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里乡居楼优秀9篇

洼里乡居楼范文 篇1

年迈花甲的爷爷说,三十年前,人们生活很穷苦。乡村的泥路非常窄小,下雨粘如胶,天晴像把刀。进食堂,买布料,供应都凭“票”。城里和乡间,住的是土坯墙,黑瓦房。夜晚照的煤油灯,山里有人点“松亮”可现在,通村公路,水泥铺打,宽阔平坦,四通八达,公交车,摩托车,电动车来往穿梭。居民住宅,一排一排,楼房林立,漂亮气派。家家用的自来水,厨房摆的是电饭锅和煤气灶,平川城里人做饭再也不用柴和草。

退休多年的奶奶说,先前通讯的方法只是写信和发电报,既费时又复杂。可现在不仅普及了手机,而且液晶彩电,电脑也进入了普通人家,坐在家里随时通信,网络聊天,电话购物,查资料,看新闻,真是乐趣无穷。现在人们生活在福窝窝里,吃的白米细面,穿的是上等衣衫,老人还发养老金,免费定期检查。全民医疗保险,住院药费给报销,学生娃上学不收学费钱。

老人说的没虚话,家乡确实变化大。我清楚记得,在我上一年级时,考院实验小学只有两座楼,学生多,教室少,座位较拥挤。操场泥土地,坑坑洼洼,晴天灰扑面,见雨稀泥滩。可就是这三年多时间,学校就又建起了三幢教学大楼,教室宽敞明亮。操场塑胶地面。规整的跑道,玻璃钢篮球架,八个乒乓案以及四周花池内的花草树木,更给校园增添了色彩。我们在校,无忧无虑地学习。渴了有纯净水喝;热了有风扇送爽;冷了有空调送暖。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前后大门还加上了保安。老师们生怕学生们被冷着,热着,磕磕碰碰着。

乡居楼范文 篇2

最近,就台山洋楼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台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国渠接受了传媒的采访。

问:台山洋楼是台山区别于其他侨乡的最鲜明的特色之一,请您介绍一下台山洋楼的概况。

答:2002年,台山对碉楼和华侨建筑进行了一次调查摸底,据不完全统计,台山目前碉楼总数超过1500幢,洋楼约5000幢左右。台山的华侨建筑大多数分布在台城、水步、大江、四九、冲蒌、都斛、端芬、白沙、三合、三八等镇。还有一些多姿多彩的华侨洋楼村,如端芬庙边村、汶秧村,斗山浮月村,冲蒌永盛村,白沙朗溪等。台山洋楼建筑的最鼎盛时期,为1927年至1932年间。这一时期台山大量兴建洋楼,主要得益于新宁铁路的建成通车,大量的西方建筑材料,如英国的“红毛泥”、德国的钢铁、意大利彩色玻璃等经新宁铁路运往台山城乡,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当年台山人漂洋过海谋生,经过长年累月艰苦拼搏,略有积蓄之后,强烈的“衣锦还乡”、“落叶归根”的情结,使他们或汇钱回乡,或亲自回国建房置业。这样,独具特色的台山洋楼就应运而生。

问:台山洋楼形式多样,请问其主要特点和风格有哪些?

答:台山洋楼大都以西式为主,只在局部保留中国南方农村的特色,被五邑华侨史研究专家、五邑大学教授梅伟强先生誉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大致具有以下几大特点:建得早,建得多,包括墟镇、学校、民居都有大量洋楼;建筑特色鲜明,中西合璧,千姿百态。台山洋楼同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硬山顶式老房子迥然不同,它“洋”气十足,宽阔、舒展、典雅、气派;柱圆、廊敞、还啊⒀籼ā⑸交ǖ龋凸显了古希腊、罗马、爱奥尼克等西方建筑风格;红毛泥、铁门窗、彩釉砖、花玻璃、柚木坤甸等建筑材料,无一不是洋货;但小方窗、木趟顶级、楼顶的小凉亭、楼内的桌椅、神龛、墙上的书画等,又蕴涵中华文化的韵味。

洋溢欧陆风情的台山洋楼按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风格迥异的四大类:骑楼(如台城旧城区、端芬汀江圩、公益圩)、碉楼(如被誉为台山第一楼的四九福临楼、楼高9层,三合燕溪村和斗山西栅村的碉楼群)、民居别墅(如端芬翁家楼、斗山浮月洋楼、冲蒌永盛楼)和公共建筑(如台山一中早期建筑、台山溯源学校、台城日新学校、胥山中学等)。每种样式都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时代信息:骑楼体现了侨乡经济的繁荣,民居反映了侨乡的生活精神面貌,学校建筑则展现了华侨尊教重学的爱国爱乡情怀。这一座座建筑风格各异的洋楼构成了台山侨乡一道亮丽、诱人的风景线。

问:据悉台山洋楼是建设有侨乡特色文化名市中的一张“王牌”,那么,台山洋楼对弘扬侨乡文化和推进台山文化名市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台山洋楼都是由华侨出资兴建的、具有中西合壁特色的建筑群体。现在这些楼主人的后人很多都在美加和港澳等地,洋楼可以说是我们沟通与他们之间的感情的一个媒介。而洋楼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已成为我市建设具有侨乡特色文化名市、实施“商旅旺市”战略的宝贵资源。我们打造“台山洋楼”品牌,除了沟通乡情,就是让洋楼文化能得到传扬,这对推进台山文化名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问:那么,我市在保护这些洋楼上做了哪些工作?

问:请问市委、市政府有什么具体思路来规划、开发、利用这些各具特色的华侨建筑?

答:为充分开发利用“洋楼”这一宝贵资源,让“台山洋楼”走出台山、走向世界,最近拟制定端芬楼保护开发的方案,以翁家楼保护为龙头,开发和利用附近5公里内的华侨建筑(方圆5公里内文化景观有:三合育英华侨学堂、著名“四檐滴水”建筑、燕溪碉楼群、抗日将领余程万先生建造的凉亭、平洲举人村、华侨捐建的成务小学、上泽圩市建筑等),将其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的亮点。通过以点带面,进一步启动汀江圩华侨近代建筑群和斗山浮月洋楼的保护利用。二是优化文化资源,落实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一方面提倡多元化投资建设文化事业,争取海内外乡亲和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推进台山文化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以文化项目招商手段,发展文化事业。三是成立台山市华侨建筑保护开发利用领导机构,对台山华侨建筑进行统一规划、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

问:最近,我市编印出版了《台山侨乡建筑摄影集》,收入台山洋楼建筑作品200多幅,请谈谈最具典型的台山洋楼代表建筑有哪些。

答:我市最具典型的洋楼代表建筑主要有:梅家大院、翁家楼、浮月村洋楼、陈宜禧故居等。

梅家大院(即汀江圩华侨建筑群),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大同河畔,始建于1932年,是由当地梅氏华侨集体创建的圩集。原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波2000年4月视察梅家大院后,认为其具有浓厚的华侨特色,十分赞赏梅家大院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一些国内建筑界的专家学者考察后,也都认为梅家大院是目前全国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侨建筑物。梅家大院占地面积60亩,104幢紧挨着的楼房呈长方形分布,整齐排列,院中40多亩的空旷地被四周的楼房包围,俨然一座小方城。楼房大小统一,墙体外型各具特色,骑楼形成主要街道,融合欧陆及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梅家大院华侨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翁家楼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庙边模范村,由旅港翁氏乡亲于上世纪30年代初建成的五座豪宅组成,三座主楼为玉书楼(刘备楼)、沃文楼(关公楼)、相忠楼(张飞楼)。玉书楼是三幢别墅中最为宏伟的一幢,占地100平方米,三层高,建筑空间布局巧妙,楼顶有个绿顶红柱、琉璃瓦盖顶的中式凉亭。沃文楼最具特色的是三楼,其主体部分外墙由枣红色砖砌成,楼上方立着一个亭子,圆中带方,方里寓圆。相忠楼棱角分明,错落有致,三楼为大面积玻璃窗户,楼外墙多处用小块杂色相间的马赛克组成简单的图案,楼顶的小凉亭是西式建筑。

洼里乡居楼范文 篇3

土打墙平房变成了高楼大厦。那时老百姓住在低矮狭窄的土打墙房屋中,屋里阴暗潮湿,蚊虫肆虐,苍蝇横飞,十分贫穷简陋。新中国成立前,这个村共 户 口人,现在,全村户 人已全部乔迁新居,有的住进了高大宽敞的楼房,有的住进了一排排整齐有序的连排别墅。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变。

小山村融入大市区。以前小北庄虽然离县城不远,但有一条丹河相隔,交通不便,一过丹河,就显得分外偏僻,整个村庄都是土路,老百姓说咱这里的道路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村里的道路弯弯曲曲,一出门不是上坡,便是下坡。夏秋两季遇上暴雨,便被冲得坑坑洼洼,甭说推车担挑,就是走路也要倍加小心。自从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村党支部组织全村群众将小村建设的越来越好,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小村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昔日残破不堪的小北庄成了繁华整洁的大市区,随着高平县城日新月异的发展,小北庄村早已融入到市区之中,南北神农路跨村而过,东西长平街并村而行,村上老人们自豪的说“咱们现在那是农民,咱是市民啦”。

缺吃少穿变小康生活。新中国成立前,这个小山沟只有大约20%的乡亲能勉强解决温饱,剩余80%的人常年生活在食不果腹的贫困线上。南瓜、野菜、柿糠是乡亲们饭桌上的常客。那时,乡亲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白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方针指导下,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现在,村里人全部搬进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70平方米左右。乡亲们每人年均收入在万元左右;家家有新型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脑;现有小轿车;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乡亲们的人均寿命也随之增加。乡亲们说:“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到天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啊!”

洼里乡居楼范文 篇4

十多年前,我们一家住在一座仅有三层楼的水泥房里,房子大都没涂水泥,在当时,我们家已经算比较富裕的了。我依稀记得,厨房和客厅在一楼,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住在二楼,三楼是放杂物的。我的房间虽不是很大,但在我眼中是个天堂——里面有我最爱的零食、玩具等等,邻居的小朋友也经常羡慕地跑到我家来玩。

而现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不再是以前那只有一两层楼的矮平房了,高的甚至还有几十层呢。家家户户都有宽屏彩电,不是以前的几十个人围在一起看一台黑白的小电视。各种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被推向市场,以前那。“速度慢的火烧水”。“不方便使用的石灶”。“夏天扇累了手的大蒲扇。冬天沉重的一床床被子”……将永远束之高阁,成为时展的见证品。是啊,国家渐渐富裕,经济发展了,乡风文明了,生活幸福了,家乡也就旧貌换新颜了。

翻开妈妈的那本大相册,发现以前和现在的变化可真大,对比之下,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照片里,以前的学校教学楼低低矮矮,墙上也裂开了不少的缝儿。教室里的课桌也高低不齐,形状不一,桌面上坑坑洼洼。椅子就更别提了,一般都是那几块废旧木板钉成的。教室里的黑板,也裂开了许多缝……再看看旁边的那张照片:那时候的路面一般都是土筑成的。平时还好,可一到下雨天,路就会变得如烂泥一般,泥泞不堪,每一步路都深浅不一,真是步履维艰啊。

再看看我现在的学校教学楼,她巍然屹立在霞浦体育场的北方,那面永不退色的五星红旗,永远不停呼啦啦地在学校上空迎风飘扬。班级里都是崭新的课桌椅,一流的教学设备,优美的学习环境。校园外,一条又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纵横交错,车子在上面平稳地行驶着……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怎能不让人舒心惬意呢?

洼里乡居楼范文 篇5

开平,地势低洼,处于河网密布的低洼地带。由于明末政府腐败无能,水利失修,每逢台风暴雨,便常有洪涝之患。加上所处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混乱。***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更颓败,匪乱更猖獗,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碉楼,便成了当地人们抵御天灾匪患,保卫家眷和财产的城堡。

现存碉楼1833座

自明末起,各种形式的碉楼一座座林立起来,成为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曾有三千多座,随着岁月的洗刷,到现在仅有1833座,分布在三埠、长沙、沙冈、月山、水口、沙塘、苍城、龙胜、大沙、马冈、塘口、赤坎、石合、蚬冈、金鸡、赤水镇16个镇。

按建筑材料划分,开平碉楼、可分为石楼、三合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四大类;按功能分:则可分为居楼、众楼、更楼三大类;按建造年代分:可分为明末、清代、民国时期。

为保卫 牺牲了阳光

碉楼的外形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坚固、厚实。每个碉楼,就是一个对外作战的战斗堡垒,都设有枪眼,门窗都很窄小,以减少被攻击的危险。

建筑样式上的多样,主要是因为当年大批开平人由于生活的重压,踏上了出洋之路,以打苦力、做劳工、做小买卖来支撑生计,他们历尽艰辛,陆续回乡买地置业,想方设法让父母妻儿过上好日子。然而,开平的治安也随着部分村民富起来而恶化。土匪们垂涎觊觎,开始了疯狂的掠夺。

中夹西 建筑风格具个性

在这种动荡局势下,造就了由归侨出资兴建和设计的清初奉父、迎龙等碉楼。他们糅合了西方及中国本地建筑风格,把防卫和居住功能结合起来,建成了一座座极具个性和坚固的城堡。

现在看来,开平碉楼丰富了世界乡土建筑的风格,也改变了当地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目前开平碉楼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已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受理,列入了预备清单之列,有机会成为广东省内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旅游备忘

住宿:开平市潭江半岛五星级酒店,亦可住三星级宾馆。宾馆价格由¥150-¥480元不等。

土特产:春晖长丝、广合腐乳、马冈鹅、金山火蒜、龙胜荔枝、家乡豆腐饺、新联大头菜等。

工艺品:模型碉楼等。

洼里乡居楼范文 篇6

消逝的洼里

洼里乡靠近北五环,原先叫“洼子里”,顾名思义是一片洼地。洼里乡由6个大队、22个生产队组成,总人口约一万余人。洼里形于明、成于清,据说乾隆皇帝曾经带着一群护卫骑马来到洼子里,看到一派鱼米之乡景象,忍不住赋诗一首:“鱼跃破渚烟,鹭飞点节穗。俯仰对空澄,即目泄幽思。洼子稻禾香,天下第一鸡。”诗里的洼子即洼子里一带,天下第一鸡即洼里油鸡。

洼里盛产粮食,这里的水稻很有名,晶莹剔透,湛清碧绿,展开拿在手里遮住面门,对面的人可以透过半透明的稻子认出你来,蒸出来的米饭像黏米似的香气扑鼻,被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刘仁誉为“千亩水稻第一田”,生产的水稻直供中央首长和外国使馆。

总之,洼里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洼里人民对这块养育了自己的土地充满了感情。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在地选在了洼里乡后,洼里人舍小家,为国家,流着泪水离开了自己世代生存的家园。关于洼里拆迁工作的描述,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洼里人支持国家奥运村建设事迹》,里面用简练的文字进行了概述:

1.放弃著名洼里水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经过18年的艰苦努力植树造林12000余亩,种植50万余株树木,为奥运提供了一片绿水蓝天。

2.在洼里这片1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关闭拆除了148家企业,拆除房屋3974户,拆除房屋面积37.5万平方米,洼里23000人口被迁移。在这样大规模的搬迁中,洼里人为了支持国家奥运建设,他们无一例上访,无一例钉子户,无一例安全事故,无一例刑事案件,无一例党员干部违纪案件。

3.洼里人把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把低头不见抬头见、说也说不完的亲情,把数万洼里人各自的事业,把洼里人的乡土乡情全部贡献给了国家奥林匹克。

时移而事移,转眼8年过去,人们的价值观和认知水平悄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中的“无一例上访,无一例钉子户,无一例安全事故,无一例刑事案件,无一例党员干部违纪案件”的“五个一”文体似乎有点过时了。事实上,万众的生活、境遇和思想是不可能完全统一的,在以上的大迁徙中,许多鲜活的个体事件时时都在发生着,它们给我们丰富的生活现象开列出了更加精彩的诠释,而八仙过海,莫衷一是的故事似乎也更加贴近大众的真实生活。

同为庄户人,境况两重天

他叫杨德禄,是土生土长的洼里乡农民,是一个情商很高又不乏经营头脑的知识农民,很多乡亲佩服他,因为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生活变故,都能因势利导,高看一眼,总是坦坦地走在时展大趋势的前面。

洼里还在拆迁的时候,我就注意到网上有许多介绍他的文字,以下这段简直催人泪下:他自打被拆迁之后就经常做梦,“见到了从前的小伙伴,提着十多把打鸟的夹子,大声喊着:三哥,我们打鸟去!”“梦中的洼里,水稻,河流,什么鸟都有,脖子上带红的‘红绽壳’,浑身像海水一样蓝的‘翠鸟’。那次,他在梦里飞了起来。惊醒后,揉揉眼,发现自己哭了……”

以上散文诗一样的文字写得极其煽情,但你要认为老杨是个多愁善感的怀旧主义者那就错了。其实,情商高的人往往胸怀和境界也高。老杨此后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得知奥运会申办成功的那天晚上,杨德禄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开着汽车围着北京四环路转了一圈。一边兜风一边高喊:‘热烈庆祝申奥成功!中国万岁!’杨家哥儿俩的企业本来做得顺风顺水,可奥运会改变了他们熟悉的生活轨迹,他们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来到了昌平区小汤山南官庄园。奥运拆迁给能人搭建了一个更上一层楼的平台,他们用拆迁费和积蓄,在小汤山这个第二故乡租了几百亩土地,建造了一个农家乐餐饮庄园――乡居楼。” 洼里人建的新村落

“杨德禄是一个富有创意的人,他别出心裁地把乡居楼建成了一派农家景象――

一进门是一个乡村农具展览馆,里面有碾子、石磨、锄头、爬犁等农具,还有大棉袄、免裆裤等农家衣服及五花八门的镜子等。每个厅房都用洼里乡的村名命名。洼里村、洼边村、龙王堂村、仰山村、羊坊村、关西庄村……厅房门口的木牌上还有洼里村简介。

“2008年1月25日上午,杨德禄在乡居楼召开了‘中国洼里奥林匹克博物馆研讨会’,朝阳区人民政府、昌平区人民政府、奥运村地区办事处、小汤山镇人民政府以及各大新闻媒体等60余人出席了会议。

“杨德禄筹划的艺术博物馆里要建立洼里纪念馆,这个纪念馆要介绍洼里的地理位置、地貌与气候,做一个洼里的村落沙盘,展现洼里的历史与古迹,展示洼里特产、洼里人文。他们打算,往后洼里人就到这里举行老家人的大聚会,展示洼里人的W运情怀。通过创建洼里乡土艺术博物馆,宣传奥林匹克精神,促进各国人民友好,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古老乡村历史文化遗产。

“在采访时,几次听到杨德禄提到‘循环经济’这个词语。落到实际层面上,有这样几种方式,首先是种养殖循环。养殖基地产生了农家肥可以供应果蔬生长,果蔬生长可以供给乡居楼的餐饮,做出地道的农家菜系,有了经济效益可以维持其他产业以及养殖业的继续发展。再次,餐饮住宿的收入可以积极地投入到绿色创意农业,乡村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上来。这样形成的经济与文化的链条,实际上让文化事业成了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成了有源之水。”你瞧瞧,人家杨德禄从被拆迁开始起步,现如今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特色经营、循环经济的康庄大道。但是,您可要知道,洼里乡毕竟不都是杨德禄。

原洼里乡崛起的宏大奥运建筑群中,有一座现代化大型写字楼,有这样一位洼里人,他那些年每天来这里工作。对楼里上班的无数白领来说,他已经算不上一道奇葩风景了,因为视觉疲劳,他已经降格成为人们平凡生活的一个点缀,尽管刚开始的时候他的举动是那么的惊天动地。

他姓张,是杨德禄的老乡,年过六旬,过早的一脸沧桑,好多年来,无冬历夏,他就站在写字楼下演着一幕剧情拖沓含混的活话剧。他用一块方白布,中间剪出一洞,穿头而过,形似马甲,上面杂乱无章地写着“还我土地,还我家园”,还有密密匝匝的小字,字小且丑,团在一起,拧巴如麻。手持一根顶着国旗的长竹竿,迎着人流或呢喃或大喊:“同志们,向前看,前面贪官一大片!乡亲们,向后看,后边大橇成片!”开始,很多好奇的人跟上去想听个端倪,无奈其语言冗长而混乱,铺陈出三条街也没有进入主题,很多人遂断了初心。

有明白人说:这人愚,是洼里的一个农民,奥运那年被拆迁,当时给他的补偿款够买好几套房子的,可他嫌少,补偿款放在发展商那里就是不领,一晃10年过去,用于买楼的票子眼瞧着瘦身,发展商也绝不多给一分钱,于是这事就这么僵着,于是就告状,就游街,就弄个破马甲见天在这里唱“太平歌词”。数不清的明白人跟他苦口婆心地晓以利害,他有时不理不睬,有时木叽叽地点头似有所悟。可是夜里想了千万遍,早起还是磨豆腐。第二天,又披上马甲来占场子了。

有人说,“咳,没有文化太可怕!”

有人说:“咳,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啊!”末了都是一声叹息。

8年前的那次大拆迁像是一场生存智慧淘汰赛,脑筋活络、善于把握时展脉搏的农民们,借力完成了自己的一种身份转换,在更高一个层次上追求着他们的人生价值。对他们来讲,拆迁是一次强大的人生助力,可遇而难求,就如老杨。但还有些人,把拆迁视为一次不得不消极应付的生活变故,他们对突然而来的这场改变他们后半生走向的社会大变故手足无措,像一粒散沙,在城市化进程的大滚筒中被动地摩擦和碰撞,承受着一次次从精神到物质的双重打击,进而暗淡了自己生活的本色,就如老张。

“农转工”们的“逆生活”

2008年奥运会前,很多失去土地的洼里乡农民成为了“农转工”。许多年龄偏大,没有城市工作技能的农民工们,从事了司机、勤杂、保安、司梯工等项工作。从此,城市化的作息和劳作方式隔绝了他们曾经的绿色生活,他们几十年修炼出的传统习惯和个性,经常在陌生的环境中被撕扯、被拉延、被钝化,很多人有了一种“逆生活”的感受。一些头脑活络、善于经营的农民,借助奥运拆迁的不可抗力在新生的路上鲜花满地。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他们始终在命运转折的边界线上苦苦求索。

1. 快乐的“王百万”

他在奥运拆迁后得到了百万补偿款,得了一个“王百万”的外号。他来到一家单位给领导开车,因“勺道(爱说话)”,反而比那些受到过严格训练的、沉默又拘谨的司机更加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他在开车的过程中口无遮拦,说原来村里大姑娘,小媳妇的风流韵事,说夫妻干仗,孩子不孝,说农村红白喜事的理道,说农民们对付拆迁的各种“花活儿(办法)”。听得总经理双目泛光,笑得前仰后合。领导也是人,也不能老拘着,累了、烦了、挨了上级的骂了、遇上了烦心的事了,也想找个岔子放松一下,骂一骂娘,侃一侃大五荤什么的。于是,王百万就成了领导的“十全大补汤”。

久而久之,领导非他的车不坐了,司机班长从此也不敢派他别的活了,领导一天不用车,“勺道”乐得自在,他将座椅彻底放倒,赤脚踹向天棚,像昔日赤臂躺在稻田边听蛙鸣、看星星。领导出差,一连几天不用车,他开着车四处转着找昔日的朋友们侃山。于是,商机就来了,一些有心机的朋友不像大多数老乡一样将补偿款攥在手里一张一张地撕着花,他们被拆迁后没有倾囊而出买房子,他们利用其农民的身份纷纷跑到昌平以北的地方去落户,买地、建房、建厂,搞生态旅游。这些朋友的做法大大启发了“王百万”,他马上和朋友们选了一块地合资建厂,厂子还没有启动,又面临拆迁,这一下“王百万”土地补偿带企业拆迁补偿一次性就得了500多万元。这第二桶金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北京的拆迁像是泼在地上的水,要事先寻找水快洇到的那个地方撒上种。于是,他拿到补偿款后忙不迭地就又去找地儿了。

2. 不做“套中人”

老陈猛地站起来,和总经理四目相对,他不由自主地出了一身冷汗。

时间是下午5点半钟,已经下班半个小时了,他的一帮“狐朋狗友”拿着猪头肉、二锅头、豆腐丝和花生豆,从四处赶来和他聚,就为了打八圈儿。 搬迁旧照

他是公司的门卫,上的是下午5点到第二天早8点的夜班。他太大意了,其实,公司的领导们下班后还在开会,他们不知道,就风风火火边吃边吆三喝四地玩起来了。

当总经理领着一帮上级单位来的领导离开公司时,撞上了眼前这尴尬的一幕。

“你说怎么处理吧?”总经理绷着脸说。他必须严肃,他身后的领导和下级都看着他。

“我×……”他本想说对不起,没想到一张嘴就不自觉爆了粗口,因为他身后的人们也都在看着他,这些昔日的乡里乡亲们,看着他的眼神极其复杂。

他原本是大田里的好把式,春种夏收,秋播冬储都是好手。他农活好,人又仗义,也是家族里有头有脸的人,人称“陈老大”。他习惯了稻田里的赤脚生涯,习惯了人前人后的高喉大嗓,也习惯了善意的骂骂咧咧。但这些自从当了农民工以后都要“痛改前非”了,他感觉自己就如同进了戒毒所里的瘾君子,身上被人五花大绑着,进入到了一个无情的套子里。上班时间,不许串岗,不许交头接耳;接电话时,首先要报冗长的企业名称和自己的名字,要不“请”不说话,他感到非常不适应。

前一段时间,他隐隐约约地被人怀疑上了,因为工作区域的花盆里的花都渐渐发黄死掉了,而且那花盆里一阵阵泛出尿骚味,有人怀疑是他上夜班时招来的打牌的老乡们干的。

不久,食堂刷碗的水池里也充满了一种异味。于是,领导果断下令把水池抬到齐胸高,有好事者甚至贴上了一条标语――“只准刷刷,不准哗哗。”

有人暗暗地商量要在工作区域装上探头抓肇事者,但抓住了又能怎样?这是素质问题,素质就像人脸蛋上的痤疮,按是按不回去的。

以上这些都在继续放大着总经理的愤怒,他不打算再给老陈台阶下。“知道上班时间聚赌怎么处理了吗?”总经理严肃地问道。

“你说怎么着吧!”老陈的回答有点艮。

“行,你就等着处理吧!”

第二天,老主动辞职了。

老陈艮得很,他宁肯不干也不愿意做检查一类跌份的事情,就像撞上了冰山的泰坦尼克,沉也要沉出个百年名声来。 顺便说一句,农民工是不能被接收单位随意解雇的,因为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工已经一夜之间,从有产者(土地)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无产阶级,解雇他们就等于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权利。当然,主动辞职另当别论。

“人家能过,我也能过”

1.那段时间,她就像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到田间地头干活一样,总是开着一辆崭新的卧车来这家公司打扫卫生,那车是她用拆迁款买的,当然还有房子,她是有车有房。后来到这里挣每月千元出头的劳务费的。她说她不为挣钱,就为抻抻懒筋,挣点油钱。

她的工作是打扫卫生,她个子太矮,会议室的桌子又是那么高大,好几次人们都看到她爬到桌子上跪着擦,每每擦出一身透汗,但她仍旧感觉身上很憋屈。她自打没了农村的房子,没了田间地头的劳作,就浑身不自在,每天的生活都是简单的、重复的、机械的,缺乏生命力的,就像无谓的钟摆,既没有伺弄庄稼发芽、抽穗、灌浆、结果的过程美,也没有除虫、浇水、施肥的成就感。也许她天生就是为土地而生的,她也辞职了。据说,油价的不断蹿升,她的那点收入真不够买油的了,也有的说,她太内向,跟身边的同事们没有共同语言,城市人的忧虑和烦恼一块堆堵在了她的心头,她选择了逃避。

2.农民工老钱,40岁刚过,黢黑、精瘦。他也负责在一栋写字楼的办公区域打扫卫生。每天早上6点多就开始擦楼道,卖力气、出汗、一下是一下,每一下都能擦出板眼来。但每次发薪,都花不够半个月,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钱紧”。

当农民的时候不显,他的吃喝用度似乎不用花钱,人再不会过日子,也拦不住地里长出粮食和蔬菜来。可现在睁眼就得数钱,要不人家不给开门。进菜市场的门要数钱,地里的“拉秧黄瓜”也卖得贼贵,一抓一把的野菜马齿苋也要几块钱一把,当农民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不屑一瞥的。单位的食堂也势利得很,一个素炒圆白菜也要好几块。偏偏老钱嘴馋,顿顿离不开啤酒,还要有点肉,于是就越发钱紧。

老钱古道热肠,特别愿意帮同事们办事,每天饭口的时候,他都会主动自告奋勇替同事们到外面买点爽口的东西回来,“嘿,新开的那家台湾牛肉面不错,人家的牛肉只给两三片,还薄的纸一样,这家是肉块子。”

“行,去买两碗,你一碗,我一碗。”

“街边有撸串送啤酒的。”老钱跟人说。

“行,啤酒算你的,串儿给我拿来。”如此,老钱就省下了些许酒饭钱。

老钱为什么那么穷,他应该有不少的拆迁补偿款啊?老钱妻子有病,花钱是无底洞;父母的岁数也很大了,需要照顾,这些用去了老钱的全部补偿款。于是,这个农民只好如此。好在他还是想得开,“咳,人家能过,我也能过,走哪儿说哪儿吧。”

尽管如此,古道热肠的老钱还是经常有感人之举。比如,他时不时就买一箱矿泉水给天安门纪念堂前站岗的战士们送过去。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缺心眼儿,但这就是老钱,谁也改变不了的老钱。

人生如作文

北京奥运会那年,我在某房地产公司工作,在建项目之一就是奥运媒体村。该媒体村规划范围内有一个几乎已经荒废多年的老寺庙不好处理――拆了,文物局不干;不拆,和即将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穿帮。最后与有关部门妥协的结果是:保留并修缮,其风格力求和主体建筑契合。于是,这个巨大的现代化建筑群中间就保留了一座修旧如新的古寺――弥陀古寺。古寺古色古香,绿荫环绕,更有小桥流水,为现代化风格的媒体村增添了一抹中国色。

该寺始建于明代,据说是目前北京市唯一的一座弥陀寺。寺前原有一座石碑,为了铭记此寺和北京奥运会的特殊渊源,特地又补一碑,请北京市文物局的一个老先生撰文。老先生古文功底深厚,但文字太过冬烘,不够鲜活时令,主管领导看不顺眼,请我修改。当时正在开会,我拿过笔来立刻而就(不乏卖帅的成分),大有一吟三叹、玑珠满地的自得。此后,那新老两碑就并立于寺前。奥运的时候,包括市委书记、市长等好多大领导都来过寺前观碑,众人或朗声或默念那碑文,从心底为古寺新生发出由衷的慨叹。

多年后再细读两碑,就很有点。老碑文历久甘醇,而新碑的文字则随着时光的流逝欲显制式而粗疏,其中:“现洼里乡已衍变为奥运媒体村,从文脉传承性、地理标志性,充分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瞧,是不是有点只见口号不见人了?那么多洼里人的伟大生命转折在这里竟没有留下一滴笔墨……

乡居楼范文 篇7

【关键词】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片乡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3—0111—4

一、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基本概况

2008年6月3日,四川省文化厅公布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根据该方案,保护区的建设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地区习俗界限,整合羌区的羌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俗风情,体现羌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特点。2008年11月14日,由文化部牵头组织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根据规划方案,绵阳市境内的羌文化保护实验区包括羌族主要聚居区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及毗邻的平武县的部分相关乡镇。按照实验区规划,北川将以青片乡为中心,在青片河流域、白草河流域10多个乡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羌族原生态风情走廊。从北川新县城到青片河沿线,所有建筑、布局都将突出羌族文化风貌。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持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和抢救保护传承羌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完善保护措施和开展保护工作,加强对与羌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非遗”项目的整体性保护,构建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使具有独特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羌文化得以世代传递,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青片乡概况

青片乡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部,西南与茂县为邻,北与松潘接壤,南与白什相连,东接小坝乡。

1981年9月,青片羌族藏族乡成立,1984年1月改称青片羌族藏族乡。2003年10月25日北川成立羌族自治县后更名为“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2004年成立了小寨子沟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于青片乡党委政府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机构。青片乡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200—4769米,垂直高差达3569米。乡辖6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和一个社区居委会,是北川建立最早,最边远的民族乡。2010年末全乡1004户、3819人,其中羌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8%。

三、青片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1979年9B在青片乡境内建立的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11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真正称得上是“一年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步一换景,四季景不同”的天然氧吧。与保护区相称的小寨子沟风景区是纯正的羌民族聚居区,有地道的羌歌羌舞,有正宗的羌族咂酒,有奇异的羌民族婚俗,有古朴原始的民族风情。青片的民俗文化包括羌族文化、大禹文化和红色文化,其中羌族文化最有保护价值与开发潜力,以小寨子沟旅游景区扬名省内外。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青片乡作为羌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着深厚的羌文化根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羌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民居、饮食、器乐、婚俗、等几个方面

民居:因为碉房和碉楼兼有民用和防御的功能,所以历来被官军仇视。历次官军征伐北川羌寨,都将其当作军事目标进行摧毁,并把摧毁数目作为战功记录上报。公元1547年,明朝松潘总兵何卿征伐北川羌族时,就拆毁碉房4870多座,都坝河流域、白草河流域、青片河中游地区的羌人住房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

羌碉与汉族的传统民居风格截然不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因而也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类文化的象征。在民族关系比较缓和的清代,石泉县的地方官员大力劝导羌人全面接受汉文化,在住房方面也不例外。由于地方官员大力提倡羌人把传统的羌碉改建为木结构房屋,加之受汉文化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清代后期开始,北川羌人的住房逐渐发生改变,木结构房屋逐步取代羌碉,成为主要的民居样式。

北川羌人往往靠山—方把木屋修成一楼一底,同时向山谷方向的坡地延伸,连接一间两楼一底的楼房,其二楼与屋基齐平,几根大木柱立在低于屋基2—3米的山坡上,老远看去,很是别致,因而叫做“吊脚楼”或“虚脚楼”。

吊脚楼屋顶呈人字形,盖小青瓦或者薄岩片或者杉板。底层砌石墙,其余各层大多以装嵌木板为墙壁,也有以竹块编制而成或再附粘性泥巴。每层都开小窗,窗户一般为木制花格窗或牛筋窗。房梁两端各悬挂一尾木刻的鱼,意寓年年有余。

吊脚楼与羌碉的内部功能基本相同。夏天特别凉爽。虽然吊脚楼不是北川羌人的传统住房,但北川羌人向来喜在房前屋后栽竹种树,木质吊脚楼掩映在翠竹绿树丛中,与周围大山和谐相融,也称得上极具特色的民居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北川羌人的住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在低洼沿河地带,砖混结构的小洋楼正在取代吊脚楼,成为羌人住房的新选择。但是,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河流域的尚武村还保留着一些比较完整的碉房遗址;而正河村,却有10余座完整的碉房,且有3户羌人居住。而吊脚楼的分布就很广了,湔江、都坝河、白草河和青片河流域的河岸台地、半山和高山都保留有羌人的许多吊脚楼。

乡居楼范文 篇8

关键词:苗族民居;吊脚楼;依形就势

中图分类号:G122.7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5-0071-06

吊脚楼民居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干阑式特有的建筑形式,它广泛分布于湘、黔、滇、桂布依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壮族、景颇族、佧佤族等地区,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因其环境的恶劣,为了适应西部高原山崖石坡和河流溪谷等各种复杂自然地形,创造了地层架空式的干阑民居,既防潮通风,防兽防虫,又较好地保护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建筑结构的巧妙与外观造型的美观堪称我国民族民居的优秀代表,其中位于贵州黔东南凯里地区苗族吊脚楼民居尤具特色:高脚架空的楼层、两坡式的屋顶、随意的挑台挑廊、灵活的披檐处理、穿斗架式的木结构,灵活的组合聚居,使其它有别于其他民族干阑式建筑,构成了独特的民居建筑文化。

一、依形就势的建筑结构

贵州苗族同胞多生活在:“地无三尺平”层峦叠幛的高山地带,这里山高密林,沟壑纵横,众多的河流穿梭于高山峡谷之间,严峻的地理环境逼迫他们发挥出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力量,去求得民族的生存。苗族同胞在与大自然恶劣环境长期的搏斗中,成功的把南方干阑式建筑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创造了苗族特有的一种底层悬空半吊式楼居建筑。这种建筑一般采用穿斗架式结构,用木梁柱子等穿插扣连而成,下层架空,上层铺板为楼,以木板或树皮作壁,整幢房屋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它既能适应当地河谷潮湿地带,也可以分布在凹凸不平的山谷陡坡。正如苗族学者卢家鑫指出:“苗族民居多选择山面向阳之处而住。依山就势而建,贴壁凌空而立,一面靠山,一面悬空,即为吊脚楼。从结构上看,苗族吊脚楼仍与干栏式建筑相同,采用‘穿斗式’,屋脊采用‘抬梁式’,整个屋体稳定坚固。”吊脚楼共分三层,底楼由石台基和支撑木拄构成,养畜放物;二楼是苗家人的生活区,堂屋是吊脚楼的中心地带,是休闲待客、娱乐用餐的地方,正对的前廊外檐出枋悬挑,外面安装了弯曲舒适的靠背曲木“美人靠”,其外凸的空间造型显得优雅别致,构成了苗族吊脚楼的一大特色。厨房和厕所设在左右两边或是在楼外搭接“偏厦”。三楼顶层为苗家人用来堆放各种粮食和杂物地方。屋顶为悬山式或歇山式,青瓦或杉树皮覆盖。

苗族吊脚楼民居,主要为穿斗架式木结构的高脚吊脚楼,除固定橼子用少许铁钉外,其它部位都用卯榫构筑而成,结构合理,不用一钉一铆,装饰精巧,按层分区,占地少,利用率高,功能齐全,集苗族建筑工艺之大成。它不择环境,适合在各种地形上修建,同时又具有家庭生活的全部功能,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附属建筑有厕所、粮仓、晒棚等,也大都是采用吊脚楼形制,只是规模大小有别,“无论是搭建、延建还是单独建造,都表现出极大的随意、借势、凭利,不受其它要素的限制。”它们和主体建筑簇拥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苗族山寨群落,在群山溪水之间,与美丽的大自然浑然一体。

二、依形就势的空间布局

贵州苗族民居以村寨布局为特色,他们或依山傍水兴建其山寨,或是在河谷平坝一带聚族而居形成村落,房屋布局顺应地理环境,建房不占地,对地形和位置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由于苗族大多位于西南阴雨潮湿的偏远山区,山多地少,适应这一环境的吊脚楼就自然成为苗族民居的主要选择形式。因此,苗族同胞为了生存的需要,在建修住宅时,他们尽可能留下平地坡土作为耕地,常常把吊脚楼修在陡峭的山坡或是潮湿的水边,形成山环村、村环田的优美田园。这样,既能够有效保护土地、又有利于排洪去污、取水通风、获得充足的阳光,变不利为有利,与自然环境保持着非常和谐的关系。

苗族的信仰与传统观念对其苗寨的选址也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以树为图腾、以树美化居所,对林木的敬仰成为整个民族的观念,因而在他们世代祖居的地方,山川秀美,林木繁茂,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无尽的生存资源,美丽的乡村聚落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并因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苗族山寨文化。虽然其中包含着某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其讲究风水、讲究龙脉、讲究地理环境的合理部分暗合现代建筑理论的科学理念。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成为苗族吊脚楼民居的典型特色。

三、依形就势的建筑之美

苗族吊脚楼的魅力表现在它位置的凌空之美、结构的巧妙之美、环境的和谐之美、材料的适宜之美。凡是去过贵州黔东南一带苗寨的人,都会被苗族同胞的伟大创造而感动。无论是依山就势的山寨,或是傍水而居的水寨,或是在山坳所建的村镇聚落,苗族吊脚楼在位置选址上,都尽量避开自己的耕地。有的布局于山顶,有的排列于山腰,而有的又座落于山谷;它们或凌空飞架溪水之上,或险挂峭壁之侧,在那些看似无人能居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因形就势,依山而建的排排木楼屹立在山野的绿树丛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高高的脚柱,外凸的美人靠、倾斜的楼梯、起翘的屋顶以及簇拥的附属建筑,显得格外高峻挺拔。无论在什么位置,驻足观看,都有一种仰视的凌空之美。在贵州雷山县西江苗寨,吊脚楼的脚柱矮的一至二米,高的达十三四米,上千幢的木质吊脚楼重重叠叠座落在陡峭的山坡,蔚为壮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旅客。

苗族民居在结构上,吊脚楼多以木构穿斗架式为主体建筑,下以垒石为基,间以木柱支撑或作柱,前部悬空顶立,后部根据地形具体情况灵活地选址砌基。二楼外的“悬瓜”和底楼的接柱,近似人的 手脚,端座于地面,稳定大方。“楼层悬挑使梁枋延伸出柱外,或另用梁枋连接内外檐柱。腰檐在横梁下挑出悬臂,上置檩角盖瓦形成披檐,既起到了遮阳、降温作用,又保护梁枋梁柱及其他构件不被风雨腐蚀。披檐的设置,不仅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还丰富了建筑的立面造型。吊脚楼共分三层,顶底两楼低矮,二楼高大宽阔,规范统一中有变化;二楼以中堂为界,两边对称排列其它房间,外凸的‘美人靠’,显示出直线中的曲线美,从而使得整个建筑刚柔相济,和谐优美。人字型的房盖或翘角的歇山顶,覆以青瓦或树皮,极具装饰色彩。从造型上看,苗族吊脚楼呈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是比较稳定而庄重的几何形体,既表现出一种典雅灵秀,又表现出一种挺拔劲健。”

苗族吊脚楼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大都来自于当地树木、石头、竹子、泥巴、稻草,以及各种自然资源都能加以利用。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多森林,建筑材料几乎全部使用杉木、松木、枫木等构成:用树枝扎棚,木板作壁,树皮代瓦,木柱架梁,建筑材料极具古朴和谐之美。苗族吊脚楼美之所在,是对大自然的珍爱,是对环境的巧妙利用,以及因势利导运用的建筑材料。

四、苗族吊脚楼的启示

通过对苗族吊脚楼民居建筑的研究,笔者认为,这对于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宅建设、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以及开发新型的农村房屋建筑材料,对于保护目前我国日益紧张的农村耕地,探索中国农村新型民居和新的民族建筑有着较大的启示作用。

1.保护耕地,维护生态环境当前国家新近颁布了土地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在今后20年可耕地严格保持在18亿亩以上,继续实行更加严厉的土地管理政策,无疑这对于今后的农村建房宅基地有着更加严格的限制,农村建房用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将更加紧缺。因而,合理的布局和建筑样式与结构的选择,对于我国未来的乡镇布局和农民的新居建设成为重要的对策。贵州苗族吊脚楼在功能和结构上因形就势,不拘环境随意布局极为适合我国山多地少的地理环境,农村(同时也包括城市)人口住宅区大量向山地和非农用地转移和集中,可以极大的缓解目前耕地的占用,保证我国新的土地发展规划的实施。苗族大多位于西南阴雨潮湿的偏远山区,山多地少,为了生存的需要,在历史发展中顺应这一严酷的自然环境所创造的吊脚楼民居,不但在世代敷衍中很好的保留下了平地坡土作为耕地,也完好地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美丽的居所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形成了山环村、村环田白g优美田园。这样,既能够有效保护土地、又有利于排洪去污、取水通风、获得充足的阳光,变不利为有利,人与自然保持着非常和谐的关系。苗族吊脚楼它所蕴涵的建筑智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宅建房和乡镇布局的原则和出发点――保证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不被侵蚀,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

2.实用的结构与合理的空间。苗族同胞为了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吊脚楼常背山占崖、择险而居,巧妙的利用地层打桩或接柱的形式建楼,突破了地形和环境的限制,其结构又非常适合人畜居住的需要。在建造过程中,如山坡台地不够平时,内向地基拓平,外向灵活接桩搭建;位于溪谷洼地时,又可打桩造房,悬空建楼;周围环境松宽时,可横向搭建偏厦进行扩展,纵向空间允许时叠垒楼层,以拓宽生活居室空间。在结构上,木柱之间采用穿斗架式榫卯结构,各部分相互扣连而成,建造简单合理;地层架空的木结构,既通风防潮,又不会给宅基地造成很大的负荷,减少了土石方的开掘,基本保持了地面原始状态,对于防止泥石流灾害和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作用,符合我国农村,特别是非常适合我国广大边缘山区建房的地质结构。目前,在新一轮农村民宅建房高潮中,我们的职能部门首先应考虑到各地农民住宅的实际需要,把功能、结构和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创造更加宜人居住的住所。近年来,我国各地地质灾害不断,尤其是2008年这次四川大地震,该地山区农村过去新建的许多水泥砖瓦房均已倒闭或受损,这不能不怀疑我们当前农村建设还存在着某些缺陷,警示着我们建筑决 策层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对乡土建筑的导向,无疑苗族吊脚楼民居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4.树立实用合理的建筑美学观毋庸质疑,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宅建设中,存在着一股虚假的矫饰风。许多乡镇建筑和民宅为了片面追求地域风格或传统特色,盲目效仿城市建筑样式,如规整划一的室内结构,随意照搬的建筑构件,外表附加的图案装饰,这些脱离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居所,不但缺乏使用价值,而且造作丑陋,违背了建造民宅的初衷。对比贵州苗族吊脚楼,其造型的伟岸和挺拔,是紧紧与生活需要和环境相连系的。“美人靠”向外凸起,是二楼堂屋对室内空间的拓展,有利于人们的视野开阔,家居方便;吊脚楼腰檐、披檐的设置,以保护梁枋、梁柱、节点、楼板端头及其他构件不被风雨腐蚀;吊柱垂瓜的下伸,同样具有支撑楼廊的作用;屋脊与屋面通常置一排立瓦,并非单纯造型的需要,而是一种日后房顶用来维护的建材储备。苗族吊脚楼告诉我们,乡土建筑它是人民群众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居所,其建筑的审美价值是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需要。

乡居楼范文 篇9

关键词: 乌镇建筑群 因素 环境

乌镇概况

乌镇位于浙北平原桐乡市,从杭州出发走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此处地势平坦,密如珠网的河流,星罗棋布的荡漾,使乌镇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给人一种雅致而不张扬、清新而不繁琐的自然美感。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一。 乌镇格局

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这个水网体系联结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的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问题。

在乌镇的布局中,由于历史上曾地跨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加之吴越文化的积累、沉淀,观念上明显受中国传统儒文化和运河商业文化的影响。儒文化对营建中流行的风水学说等往往是排斥的,故而很少见常因风水而设的斜门左道,为避免气冲而立的屏墙、照壁,或当路放置的“泰山石敢当”等符镇,而是多轴线明确、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

另有访庐阁茶馆、高公生糟坊、宏源泰染坊等商业建筑,汇源典当行在常丰街,当街一个墨黑的“当”字,1.8米高的柜台,有着浓郁的商业氛围。这也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有很大的不同。

二。水阁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

乌镇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

传说水阁是由一位机智的豆腐倌的违章建筑而来,可是随着时间的迁移,许多历史都已烟消云散,唯有这集生活的实用与享受于一体的建筑形式因着人们的喜爱而得以保存和延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虽然它没有奢华,难比高楼。有了水阁,乌镇的人与水更为亲密;有了水阁,乌镇的风貌更有韵味;有了水阁,乌镇的气质更为悠雅;有了水阁,乌镇的历史添了一份委婉。水阁是乌镇的独创,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碧水蜿蜒,小桥流影,橹声欸乃中看水阁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看水乡人在水阁中起居住行,听古镇人乡音叫唤此起彼伏。乌镇的水阁正已它独特的韵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三。小桥流水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其中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中市及东栅有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有福兴桥和浮澜桥;北栅有梯云桥和利济桥。

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朝南) “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朝北)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四。石板小巷

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作为历史古镇,乌镇无论是整个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走进这个充满了农业文化氛围的古镇,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

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比如我见过雕上一个瓶,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用以系船。

转贴于

五。茅盾故居及其他古建筑

乌镇因茅盾而出名,茅盾故居位于乌镇观前街与新华路交接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盾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显得端庄凝重,古朴典雅。与故居一墙之隔的是茅盾童年读书的立志书院。书院的主建筑“云楼”曾是茅盾就读的教室。

故居是茅盾曾祖父沈焕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前后在汉口经商时寄钱回家购置的,自沈焕至茅盾,四代同堂居住于此。整个故居面街南向,是砖木结构的一般江南民居。其主体是四开间两进深的二层楼房,共16间,面积414.25平方米。另外楼房后有小园,有平房三间近100平方米。因当初这所楼房东西两个单元购进时间有先后,因此东单元称“老屋”,西单元称“新屋”。两单元外貌一样,前后两进,楼上楼下都门、路相通,浑成一体。前楼四间临街。底层自东至西第一间为大门和通道,第二间为家塾,是当年沈氏子弟就学之处。第三、四间联成一大间,为当年全家的饭堂。楼上自东第一间是茅盾祖父的卧室,第二间是其父母的卧室,茅盾及其弟沈泽民即诞生在这间房内。第三间、第四间当年曾是茅盾两位叔祖的卧室。自前楼底层通过天井或自楼上经过通道即至后进楼房。后楼底层四间自东起依次客堂、厨房、通前后的过道及全家的起居室。楼上四间自东起依次为茅盾姑母的卧室、女仆丫头的卧室及茅盾曾祖父母的卧室。以上这些房舍至今仍保持百年前的规制未变。在两进楼房后面是一个约半亩地的园子,茅盾曾祖父曾在这里盖平房三间,多年来堆积杂物。民国22年(1933)夏,茅盾亲自主持翻建为三大间,东为储藏室,中为卧室及小客堂,西为书房及会客室。此后几年中茅盾曾数度住在这里写作、读书,并作为起居会客之所。重修后的茅盾故居仍以前楼下最东一间为大门,高悬陈云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匾。大门内的通道改作陈列室序厅,安放茅盾铜像。前后楼上下各室器物按照当年格局布置,家具也有不少是当年旧物。前楼上茅盾父母的卧室,房内陈设简易,有一张宁式雕花大床,边上放一张小床,一座衣橱,几叠衣箱,临窗有书桌放着文房四宝。茅盾在这里诞生、养育,接受母亲的启蒙教育,度过少年时代。楼下西边原为家塾的房内放着几张桌椅,茅盾幼年时期和几个堂兄弟在这里读书,由祖父沈思培教授。后园中的三间平房,南向有走廊,墙壁上挂着叶圣陶写的“茅盾故居”匾额。这所平房30年代经翻修后上筑天花板,下铺地板,南北两壁均装设西式玻璃长窗,窗明几净,环境幽静。东边一大间朝南开门,前半间为通向中室过道,后半间是储藏室。中室前半间客堂与后半间卧室之间隔以中式长窗,卧室中有一张铜床和桌椅等用具。西边一间中以茅盾亲自设计的大书橱隔成两间,外面起居室,放着茅盾当年从上海运来的一套沙发。内室是书房,北窗下放着一张茅盾当年定做的大写字台。民国24年(1935) 秋,茅盾在这里完成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的写作。平屋外面空地上植有不少花木。民国23年秋,茅盾在这里亲手种植了一棵棕搁和一丛天竹,现今棕榈的枝干已超过七米多高的院墙,天竹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西栅西大街502号建筑建于光绪年间,1929年遭邻火焚毁若干,现存朱家厅。此厅楼上也铺有方砖,故称“厅上厅”,这在江南的厅堂楼宅中极为罕见。两厅正面是一排落地堂窗,雕刻有全套《说岳全传》和花卉图案,楼檐下梁柱连接处的雀替上,雕有三顾茅庐、空城计等三国人物和故事,刻工细腻,栩栩如生。

南栅常丰街14号张家厅,尚未完全修复,但其堂楼门面上砖雕有人物、花卉,有“长宜子孙”的砖雕匾额,六扇镌刻着传统书画的堂梯门。另有江南百床馆、江南木雕馆若干,引入一些不伦不类的作品,愚见以为乌镇瑕疵。

结语

2003年12月24日,参观乌镇翌日开始整理文章和数据,凡数月。江南水乡古镇依旧呈现在午夜梦回的水墨画里,伴随着桨声灯影里的运河。是什么让乌镇如此美丽?

古镇的美可以用形式美的法则来判断。

均衡的整齐美。一块块砖叠垒的墙,一条条石板铺成的路,街边的一间间店铺,河边的一间间小屋,它们平行相连或保持一定距离,表现出自然状态下的整齐美。装饰纹样上多采取二方连续的纹样,伴着蜿蜒曲折的街道,错落有致的老房子,给人一种运动的秩序美感。

艺术美。来源于她的客观形式美,色调的同一性,黛瓦粉墙,黑白二色。以灰色为主基调,色彩的明度不高,和谐淡雅,建筑安排变化而统一。

宁静感是古镇美的另一个方面。古镇的氛围是非常闲适的,所有活动都是自主的,与现代都市的竞争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漫步在宁静的石板巷,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笃笃,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和解脱。

历史厚重感。她的布局、建筑空间形式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逐步形成的,背后映射着历史沧桑感。每一块石头、每一块砖都记载无数被遗忘的故事,凝聚了古代东方文化。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