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原文优秀4篇

水调歌头原文范文 篇1

河曲位于晋西北,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西、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内蒙古相邻,有“鸡鸣三省”之称,是自成一体的黄河文化圈。河曲自然环境恶劣,土壤贫瘠,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十年九旱,这些都构成了文化生长的特殊地理环境。县志有记:“河邑地瘠民贫,力农终岁拮据,仅得一饱,若遇旱年则枵腹而叹。仰食于口外者无虑数千人。”①正是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人们背井离乡,不得不出外寻找新的生存之路,“细麻绳绳捆铺盖,两眼流泪走杭盖”,走西口也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催生出的产物。河曲民歌道出了这种选择的无奈,《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起起伏伏的大山深沟,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赋予了晋北民众的凝重感;恶劣的自然条件强化了当地民众的生命意识;大自然的多灾多难又使他们易于生情,情感起伏不定。在这里他们艰难求存,“山曲”在这种年复一年的离妻别子的痛苦人生中自然产生,咏叹着人间的离愁别绪、思念期盼。

河曲民歌在当地又称“山曲”。山曲属山歌,顾名思义,山歌就是指在山间、田野、崖畔、场院随时可以唱的一种短歌,山西的山歌有“山曲”“开花调”“卷席片”(也叫“烂席片”)等称谓。从分布来看,又有“东山区”(太行山)和“西山区”(吕梁山)之分。河曲民歌属西山区,晋西北黄土高原的空旷雄浑,造就了河曲民歌腔高板稳、曲调粗犷的独特风格,给人一种大开大合的美感。河曲处于黄土高原,地表黄土,民歌中时有对于黄土、黄沙、黄风的描述:“三春天黄风天天嚎,无根沙蓬往那里抛”“大风刮起黄悠悠沙”“三天刮了十八场风,黄沙土掩得怎安身”“大河流水黄糊糊多”“水刮土坡沟沉沙”,这种对黄土、黄风、黄沙、黄水等意象的记忆是河曲民歌艺术特征的重要符号。

河曲民歌在词曲结构上,多采用上下句体式,每句字数不固定,上下句字数也可不相同,但以七字句为多。韵律上一般也是两句一韵,手法上多用叠音词。如“画眉眉”“羊羔羔”“虎头头”“柔软软”“绒毛毛”“圪溜溜”“麻阴阴天气”“雾沉沉”“想亲亲”等叠字在歌曲中大量运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河曲民歌多采用比兴、反复、排比、重叠、对称、双关、夸张等手法,抒发生活的喜怒哀乐。上句起兴,下句表情,一个上下句就揭示出一种深邃的感情状态或描绘出一幅逼真的生活画面,“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听见哥哥唱上来,热身子扑在冷窗台”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山曲的曲调则运用并置、呼应、对比等两句体,富有深刻的美学意味。旋律简单、优美,音程跳度大,音调高亢辽阔,节奏比较自由,口语化装饰音较多,具有鲜明的山歌风味。

河曲民歌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保留了大量的民间土语,如“袭人”(指女子漂亮)、“鬼嚼”(指胡说八道)、“大大”(指爸爸)、“黑将”(夜晚)、“门圪牢”(门角落),浓郁的方言使河曲民歌乡土特色更加鲜明。河曲民歌《割莜麦》极好地体现出上述特点:

“哥哥我在那半山坡坡,提留上镰刀,弯下那腰腰,嘶喽嘶喽割莜面呀。小妹妹在那半山腰腰,圪蛋弯弯背个岜岜两手抓抓,石滚珠珠,红指甲甲,手提上篮篮,拿上铲铲,不丢,不丢,不丢不丢不丢,刨山药 咿儿哟 亲亲……”

“提留”是指提着;“圪蛋弯弯”指凸起的土丘;“背个岜岜”指凹下去的低洼地。这些方言土语、叠音词在特定语境下承载着丰富的个体情感,并与地方文化紧密相融,是认识当地文化、民众感情的重要切入点,如果离开了富有浓郁黄土气息的方言,山歌也会顿然失色。如辛礼生演唱的《眊亲亲》:“走到你家大门口呀,心楚楚(chū)跳呀,脸蛋蛋烧呀,头皮紧个紧呀,腿不像个腿呀,撞(zhàng)了那个哟亲亲。”

歌里“撞”(zhàng音同“帐”)用普通话唱来,虽意思没变,但已失去了乡土的气息味道,且不能完整表达出原曲中所要呈现的细腻情感。因此山西民歌不仅是民众抒感的方式,也是现实生活、民风民俗的诗意表达。

河曲民歌所传唱表现的多为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特别是其中表现的民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歌中有食。晋北民众日常饮食多为莜面、豆面、山药蛋等,因此在流传千年的歌中有许多生动反映:“大炖羊肉满锅油”“我炸油糕包白糖”“半碗黄米吃软糕”“半斤莜面推窝窝,人穷也要交哥哥”“ 妹妹不想吃干凝凝粥,我给妹妹熬上那二不溜溜不稠不稀清个沾沾酸稀粥呀亲亲”等唱词在当地流传甚广。

晋西北气候寒冷,大红主腰、皮衣、皮裤、皮大衣、红肚兜、坎肩、棉衣等日常服饰在河曲民歌中也常出现,如“油浸皮裤打补丁”“身穿哩皮袄毛朝外”“烂大皮袄捆铺盖”“白布衫衫白圪生白,高粱红裤子绿西瓜鞋”“白布衫衫呀袖袖长,羊肚肚手巾呀遮荫凉”“羊肚手巾呀歪罩转,又遮荫凉又好看”等。而居住民俗也在河曲民歌中有生动体现,唱到“低头出来低头进”“单手手推开双扇门,炕上睡的个活死人”“中梁上上吊撂不下娘”“十八根柏椽盖平房”“扳住窗棂棂擦窗台,咱瞭哥哥从那里来”,把河曲民居低矮、平顶、窗棂、窗台、双扇门、土炕等特点形象地描绘出来。

河曲多为山区,旧时农民多以马、驴、牛车作为交通工具。“不大大小青马喂上二升料,三天路程两天到”“黑赤墨毛驴光脊梁,鞭子一甩急忙回”“二套牛车你慢慢游,真魂魂跟在你车后头”。“二套牛车”是指两头牛拉的车,反映出河曲一带贩运货物除了肩挑手扛,也借助手推车和毛驴等工具。

河曲民歌除表现日常生活之外,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生产活动也有着深刻呈现。晋西北缺水常旱,民间求雨也多有歌唱,河曲有用“叫雨杆杆”求雨的,“杆杆本是一根柴,长在灵山黄土崖。叫雨杆杆三尺长,请龙叫雨把雨降”。河曲求雨还有“负荆”求雨方式,《善愚拜水歌》唱道:

“敬上一炉香呵,跪倒在拜水场,可怜旱民遭苦罪呵,身负重刑来赎祸殃。善愚我丧天良,做事情理不当。我犯天神律呵,才遭这旱天长。我求天神爷呀,念民是群氓,自负重刑跪拜香,求神开恩长。阿弥陀佛天神爷呵。敬上二炉香呵!水神爷早开恩呵,快往神瓶里边装呵,普救众生洒细雨呵,阿弥陀佛呵!供上三炉香呵,我肩膀上燃黄香呵,小刀刺骨满肩伤,跪拜水神晒毒阳呵。苦求滴滴佛水来,跪拜三天两夜长呵,阿弥陀佛水龙爷。”

歌中记录了百姓渴求雨水的急切心理,更生动地展示了民众祈雨时虔诚的场景。

河曲民歌还反映了人生仪礼、岁时节日、民间娱乐等习俗活动。其中记录最多的是婚俗,因为中国自古家族意识很浓厚,结婚成家是传宗接代的重要仪式。河曲民歌《出嫁歌》从定亲到洞房花烛,依次描绘了当地的婚俗:

“骡轿雇一乘,鼓匠后边跟。二红连响三声,来到娘家门。轿到娘家门,娶戚忙接迎。女儿梳妆齐,盖上埋头红。盖上埋头红送亲绕出门。上轿穿黄鞋,鞋底不粘尘。花轿一起身,鼓乐一齐鸣。绕大街穿人群,娶亲上路程。”

节日民俗在民歌里描写最多的是春节的拜年和元宵节的观灯、社火。“拜年”民歌在山西各地都有流传,内容上都是亲戚间的拜年,折射出浓郁的家族血缘观念。当然也还有表现一些特定的传统节日的民歌,如“四月里来四月八,奶奶庙上把香插”,生动再现了农历四月初八老百姓供奉送子奶奶的民俗场景。

河曲民歌中反映最为深沉宏大的社会生活是“走西口”,走西口是我国历史上移民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朝以及民国年间陕西、山西等地的大量民众经长城西段张家口、独石口、杀虎口等关口出关,徙居长城以北的内蒙古地区,从事农耕与商业经营等活动。走西口带动了蒙汉两族长期的社会交往,造就了河曲民歌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成为“西口文化”的重要因子,在走西口的文化交融中又形成了“二人台”的艺术形式。

河曲民歌对走西口的表现是整体全面的反映。首先,曲中对走西口缘起有所折射。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山岭较多,自然灾害频繁,最突出的就是旱灾。“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宁武《打马茹茹》:“咸丰(那个)登基一十三年整,今年的马茹茹好收成(呀),满坡坡红。天旱(那个)苗黄粮银(那个)重,打不下这马茹茹活不成(呀),真苦情。”1929年河曲旱情是“二州五县跨三省,赤地千里是逃荒人”,还有人与牛马争食情景的描述。可见走西口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是痛苦的离家,是无奈的选择。

其次,还有大量民歌反映了走西口与晋商创业的生活史。《走西口》中生动记录了走西口的遥远路途和艰辛苦难:

“在家中无生计西口外行,一路上数不尽艰难种种:小川河,耍一水,拔断儿根;翻坝梁,刮怪风,两眼难睁。回头看:扔妻子,撇父母,实实惨心!此一去:东三天,西两天,无处安身;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均;住沙滩,睡冷地,脱鞋当枕;铺竹芨,盖星星,难耐天明;上杭盖,掏根子,自打墓坑;下石河,拉大船,驼背弯身;进河套,挖大渠,自带囚墩;上后山,拔麦子,两手流脓;走后营,拉骆驼,自问充军;大青山,背大炭,压断背筋;高塔梁,放冬羊,冷寒受冻;遇‘传人’(瘟疫),遭瘟病,九死一生;沙蒿塔,碰土匪,几乎送命。”

《走西口》唱出了西口行的艰辛与苦难,但其背后蕴藏着山西人不畏困难,敢于冒险的创业精神,从晋商的创业史来看,走西口是山西人对美好未来、发家致富的主动选择。河曲民歌中还有大量作品讲述着旧时生活在黄土高原贫瘠地区的人们背井离乡,西渡黄河口出外谋生,而家中亲人思念伤痛的故事。“男走了西口女守寡,临死也难到一搭搭”“土地少瘦年年旱,人多事杂过日子难。娃娃后生还有老汉,三亲六眷漫绥远。跑口外求生真可怜,八百里河套葬祖先”。《走西口》中的玉莲“止不住那伤心泪蛋儿蛋一道一道一道往下流”,这不仅仅是新婚的分别,更是对丈夫西口路上九死一生的担忧。因此走西口的实践给了河曲民歌生长壮大的土壤,而千万走西口民众的智慧创造又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在黄土高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成为西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注释:

①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卷5)[M].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贾德义。西北风情歌——山曲儿精选[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1.

[3]贾德义。大河·西口·古渡——河曲民歌[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

[4]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中国民俗知识·山西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水调歌头原文范文 篇2

一、品诵

一方面,品诵要采用新颖灵活的方式,初中所学古诗一般都为绝句,具有固定声调音律,而词在古代本来就是唱出来的,两者都具有丰富的音韵内涵,教师可从其本身特点着手,引导学生诵读。另一方面,诵读时要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诗词大意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苏轼所著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我为学生设计了如下品诵教学步骤:

师:同学们先听一听词朗诵,然后自己有感情地自由诵读两遍。

师:大家已经读了两遍课文了,对这首词有了一个大致印象,那么同学们知道词在宋元以后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的吗?

生:是唱出来的。

师:很好,词开始是用来为某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

教师普及诗词曲三者差别与联系,重点讲解词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并介绍《水调歌头》词调及本词作者等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诗词情感及内涵。

师: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欣赏传统《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词调与著名歌手王菲所演绎的歌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比较哪一曲调更契合原词情感。

生:王菲的。

师:同学们从多角度品诵了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现在请同学发言,结合教材中对原词部分词语的注解,用对原词进行翻译,并解读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

中国有句古谚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读得通,也就自然而然能通晓文章大意。品诵是古诗词学习的第一步,通过有技巧的反复品味诵读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诗词大意及情感,发掘诗词中蕴含的文学美,从而帮助学生开启诗词学习的大门。

二、欣赏

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我国数千年古诗词文化的代表之作,作为经典,往往都是寥寥几字便将意境、情感营造得生动鲜明,文学内涵及其丰富,要学好古诗词,必须对其进行深入欣赏、钻研。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经过品诵,对这首词的大意及情感有了初步了解,同学们觉得词中那一句最好呢?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那你们为什么觉得它写得好呢?你又从这两句词中读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同学做出具体赏析。

师:我们再纵观全词,词第一节中有“我欲乘风归去……何似在人间”、词第二节第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将两者对比欣赏,两句词分别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在全文中又有何意x?

师:第二节还有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教材中对这一句做出了解释,结合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欣赏是在品诵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进一步赏析,赏诗词意境、赏诗词精彩句子、赏诗词文学内涵,通过深入欣赏、解读诗词,提高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达到基本教学目标。初中生学习经验有限,教师可以巧妙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赏析,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三、感悟

在品诵与欣赏中每个学生都是得到一个差不多的答案,虽有思考,但学生是站在语文、站在文学的角度来学习,缺乏带有自我情感与自我意识色彩的解读、感悟或体会。教师在教学中要加深学生理解,提高学生主观感受,必须引导学生去悟、去想象、去思考。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中播放一段与原词情感匹配、较为轻柔的音乐如《song from Secret Garden》,通过刺激感官唤起学生情感,再让学生随音乐节奏轻声朗读诗词,并回忆自己过去十三、四年的生活,是否有重要的人与现在的自己是离别状态,想象以前在一起的生活,现在他又在哪。最后再深入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并仔细思考,对当下生活、身边的人应该抱有何种态度。

水调歌头原文范文 篇3

关键词:青主;艺术歌曲;创作特点

一、《我住长江头》的创作背景

青主(1893—1959),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的作曲家,原名廖尚果,又名青主。广东惠阳人,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赴德国留学,学习法律,兼学哲学和音乐(钢琴和作曲理论)。1920年获柏林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参加国民革命。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作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的他被误当共产党人遭到通缉,被迫隐姓埋名,潜至上海租界,从事音乐工作,开始了他七年亡命乐坛的生涯。期间,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一幕幕血淋淋的场面,历历在目,人生世相,变化多端,不堪回首,特别是朋友间相互出卖,相互残杀,自己也死里脱生,陷些丧命,更是感慨万千。1930年他以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名作《卜算子》谱写的艺术歌曲,充分体现出他的创作思想,用音乐来表现心灵,使得这首古典诗词歌曲成为声乐作品中之佳作。

二、《我住长江头》的艺术特色

原词模仿民歌风格,抒写一个女子怀念其爱人的深情。青主以清新悠远的音乐体现了原词的意境,而又别有寄寓。歌调悠长,但有别于民间的山歌小曲;句尾经常出现下行或向上的拖腔,听起来更接近于吟哦古诗的意味,却又比吟诗更具激情。钢琴伴奏以江水般流动的音型贯穿全曲,衬托着气息宽广的歌唱,象征着绵绵不断的情思。由于运用了自然调式的旋律与和声,显得自由舒畅,富于浪漫气息,并具有民族风味。最有新意的是,歌曲突破了“卜算子”词牌双调上、下两阕一般应取平行反复结构的惯例,而把下阕单独反复了三次,并且一次比一次激动,最后在全曲的高音区以ff结束。这样的处理突出了思念之情的真切和执着,并具有单纯的情歌所没有的昂奋力量。这是因为作者当年是大革命的参加者,正被反动派通缉,才不得不以破格的音乐处理,假借古代的爱情词,寄托对过去战斗岁月和殉难战友的深沉思念,透露对明天的向往。

同时,这首歌曲以6/8拍的节奏、简练的音型、十六分音符的快速分解和弦伴奏,表达了一种质朴、真挚的情感。民族调性的使用既保留了原词的吟诵韵味,更增添了歌曲的民族风格。

三、从《我住长江头》看青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1.题材。青主对艺术歌曲创作中“词曲结合”的独特见解与实践,为我国后来的艺术歌曲创作具有启发意义。他创作的艺术歌曲多以古典诗词为题材,十分注重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高雅气质,重视用音乐语言表达诗的意境,在创作上更加精雕细琢,使得这类题材的艺术歌曲更加艺术化,保持了中国传统清雅高洁的韵味。

2.钢琴伴奏。艺术歌曲主要是抒发艺术家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歌词、声乐演唱和伴奏等方面都比较考究。如《我住长江头》乐曲中钢琴织体部分,时而与声乐部分融合,时而游离于声乐旋律之外,全曲的钢琴织体以连绵不断的十六分音符的流动音型为主,描绘出滔滔江水的连绵不断和相思者的内心的激动难平。歌曲最后旋律在高音区,以较慢而强的乐句结束全曲,把思念之情表现的情辞迫切,激昂有力。歌曲的钢琴伴奏,以分解和弦为主,宛若流动的江水,与歌声相互交融,使得这首古词的情意更加动人心弦。

3.语言。我们在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时,如何将词曲更好地结合的同时,还要对演唱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用西洋唱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时,由于太注重音乐而不咬字,造成“音包字”的效果,令听众不知所云。这就需要我们要进一步掌握发声的原理,经过勤学苦练所建立起来的基本功,在向戏曲艺人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用中国艺术歌曲“以字行腔”的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唱歌时“咬字”的关键在于字腹和字与声结合的“咽腔正字”的理论;练唱应该从字入手,以字行腔,有字就有声等等。

《我住长江头》这首歌是大家都喜爱的歌曲,从音域上看,一般是由女高音演唱,也有移调为女中音演唱的。这首歌曲有个特点,每一个乐句都应该唱得连贯,全曲要唱得有流动性,对气息的控制要求很高,整首歌曲中很多地方都要求用弱声演唱,关键还在发音和吐字上,这也是很多人不敢唱这首歌的原因所在。如第19小节e2一个连线到a2而且还要唱成弱声,把“水”字咬在上口盖上,张一下上口盖就是a2,千万要唱在高位置上,而且要很连贯,这对于一般的人是很困难的。

水调歌头原文范文 篇4

关键词:采莲船;节奏;旋律

鄂州市位于湖北东南部,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历史名城,三国孙权曾在此建都。它也是一座环境优美的现代宜居城市,西南面湖泊众多,东南面是低山丘陵。鄂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歌。

一、地域特征

鄂州素有百湖之市的美称,湖北省第二大湖梁子湖就位于鄂州市西南端,梁子湖古称鄂渚,后称樊湖。梁子岛处在梁子湖的中心,四面环水,景色优美,这里的群众以打渔为生,产生了不少渔歌号子。《放鹰号子》就是渔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歌词是这样的:

嗬嗬嗬嗬……鹰子下了湖(哟),鹰子钻了水(哟),那竹篙一点(罗),船儿奔(罗)(哦)。船打浪来(哟),浪打鹰(哦),喊了几声号子(哟),鹰子啄鱼忙;大花头啄了个长春鳊(哦),小花头啄了个黄鳝丁(哦),那特字号啄了个翘嘴白(哦)小嫩鹰吞了一个麻孤嫩(哦)………

用鹰子捕鱼是梁子湖渔民众多捕鱼方式有的一种,在捕鱼的时候,渔民手拿竹竿,撑着溜子(两头尖的小船),每条船上排站着几只鱼鹰,有三五人、七八人乃至一二十人组织在一起,从赶鹰下湖,上船、下水、到捕鱼归仓止,均以吆喝为主――“嗬嗬嗬嗬………嗬啊”起音高、拖音长、伴之以竹竿拍水,木棒击船声。高潮时哦啃天,吆喝不断①,充分展现了渔民捕鱼时热火朝天的场面,表现了鄂州湖区渔民勤劳朴实、豪放乐观的性格。

鄂州的的地形地貌除了湖泊外,还呈现低山丘陵特征,位于梁子湖的东南岸的沼山镇、太和镇一带就属于低山丘陵地段。这一带居住人口密集,自古以来民风淳朴,民俗活动丰富多样,流传大量的民间歌曲,如劳动号子、小调、风俗歌、山歌、田歌等。春节期间,这里盛行狮子灯、龙灯、采莲船等民俗活动,采莲船就是春节玩花灯时最常见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其表演方式载歌载舞,一领众和,伴有牌子锣乐队,每唱完几句插一节锣鼓,气氛十分热烈。唱词多为即兴而作,见物唱物、见事唱事,唱词内容多是恭贺之词, “小小船儿(哟哟),两头尖哎(呀嗬嗨),来到贵府(哟喂子哟),贺新年(哎哗哗着)”,由于歌词精练,旋律流畅简洁,易于传唱,深受当地百姓喜爱。采莲船等民歌充分表达了鄂州湖区渔民对捕鱼这种原始生存方式的特殊感情和对美好生活无限憧憬的真挚愿望。

二、音乐特征

鄂州民歌旋律优美,以二度、三度、四度音程为主,小六度等大跳音程偶尔在渔歌号子中出现,音域大多不超过十度。旋律跨度不大,比较平稳,一般来说比较质朴浑厚,稳健有力,富有地方特色。[1]

节奏强弱分明也是鄂州民歌的一个重要音乐特征。这个地区的民歌中多以四二拍与四四拍为主,在沼山镇的民间祭祀歌曲中出现过混合拍子。鄂州民歌中最常用的音符是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少数小调民歌中采用切分节奏和前八后十六的节奏。

鄂州民歌曲调为五声音阶居多,极少数民歌为四声或六声、七声音阶,大部分民歌呈徵调式特征,与当地的楚剧调式基本相同,当然,也有的民歌属徵、商交替调式,有的属于徵、羽交替调式的情况。如鄂州沼山镇民歌《十里好风光》就是徵、羽交替调式。全曲共两段,且结构对称,第一段为羽调式,共两句,第一句三小节,落音为角音;第二段为徵调式,第一句三小节,落音为商音。第二句两小节,最后落音为徵音。一、二两段不仅调式不同,而且音乐材料和节奏型上也有一定对比。第二段增加了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歌曲在一种规整的框架下,又形成一定的对比,一唱众和的形式和较为密集的节奏型使音乐生动活泼,节奏感和律动感均较强。

鄂州民歌歌词简洁凝练,有四言句式、五言句式、七言句式,还有长短句相间的,形式不一。有些歌词每一句都有韵脚,有的则不讲究。另外,歌词中衬词的运用也很有特点,比较常用的衬词有哎、哟、哪,多字衬词有咿呀、呀嗬嗨、嗬嗨嗬等,这些衬词其实在鄂州人的口语中用的极多,具有地域方言特色。《十里好风光》这首民歌的歌词是这样的:“走过一里(登呀登),(呀嗬嗨)好风光哎(嗬嗨嗬)……”这里出现了两句衬词之间夹一句歌词的句式结构:衬词/歌词/衬词,这在鄂东南地区民歌中不多见,这个衬词既是前一乐句的延伸,也是对后句衬词的呼应,可以说是对后面歌词的引导,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这种句式不仅仅前后呼应,韵律回环,而且还丰富了歌词的节奏形态,能使歌唱者尽情自由地发挥,淋漓尽致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三、方言特征

从鄂州原生态民歌方言的区域来分析,在鄂州市三个区中,华容区和鄂城区大部分居民讲江淮官话,梁子湖区和鄂城区少数居民讲赣方言。鄂城钢铁厂和程潮铁矿居民说西南官话。鄂州说江淮官话的有70万人,说赣语的约26万人,说西南官话的约3至5万人。鄂州市区的居民和大部分乡镇居民讲的是江淮官话,说赣语的不到百分之三十,梁子湖区与鄂城区小部分乡镇的语言被市区的人戏称为鄂州的“土语”,有着赣方言与西南官话交界处特征。

声母发音特点鄂州的原生态民歌特征与方言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地方音调特点。华容区和鄂城区一带的民歌与梁子湖民歌的语言虽然呈现不同的语音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特征。从《放鹰号子》这首歌里可以大致了解鄂州民歌方言的一些发音特点,这首歌里面很多字是翘舌音,如:竹、啄、声、船、鳝等字,按普通话的读法字头声母是zhi、chi、shi,而这些字用梁子湖区方言唱,他们的字头几乎都是平舌音zi、ci、si,另外有鼻音与边音混淆不清,如“嫩”字,普通话读nen,而这鄂州方言唱成了len。另外还有声母h、f混淆不清。《放鹰号子》的歌词中有一句,鹰子下了湖哦,这一句中“湖”字,梁子湖一带的人念”fu”。如《长工歌》里歌词“正月里薅草正月中啊,收拾包y来上工啊。华容葛店一带的人将“y”念“hu”。

韵母发音特点鄂州市涂镇民歌《对面山上一只鹅》的歌词是这样的,“对面山上哦一鹅罗,摇头摆尾的来对歌哟,嗬嗬嗬嗬罗,嗬嗬嗬嗬罗,是我的对手就来对哟,不是我的的对手就莫唤我哟”。这里“鹅、歌”字的韵母本来e的,鄂州方言却念成”o”,如”鹅”字读”o”,歌字读”go”,“我”字却读“eo”。韵母中常用的”a”,鄂州人念起来不像不像普通话的a,也不像o,念的口型比a略小,比o的口型略开,略带窄母音的色彩。

综上所述,鄂州原生态民歌的综合特征与其地域环境,民俗、语言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浓郁的鄂东南地域特色,这些原生态民歌充分表达了鄂州人民热爱劳动,向往美好生活的质朴情怀与思想。

注释:

①鄂州市文化局文化志编辑委员会主编。《鄂城县文化

志》:152

参考文献:

[1]杨匡民。湖北民歌简介 [J]. 中国民歌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344

[2]张靖鸣。梁子湖花灯调民歌衬词初探[J].鄂州大学学报,

2009,4:38

作者简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