问收费昂贵的早教中心为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家长究竟为何对早教课程趋之若鹜,我们能为早教提供怎样建议和帮助。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目前我国针对于早教机构中婴幼儿课程设置方面系统的研究比较匮乏,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幼儿园。尽管家长对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重视度越来越高,但该领域里实践先于理论。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本研究是对兰州市A早教中心所设置的课程进行深度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有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访谈法和观察法。笔者采用附件一“XX早教机构访谈提纲”对兰州市A早教中心的一名教学主管、两名教师以及两名家长进行访谈。具体的观察方法是是实况详录法,对录像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兰州市A早教中心所设置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议。
二、简述兰州市A早教机构的早教课程
A早教中心位于兰州市市区繁华地带,是众多早教品牌中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现有学员百余位。旨在开发孩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美术式思维引导,主题式课程带入,激发孩子多元智能。提供的创意空间从传统的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所有课程都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培养婴幼儿创新的思考能力,其课程理念源自韩国,为 4-6人的小班制授课,每节课三十分钟至一小时不等。所有课程均为亲子课程。
三、分析A早教中心的课程设置特点
(一)课程设置按年龄分段。从访谈中笔者得知兰州市A早教中心课程设置按婴幼儿年龄划分,并且精确到年龄和月龄。研究显示,婴儿的神经细胞从第三个月开始每分钟增长超过二十五万个,是婴幼儿神经系统也是发展最快的时候,所以每一个月份婴幼儿都会发生巨大变化。A早教中心能够将课程设置的阶段精确到月龄是该机构与其他不同的地方。
(二)强调环境对婴幼儿美术活动重要性。我们所处的空间环境时刻都在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A早教中心创设的环境包括外部主题环境和心灵环境。笔者认为A早教中心环境良好,较为宽敞明亮,有家长休息区、教学区和活动区,布置有大、中、小型玩具,教室四周围贴有白纸、彩笔等等。在心灵环境上笔者认为A早教中心教师善于与婴幼儿进行互动、与家长互动,能够耐心地鼓励婴幼儿在早教活动中自我涂鸦,本着“爱”的原则工作,能够给婴幼儿一个安全、温馨的环境。
(三)课程目标包括对婴幼儿的教育目标和对婴幼儿家长的教育目标。兰州市A早教中心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对婴幼儿的教育目标和对婴幼儿家长的教育目标。对婴幼儿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开发婴幼儿八大智能,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维度。同时A早教中心重视对家长的育儿指导,双方面相辅相成,体现出A早教中心课程设置目标的双重性。
(四)教师的持续鼓励行为对婴幼儿产生的积极影响。 在采访中Z老师讲到“虽然很多时候他们画的四不像,也有时候他们在涂鸦的时候把雨滴画成黑色,但我依然鼓励他们说出为什么雨滴是黑色呢,只要他们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认知进行涂鸦出来的作品我都会鼓励他们,让他们都自信的认为自己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作品”。 在对访谈和录像资料的分析中笔者发现教师在婴幼儿绘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肯定孩子,暗示、鼓励、表扬他们,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活动之后对婴幼儿家长进行暗示、鼓励,并对其家庭教育活动方式进行引导。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一)缺乏让婴幼儿快乐涂鸦的理念。在一次活动前X幼儿因为不想喝水与母亲闹别扭,但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按时开始活动,X幼儿的母亲也强行让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画画,整个活动过程都显得很被动,终于下课了X幼儿便极其不开心的和母亲回家了。笔者认为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当对该幼儿进行心理疏导,让每位婴幼儿都能够在游戏化的趣味活动中涂鸦,而不是教师牵着“教学目标”的线拉着婴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年纪较小的婴幼儿一般会很难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是在家长的强行安排之下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完全融入到教师组织的活动当中。教师应方式整个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命令者。
(二)教师应研发或改编预设的活动教案。A早教中心所设置的课程均来自韩国,机构工作人员均接受过总部培训后上岗,而总部位于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笔者认为A早教中心的教师应根据兰州市的婴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课程的研发或改编,因为各个地区婴幼儿所处的教育环境不同,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均适用于全国的婴幼儿。
(三)专门开设家长课程。目前A早教中心只是对婴幼儿家长进行课后访谈,笔者认为应当开设集体讲座,主要讲述科学的育儿方式、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以提高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例如:母乳喂养、婴儿辅食添加及玩具、服饰的选择,再组织个别辅导,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环境、不同社会环境的家庭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
参考文献:
[1]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附件一:A早教中心访谈提纲
一、与早教机构教育主管/负责人访谈
1.请简要介绍您所在的早教机构所设置的课程,包括将教学对象、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法等。
2. 本早教中心的课程理念是什么?来源于什么地方?
3.贵中心的早教课程设置比起其他早教中心有何优势?
4.您认为目前贵早教中心课程设置方面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二、与早教机构教师访谈
1.您在XX早教中心任职前接受了怎样的课程培训?主要教学内容是什么?您认为效果如何?
2.您在任职过程中是否接受过专业的在职培训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什么?您认为效果如何?
3.在亲子课程的教授中您认为应当对来上课的家长进行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教育指导?
4.根据您的教授经验,您对于XX早期教育中心所设置的课程方面有哪儿些意见?您认为应该怎样改进?
三、与早教机构学生家长访谈
1.您为孩子选择XX早教机构的原因是什么?
2.您认为XX早教中心的课程设置对您的孩子有哪儿些方面的帮助?
前几个星期,妹妹买个“儿童早教机”,可把她乐坏了!
她一买来就迫不及待的拆开,里面有个鼠标,一支点读笔,几带点读卡和一个电脑。
妹妹开始玩了,我在旁边眼馋得都快流口水了。我等了好久妹妹才去上学,心想:妹妹终于走了,这个早教机归我了,哈哈!
我拿出早教机,装上点读卡,这个早教机说话了“英语乐园欢迎你!”可我一不小心按了‘测验’。早教机就提问了“‘apple’这个单词在哪?”我眼珠子一转,心想:不就是苹果嘛!简单!我伸手点向苹果这个单词,“对不起,点错了,啦啦啦,啦,啦啦啦……”我仔细一看,天呐!我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把苹果点成了西瓜。我不服气,又开始答题。“老鹰这个单词在哪?”我开始点了,是毫不犹豫的点向了老鹰这个单词,“哒哒哒,你真棒!”“请问鲜花这在那?”我看了看左上角轻轻的点向了鲜花。“你真棒,哒哒哒!”
我换了张卡,按了一下测验,“智趣乐园欢迎你”……
一、高职高专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的重要性
0~6岁阶段的学前儿童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持续并逐渐成熟,具有好奇、注意力分散、喜欢模仿等特点,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个阶段是进行科学意识和科学兴趣熏陶的重要时期。有些科学原理和过程比较复杂,不能带领幼儿进行现场实物操作,教师可以通过早期科学阅读进行认知,满足幼儿对科学领域的探索和好奇。
(一)丰富、扩充学前儿童的科学经验
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大脑中已有表象水平上的科学概念。从早期科学阅读形成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生理水平发展特点来看,学前儿童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概念的,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在表象水平上。指导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动手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或者在教师操作引导下,幼儿将体验、观察后的生动的表象储存在他们头脑中,这些来自早期科学阅读的信息和表象,也是学前儿童获取的初始科学经验。
(二)培养学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可以激发学前儿童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前儿童学习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并在学前儿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好奇心,科学也最能吸引儿童的好奇心,而学前儿童天生就具有丰富的想象、联想,随时都会有一些古灵精怪的想法,爱探究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他们喜欢探索自然,是天生的科学家。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常常表现为对周围一些事物或现象注意、提出问题、操作摆弄、探索发现等等。合乎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将使学前儿童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也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动力机制。
(三)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在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为学前儿童提供各种体裁的科学阅读,让学前儿童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引导学前儿童发现问题,让学前儿童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鼓励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四)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
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对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学前儿童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优美规范的语言文字,赏析生动神奇的情节。在诵读、讲述、创编赏析科学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二、学前早期科学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早期科学阅读活动的指导原则
1.早期科学阅读活动的组织要围绕科学阅读的体裁特点来进行设计科学阅读的体裁形式有科学儿歌、科学儿童诗、科学故事、科学童话等等。诗歌、故事体裁不一,特点各异。在开展科学阅读活动中,结合作品的体裁特点进行。比如,将科学诗歌和诵读联系在一起,故事和讲述联系在一起。活动内容要紧紧围绕体裁设置情境,在科学阅读系列活动中可以出现美术、音乐等活动,但这些活动的主体是科学阅读,这些活动是辅助科学阅读活动进行的,活动的目的也是让学前儿童更好地理解、体验科学阅读作品,对科学阅读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2.早期科学阅读教育活动应该成为系列主题活动
科学阅读教育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当中的积累和渗透,不是对一本图画书照本宣科机械的读书,也不是单纯的一次活动。教师以科学阅读为主要教育内容,围绕其展开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和其他领域结合起来,也可以结合时令、天气、节日灵活开展。这样的系列活动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内容,引发学前儿童更多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也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3.根据学前儿童生理发展水平的特点进行教育指导
在幼儿园小班,从学前儿童喜欢的科学儿歌和学前儿童能接受的浅显的科学小故事入手,先给幼儿讲一些好听的故事然后让幼儿猜一猜好听的故事是哪里来的,引导幼儿对图书的认识,激发幼儿对书本的兴趣。教师引导学前儿童诵读韵律感极强科学儿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在幼儿园中班,教师要去营造一种读书真快乐的氛围,创造环境,让孩子们爱上书,喜欢读书。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布置图书角,放一些图文并茂的,小朋友喜欢的科学故事书,科学儿歌书、科学诗等。在语言栏里,有小朋友喜欢读的句子及情景图案,跟小朋友一起读一起看,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幼儿园大班,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教师利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如音频、课件、挂图,让幼儿发挥听的作用;幼儿对儿歌故事了解之后,再进行复述、创编,这样可以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好阅读的基础。
(二)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策略
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是一种多种感官参与的认知活动,开展不同体裁的学前儿童科学阅读活动指导,潜移默化中对学前儿童进行早期科学启蒙教育。比如在小班开展认识小动物预报天气的科学活动,教师预设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通过倾听、诵读、观察等操作活动指导。幼儿明白有些小动物会预报天气的事理;可以领幼儿到户外去观察,天要下雨,小蚂蚁“过道”、小燕子“低飞”、小鱼“吐泡”;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教师讲解。
1.利用听觉认知科学阅读
对于低幼儿童来说,早期科学阅读的重要手段是发挥幼儿的听觉。可以开展听教师诵读、听录音机磁带或其他声频。教师亲切、绘声绘色的语气语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在倾听的同时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景,思考故事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自己也会有很多的为什么,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2.利用视觉认知科学阅读
(1)运用实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
在讲解科学儿歌或者科学故事时,出示图片和视频,使幼儿产生感性认识的同时,加深印象,增强理解。对于比较形象的科学文艺作品适合运用实物、多媒体课件或图画等直观方式展示。由于学前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全面,呈现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实物,可以帮助学前儿童真正理解形象化的自然事物和科学原理。比如在讲解科学儿歌《水果歌》“苹果爱红脸,香蕉爱弯腰,石榴爱咧嘴,桃子爱长毛,西瓜爱睡觉,起来要人抱。”可以选择适当季节,进行实物展示,将苹果、香蕉、石榴、桃子、西瓜展示给小朋友。
比如,在指导科学故事《小鸟找春天》,教师在诵读过程中,适当出示相关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前儿童学会观察并有所得;也可以让学前儿童分角色进行表演,再现小鸟找春天的情景,深刻感知春天到了的自然变化。
(2)室外自然景物认知
在活动中,结合活动内容,选择活动时间和地点,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对于春天自然规律的认知,通过到室外观察花开了、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小朋友在室外游戏等等,认知春天到了的自然变化的特点。
3.利用触觉认知科学阅读
触觉是学前儿童最早发展的能力之一,也是探索认知事物的重要方式。丰富的触觉刺激能促进幼儿认知作用。对于科学谜语儿歌《小雨点》的认知,“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在田里秧苗绿,落到河里看不见。”让幼儿感受雨点的清凉和自然状态;对于科学儿童诗《小雪花》的阅读“下雪啦,下雪啦,像鹅毛满天飞,像棉花满地撒,抓一把,带回家,跑进屋,喊妈妈,再一看,小雪花变成了水娃娃。”让幼儿感受小雪花自然状态和遇热融化的特点。
4.利用感觉记忆认知科学阅读
一、早教工作的概况
魁北克省0~4岁儿童的护理与教育由该省家庭事务厅负责,5岁及以上儿童的教育由教育、娱乐与体育厅负责。前者经费通过家庭事务厅申请,后者经费通过教育、娱乐与体育厅申请。涉及早教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教育法》《教育儿童护理法》等。o论教学语言是英语还是法语,该省早教机构一般分为幼儿中心、学龄儿童计划和全日制幼儿园等三类。此外还有儿童日托中心和家庭儿童护理。幼儿中心属于非盈利性机构;儿童日托中心一般具有盈利性质,但也有非营利机构(教会)开办的儿童日托中心;学龄儿童计划、全日制幼儿园可分为盈利机构(私立)和非盈利机构两类;家庭儿童护理具有盈利性质。
1997年9月1日起,魁北克省实施《费用减免普惠计划》。政府拨款建设非盈利性早教机构,并对其运营按照就学儿童数量和就学率等给予补贴,补贴额度占运营总经费的80%以上。无论家庭收入多少,家长每天为每个在非盈利性早教机构中学习的孩子支付5加元的费用(2014年已增至7加元)。低收入家庭适龄子女每周可享受23个小时的免费早教服务。对于进入盈利性(私立)早教机构学习的儿童,政府则根据其家庭收入、家庭儿童数量、儿童年龄、儿童身体和心理状况等对儿童家庭给予退还部分税款的政策优惠。与非盈利性机构相比,盈利性机构获得公共经费支持的比率较小。
为帮助家长更好地协调工作和承担家庭责任,特别是陪护幼儿的责任,魁北克省从2006年1月1日实施《父母保险计划》(Quebec Parental Insurance Plan),规定了新生儿家庭的母亲、父亲、双亲及收养儿童家庭的休假制度和假期应享受的补贴,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两套休假与补贴方案,幼儿家庭每年还可享受为期10天的不带薪假期。魁北克省还通过实施《魁北克儿童辅助措施》(Quebec Child Assistance Measure)对儿童,包括原住民儿童、需要特殊照顾的儿童等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照顾和优惠,对机关、单位按规定设立的幼儿教育机构给予经费支持及政策和税收方面的优惠。
二、编班情况
魁北克省早教机构一般按同一年龄编班或按混合年龄编班,早教和小学入学年龄均以每年的9月30日为计算标准。一般而言,小学入学年龄为6岁,在有需求的小学可应家长要求开办5岁儿童的学前班。
幼儿中心招收0~4岁儿童就读,每所招收不得超过80人,同一建筑内不得超过两所。日托中心的儿童人数限制和设施要求与幼儿中心相同。幼儿中心和日托中心的师幼比按幼儿年龄划分,0岁至17个月为1:5;18个月至4岁以下为1:8;4岁至5岁为1:10;5岁以上为1:20。从编班情况看,5岁儿童早教班通常设在当地学区教育局所属的公立小学内,每班最多20人;4岁儿童每班最多18人;混合年龄每班最多15人。家庭儿童护理一般只能接收包括承办者子女在内的6名儿童。如果承办者另有一名成年人协助,最多只能招收9名儿童,且低于18个月的儿童不能超过4人。
三、课程设置及从业人员的任职条件
幼儿教育课程设置必须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协调发展,例如人格培养、社会情感、伦理道德、语言能力、智力发展等。早教课程一般分为健康卫生知识、生理心理发展、安全常识、语言能力、道德教育、生活习惯培养、与人相处教育、升入小学的学前教育等内容。
任职于幼儿中心、非盈利性日托中心的从业人员(教师和专业人员)须有相关高等专科早教专业学历(三年学制,2490学时,其中专业课程为1830学时),并具有3年相关工作经历。家庭儿童护理的从业人员须完成45个小时的早教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儿童成长、健康、安全、营养等,同时还必须具有急救知识达标证书、身心健康证明、本人及家庭14岁以上成员无犯罪和无虐待儿童记录证明等。此外,从业者每年必须接受6个小时的专业培训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年度监督评审。
四、许可证与监督及经费投入
魁北克省对合格早教机构实施发放许可证制度。许可证5年内有效,期间发证机关可对早教机构进行实地检查,确保其规范运作。每个机构5年内至少接受一次检查,首次检查一般安排在新设机构获得许可证的半年之内,以便评估质量、发现问题、制定行动计划和提供支持。魁北克省不发放有条件许可证或临时许可证,早教机构有违规行为时,如其行为不会对儿童的健康和利益造成直接危害,将被要求限期整改,屡次整改不见成效者将被诉诸法律。家庭儿童护理协调办公室负责对家庭儿童护理的监督和评估工作,每年对有关机构进行三次实地考察,确保家庭儿童护理工作符合标准。协调办公室的工作大多由非盈利性质的幼儿中心及少数独立的非盈利组织承担。
魁北克省不仅对早教机构的硬件建设给予经费支持,也对早教机构的运营给予补贴。统计显示,2011―2012年,魁北克省0~5岁儿童为51.3万人,各类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接纳了约40.16万名儿童,政府补贴逾22.92亿加元。用于早期儿童教育与护理的财政预算达33.49亿加元,占政府预算的4.67%,这一比率远高于加拿大其他各省(区)。
五、早教工作的特点与改进空间
普惠性和家长的广泛参与性,是魁北克省早教工作的显著特点。魁北克省实施《费用减免普惠计划》,不分家庭收入的多寡,把早教经费直接用于儿童教育方面,维护入学儿童平等接受早教的权益,保障教育公平,普惠性质明显。而且在早教工作中重视儿童家长的参与性,无论是公立幼儿中心还是私立日托中心的董事会或顾问委员会均要求有一定的家长名额,确保政府、社会、早教机构和家长的共同参与。
魁北克省的早教工作也有改进空间。首先,随着早教经费需求不断增加,经费缺口增大,政府大包大揽而又囊中羞涩的矛盾日益突显。其次,由于非盈利性早教机构的招生能力有限,大量儿童排队待入,且等待时间较长,供需矛盾突出。再次,由于非盈利性早教机构从业人员待遇不高,跳槽现象严重,且选择跳槽的大多又是早教工作经验丰富的从业者。最后,由于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且跳槽现象严重,部分早教机构并不要求所有从业人员完全符合从业标准,从业人员的质量有所下降。
牛龙菲
前言
“音乐神童”,向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音乐神童”多发之“纯粹器乐音乐”兴起的近代, 这个话题更具有特别的魅力。
但是,象莫扎特这样的“音乐神童”之灿烂光芒,却眩晕了人们的心智。以至于人们很少、甚至从来也没 有认真思考过“音乐神童何以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实际上,所谓“音乐神童”,并不仅仅是“先天遗传”的结果,而是儿童“特殊先天秉赋”与“早期音乐 教育”反馈互动的产物。
就此意义而言,“音乐神童何以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似乎应当使其转型成为如下这样一个更加科学 的问题:“两岁至十一岁左右儿童之早期音乐教育何以往往取得较为成功的结果?”
与此对照的论题是:“数学、逻辑学、以及其它一些进行纯粹抽象形式运演的学科,成才的一般年龄,似 乎相对较音乐成才的年龄要大”。
其中定有某种内在的原因可寻,其中一定有某种内在的机制可探。
本文之宗旨,就是在本文作者建构之“人文进化学”(牛龙菲,1985,1987,1989,199 0)(1)的理论框架之内,对与此有关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探索。
一
根据“人文进化学”的研究,人类的进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的生物进化,而是人类生物进化、人 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的反馈协同进化(2)
在此“人文进化”过程中,人之行为能力的发育、成熟、增长,并非单纯受先天遗传之生命基因的控制, 而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群体关系网络中在其体外相对独立存在的历史文明密切相关。
不仅在族类的层面上,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间有一种复杂的共济耦合、反馈协 同关系;其个体的发育、成熟,以及其能力的习得、增长,也受到机体、社会、文明这三个方面的制约、影响 。
具体而言,每一个体,自怀胎之日起,便开始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关系网络之中,每日每时受到体 外文明的直接、间接刺激,并开始将其“内化”。只是在成熟到一定阶段,此“内化”之“体文明”,才始成 为“习得能力”,才通过具体的行为实践,作用于周围的世界,“外化”为客体的“对象”,汇入人类体外文 明的大系统之中。此被卡尔·马克思称之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3)的历史文明,又将再次“内化”为某 一个体的“习得能力”。如此,“内化”之间,有一种“往复循环”(reycle)的反馈机制。此正如下图所示 —一
就此“内化”与“外化”的反馈机制而言,人之童年是一个关键的时期。俗语说:“三岁看老”。人之童 年阶段“内化”的“体外历史文明”,将对其成熟之后一生的“外化”实践,具有某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
这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自“童年”的“史前期”—一“胎儿期”,便开始发生。
在胚胎发育期,就胚胎与母体的关系而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物进化重演系统”;但就处在复杂社会 群体关系网络中,且存在于一定文明时空中的母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而言,胚胎的发育仍在一个人类生物进化 、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馈协同进化的人文进化系统之中。因此,就族类的层面而言, 以“胎教”形式进行的体外文明之“内化”,仍处在“外化”与“内化”的往复循环圈中。
正如日本诧摩武俊《儿童的性格与心理》一书所说:“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着一个有形无形的文化 圈子”(4)。但是,这个“有形无形的文化圈子”,是通过母体的中介对胎儿发生影响。正因如此,所谓“ 胎教”,说是“教子”,其实是通过“教母”以间接“教子”。汉代刘向在其《烈女传·周室三母》中所提出 的“胎教”概念,正是因此而要求怀孕的母亲“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颂诗道正事”。
对于有自觉意识的成人社会而言,不仅对“胎教”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尤其更看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即 “幼教”。
明代孙志宏在其《简明医彀》一书中便曾言及:“古云:‘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一生人品善恶,高下 全看幼时。”正如西人弗兰克·戈布尔在评述“马斯洛心理学”时所说:“幼年时期是重要的时期—一在这一 点上,实际上心理的所有学派都殊途同归。”(5)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出生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人类的孩子是在某一时代的某一家庭这样的一个 社会文化的环境中度过相当于其它动物在胎内发展的时期。”(6)。在此,“子宫外的生长期”(7),“ 人类智力的形成是儿童正在成熟的神经结构、正在发育的智力结构和他们周围的言语、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 果”(8)。在此过程中,“体外文明”的信息刺激,不仅仅只是作用于儿童的心理发育,还将作用于儿童的 生理发育,并在“实体长入”的意义上“内化”于儿童的生理结构之中。
正因如此,皮亚杰才特别强调:“表现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从胚胎发生阶段起就存在着的一种不 可分离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这就使得要在天赋的东西与获得的东西之间找出一条固定的界限是不可能的,因为 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发展所特有的自我调节区域;在认知性行为水平上,就更是这样。”(9)。也正是基于 同样的认识,《汉书·贾谊传》早就言及:“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 。西人马斯洛所谓的“似本能”,正是这一类“若天性”、“中道若性”之“内化”与“外化”反馈循环机制 的产物。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有些人所谓的“先天的似本能”(10)。
如果,更深入一步分析,我们将会发现,人类的行为,“乃是由于不同水平层面的三种行为图式所决定的 。其一是‘刺激机体反应’(SOR)的‘本能’行为图式;其二是‘刺激模仿反应’(SIR) 的‘仿能’行为图式;其三是‘刺激文明反应’(SCR)和‘文化刺激反应’(HSCCESR)的 ‘智能’行为图式”(11)。马斯洛所谓的“似本能”,实质上,仍不过是对“少成若天性”、“中道若性 ”一类的“仿能”、“智能”的不精确描述。
正是在上述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发现,所谓“音乐神童”的出现,并没有什么莫名的玄妙。质言之,所谓 “音乐神童”,乃是处在一定文明时空、一定社会关系、一定家庭环境中具有“某种特殊天赋”的儿童,接受 包括“胎教”在内的“早期音乐教育”的成功结果。其“少成若天性”、“中道若性”的音乐才能,并不仅仅 是由先天赋予,而是在期童年时期,人类人文进化之“内化”与“外化”往复循环反馈机制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此本元层次的理论基础上,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地探索“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为何往往取得较好的成果 ?”一类的有关问题问题。
二
根据“人文进化学”有关“人类进化乃是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 馈、协同进行”的理论,我们在探讨有关“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具体问题时,必须同时关照儿童生理发育、 社会家庭环境、特定历史文明这样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
就此三个方面比较而言,所谓“儿童生理发育节律以及儿童心理发育节律”的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从胚胎时期开始,个体的发育一直受一定发育“节律”的控制。正如恩斯特·海克尔所说:“胚胎发育是 一种重演性发生的遗传现象”(12),其各个不同的阶段,对应着族类生物进化历史的各个不同的时期。
个体出生之后,其机体的生理发育,仍然有一定的“节律”。中国古典医籍,早就有关于小儿“所以变蒸 者,皆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故一变毕,辄觉情态忽有异也”(13)的发育节律理论。这里所说的“变蒸 ”,就其“情态”一语推敲,则不仅是对其生理发育节律的描述,而且也是对与生理发育节律密切相关之心理 发育节律的描述。
对此与儿童生理发育节律密切相关之儿童心理发育节律,当代瑞士“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皮亚杰,已有 深入讨论,皮亚杰认为,儿童自二岁至十一岁左右,经历了一个从“前运演”到“具体运演”再到“形式运演 ”的生理一心理发育成熟历程(14)。
其所谓“前运演”,是指儿童已经开始意识到“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主体) 有别于在其体外“永久”存在着的一些客体,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发出动作之后,可以影响客体的位置、方向 等等。只是在此时,儿童尚不能很稳固地建立可逆的(可重复的)、守恒的运演模式,其每一个动作,都带有 即兴的、尝试的意味。
所谓“具体运演”,是指儿童已经可以把一些具体的客体,当做某种运演模式的“算子”,来进行可逆的 (可重复的)、守恒的运演操作;并在此过程中,以自己的动作,赋予这些“客体算子”以某种运演的结构。
所谓“形式运演”,是指儿童已经超越了仅仅作用于“客体算子”的具体运演阶段,开始使用抽象符号以 进行纯粹形式的推演运算。
正是这个“从前运演到具体运演再到形式运演”的儿童生理—一心理发育节律,制约着体外历史文明通过 社会关系网络对儿童发生“文而化之”(牛龙菲,1987)作用的早期教育实践。
在二至十一岁左右的儿童早期教育,除了“语言”之外,其它需要操作“抽象符号”之“形式运演”能力 的学科,如数学、逻辑等,都未能获得圆满的成功;而一些作用于“客体算子”之具有“具体运演”性质技艺 或游戏、运动,却因其适应二至十一岁左右儿童“具体运演”的能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代“音乐神 童”以及“体育神童”多发的现象,正是一个典型。
对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除了“胎孕期”以及“初生期”的“音乐信息刺激”之外,从两岁开始,便可以 让孩子玩弄一些诸如小鼓、小钹等节奏乐器。由于生理的本能,由于生命本来具有的节奏律动,这些节奏乐器 的演奏,对于儿童来说,有一种“先天”的基础。通过这些节奏乐器的演奏,孩子便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与 有节奏的音响之间的“因果性关系”。而所谓“因果性关系”,正是人类认知能力特别是推理性能力的根本基 础。通过“早期音乐教育”,使儿童直接的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性关系”,对于儿童的智力开发具有奠定基 础的重要作用。
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四至六岁之后,已经可以通过有律乐器的演奏,作用于其有“客体算子”性质的“ 乐响之音”;并在此演奏过程中,把一个一个的“乐响之音”组织成为一首一首的“优美乐曲”;换言之,在 此演奏过程中,以自己的动作,赋于这些具有“客体算子”性质的“乐响之音”以某种可逆的(可重复的)、 守恒的“运演结构”。
不仅如此。儿童在演奏有律乐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作”,把一个一个的“乐响之音”,组织成为 一首一首的“优美乐曲”,便感性直接地把握了“部分”(“乐响之音”)与“整体”(“优美乐曲”)的关 系。而所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之中,“由部分到整体”正是所谓的“综合”;“由整体到部分”,正 是所谓的“分析”。而“综合”与“分析”,则是人类思维之最基本的两种形式。儿童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 感性直接地把握“综合”和“分析”这两种最基本的人类思维运演形式,将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展产生重要的 影响。
只是到了十一岁左右之后,孩子才可能凭空意想不发出实际音响的“抽象音符”。此时,儿童的音乐理论 学习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由“即兴演奏”到“纸上谱曲”的升华,也是一般处于这个阶段。
正是由于以上儿童生理—一心理发育阶段的制约,“音乐神童”中,大多为“演奏神童”或“演唱神童” ,而“作曲神童”则实属凤毛鳞角。而且,即使是“作曲神童”,也只是到了十一岁左右之后,才初步显露其 “纸上谱曲”才能(牛案:而并非由他人对其“即兴演奏”进行“记谱”);真正的艺术杰作,则要在更晚一 些时候,才能创作成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文进化之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 馈、协同的关系,在童年,主要地受到了人类生物进化之儿童生理发育节律的制约;儿童之心理发育节律,受 其制约,与其同步,有着固有的程序、步骤。
对此天道有常的发育节律,人类只能“道法自然”(15)。《素问》有言:“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从之有福,逆之有咎”。《灵枢》更强调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 矣!”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贻误时机和拔苗助长的做法,均不可取。
所谓“音乐神童”的多见,换言之所谓“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往往取得较好成果”的历史现象,虽然没有什 么莫名的玄妙,却实在是因为天道的神机。王充在《论衡·实知》中曾说“儿始生产,耳目始开。虽有圣性, 安能有知?项托七岁,【诘问孔子】(16),其三四岁,而受纲人言矣。”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儿始生 产,耳目初开。虽有灵性,岂能知音?十岁左右,神童造就,其二、三岁,而学习音乐矣。”
只是在这个基础,诸如“音乐世家”这样的社会生态环境,“普遍富裕”这样的历史经济条件,“明星效 应”这样的特定信息刺激等等,才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网络,使得更多的音乐神童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