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章【7篇】

下面是可爱的编辑帮助大家收集的翻译文章【7篇】,仅供借鉴。

翻译文章 篇1

伊利亚地区,位于大陆北部。在冬长夏短的严峻自然环境中,各地以自卫理由分别创立了骑士团。人民在他们的指导下开垦荒地。艾特鲁利亚王国以被解放的国王为首,跟罗伊他们利基亚同盟结为联军出兵伊利亚追击派。与此同时,为了从根本解决问题。也决定开始攻击为他们撑腰的贝伦王国。罗伊认为对处于下风的利基亚同盟不利。也考虑到对艾特鲁利亚骑士团的影响。

于是自称艾特鲁利亚军首领。得到艾利明教团的协助,开始踏上远征之途。不过寒冷之地伊利雅地区的严峻气候,再加上挡在罗伊他们面前的,是控制伊利亚地区贝伦三龙将之首的玛多克将军率领的贝伦军。以及服从于他的部份伊利亚骑士团。在这种情况下,罗伊一行来到伊利雅国境附近的雷米城……

玛多克:纳修恩被打败了?

凯尔:是的……不救助他真的好吗?

玛多克:这陛下的命令。并且,不能铲除自己种下的祸根的人,我们贝伦军不需要。

阿鲁卡多:玛多克阁下……我们到底会怎么样……

玛多克:阿鲁卡多阁下,这个城交给你。宰相罗安祖阁下,安迪沙城就给你了。做好反击准备吧。

阿鲁卡多:等一等呀!离艾特鲁利亚王都这么近,敌人马上就会攻过来啊!

玛多克:相反的,从这里攻过去也很容易。

罗安祖:安迪沙城不就是伊利亚地区的腹地吗?

玛多克:如果你们真的有心做好反击准备,现在不正是大好机会吗?

阿鲁卡多:贝伦方面不会为夺回艾特鲁利亚出力吗?

玛多克:如果我们出力并胜利,艾特鲁利亚就会成为贝伦的领土。你们无所谓?请你们自己好好想办法解决吧。好了。我们就谈到这里,失礼了。

翻译文章 篇2

1.引言 佛典汉译始于东汉,终于宋朝,历时一千多年,期间佛教高僧研习佛典,讲经布道,翻译佛典近六千卷,阐述的翻译思想如同天空的星星熠熠生辉。这些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脉相承的明清实学翻译和近代西学翻译具有直接的影响,是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诞生的土壤,是我国翻译学的根基和传统。所谓“典籍”,“主要指经过历史的淘汰选择,被人们所公认的、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所达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的著作。”(魏晓红、李清源2010:109)佛典就是指佛教的根本典籍,涵盖经、律、论“三藏”。翻译学成为独立学科伊始,我们一方面要吸纳西方译学精华,做到洋为中用;另一方面更要继承我国传统译论“勘称典范的学术成就”,做到古为今用。只有古今打通,中外融通之后,我国翻译学才能健康发展,我国才能从翻译大国质变为翻译强国。本论文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从学术范式视角研究佛典汉译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 2.范式 范式(paradigm),有时译作“规范”和“典范”,是1962年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通常指一个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精神信念和研究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ThomasKuhn1962)。1989年科尔勒把学术范式引入到语言学研究中,缩小了范式的内涵和外延,用来指语言学史上堪称典范的成就,即那些促使一代人重新思考传统语言观念的理论体系(KoernerKonrad1989)。1984年余英时的著作《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解释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在中国近代史学革命上的中心意义(余英时1984:19-21,77-91)。自此,学术范式在我国学术界逐渐得到推广。1999年傅勇林先生把学术范式引入到翻译研究中,采用库恩关于范式的经典定义,认为“在范式的上述四个要素中,精神信念关乎译学思想与学术品位,研究传统关乎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及其‘层累叠加’,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则直接涉及译学研究的学术层面,四者藕合,才可构成译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并借以形成译学研究的学术面貌,因此绝对不可偏废。”(傅勇林、朱志瑜1999:30)本论文沿袭库恩关于范式的经典定义,拟构建佛典汉译的文章学译学范式。 3.文章学 “文章”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颇具考究的词汇,锦绣文章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文人墨客才华的精髓,《千家诗》首章就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之说。“文章”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中,其本义是色彩之间的错杂搭配。后来在《论语•公治长》中“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文章”开始表现为文字作品之义,两汉时期这一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如:“汉之得人,以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文章则司马迁、相如……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义招选茂才。而肖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玄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班固1962:58)“汉世文章之徒,陆贾、司马迁、刘子政、扬子云,其才能若奇,其称不由人。”(王充1954:275)我国古代文章的范围很广,清人章学诚感叹“六经皆史”,后人对曰“四库皆文”,因为《四库》经、史、子、集无一不是文章。“中国的文章,历三千年之久,存在于中国的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之中,举凡哲学、政治、历史、宗教、艺术、民事、风俗,以及个人抒怀述志,无不借文章以传布和存留。”(毛庆耆2002:113)这句话说明文章在我国走过的岁月之长,涵盖的范围之广。文章学是指研究文章的学问,通俗地说,文章学就是文章研究。佛典汉译深深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深受我国古代文章学、史学、佛学和中华文化的浸染熏陶,我国古代把翻译纳入文章学范畴,衡量译文与评价文章都采用文质标准。严复说:“(信、达、雅)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严复1981:11)这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经典话语,文章正轨就是译事楷模,“信、达、雅”三者既是文章要求,也是翻译标准,佛典汉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章学译学范式。究其根源,合作翻译传统使然。 4.佛典汉译的文章学译学范式构建 4.1合作翻译是佛典汉译的传统,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成因 佛典汉译历时千年,一直采取合作翻译方式进行,无论是初期的私人合作,还是后来的译场合作,合作翻译是根本,佛典汉译形成了合作翻译传统。一是因为佛典汉译初期没有原本,外国僧人根据记忆口诵佛典,即使在印度本国,当时也无佛典写本。《分别功德论》云:“外国法师徒相传,以口授相付,不听载文。”梁启超分析其原因:“大抵(一)因古代竹帛不便,传写困难,故如我国汉代传经,皆凭口说。(二)含有宗教神秘的观念,认书写为渎经;如罗马旧教之禁写《新旧约》也。”(梁启超1984:53-54)竹帛携带不便和宗教禁写是造成印度佛典没有写本,佛典汉译没有原本的原因。印度佛典何时才有写本?这个问题学界尚未解决,据梁氏研究,“法显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诸国,皆师师口传,无本可写。”(梁启超1984:54)说明至少在5世纪初法显西游之时,印度等国尚无佛典写本。二是因为佛典汉译初期译者多为单语者,梵汉两种语言不能兼通,外国僧人负责口诵佛典,本土汉人负责润饰加工,形成译文,佛典汉译由外国僧人和本土僧人合作翻译完成。释赞宁对佛典汉译做过概述:“初则梵客华僧,听言揣意,方圆共凿,金石难和,椀配世间,摆名三昧,咫尺千里,覿面难通。次则彼晓汉谈,我知梵说,十得八九,时有差违,至若‘怒目看世尊’、‘彼岸度无极’矣。后则猛、显亲往,奘、空两通,器请师子之膏,鹅得水中之乳,內竖对文王之问,扬雄的绝代之文,印印皆同,声声不别,斯谓之大备矣。”(释赞宁1987:52-53)是说佛典汉译初期梵僧未谙汉语,汉僧不通梵文,加上没有原本,只能进行合作翻译。先由梵僧口诵佛经,进行传言,初步译成汉语;再由华僧笔受润饰,加工成文,这是简单的私人合作形式。佛典汉译中后期,梵僧习得汉语,汉人学习梵文,玄奘、不空更是梵汉皆通,“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释道宣1984:48)但是即使个人翻译水平达到很高境界,很多佛典原本也从印度带回,佛典汉译还是沿袭了合作翻译传统,依然采取梵文理解和汉语表达分步进行,梵僧和汉僧合作完成的方式,只不过由初期的私人合作发展为颇具规模的译场合作。以唐朝玄奘组织的译场为例,翻译程序就有十一道,包括:“一、译主:执笔人,胸怀全局,贯彻始终;二、证文:朗诵原文佛经,斟酌原文是否有错;三、笔受:根据梵音录本译出毛稿;四、度语:音译暂无对等信息的事物,据母本正音;五、缀文:按汉语字法、句法进行整理;六、证义:译出初稿与原文对照,看本旨是否偏移歪曲或有遗漏;七、参详:再回证原文是否有纰漏、错误;八、利洗:去芜冗、重复,梳整译文;九、润文:修辞、润饰;十、梵呗:由于佛经是要供人诵读的,所以再据母语(梵文)的诵经方式诵读汉译经文,看是否有不适合诵读之句;十一、监阅:最后有钦命大臣监阅(终审)。”(李全安1993:806-807)整套程序非常严谨,第二、六、七条强调原文理解,第五、八、九、十条重视译文表达,译场翻译的重心仍是加工译文,形成文章。事实上,无论是初期的私人合作,还是中后期的译场合作,合作翻译一直是佛典汉译的传统,梵僧负责原文理解,汉人负责译文表达,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的分步进行使佛典汉译选择了合作翻译方式,而合作翻译传统的形成又进一步细化了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的分工。对于汉人来说,如何根据佛典原文意思用汉语表达成文才是关注的重心和焦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佛典汉译的文章学译学范式。#p#分页标题#e# 4.2“文以载道”是佛典汉译的信念,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内核 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文章,视其为治国、传世之大业,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言:“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郭绍虞2001:159)我国文章学的核心思想是“文以载道”,道是文章的精神所在,是衡量文章的内在准则,因道设器、道因器显,道决定了文章的体式,道具有形而上的特质,造成了文章学上的“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文与道的关系和“文以载道”的实施都以人为纽带,通过作者实现,文与道的关系隐含了人与道、人与文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中,‘道———人———文’是三个紧密相连的三环,其中,人是核心与根本,以人立极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显著特色,中国文化的重文意识的根本是重人意识,因此中国文章的功能实施,是靠对人影响完成的,以文观人是中国文章品鉴论的核心,并由此推衍出鉴文知人、文如其人等相关命题。”(杨广敏2001:39)关系到人,就会牵涉到人品因素,孔子曰“修辞立其城”,是说写文章要讲心里话,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是我国古代对作者人品提出的要求。同样,佛典汉译对译者人品也有要求,释彦琮在《辩证论》中提出了著名的“八备”:“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玄,其备六也。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释彦琮1991:118)“八备”是彦琮对译者提出的八项条件,其中“四备”针对译者人品。具体是:一备要求译者诚心爱护佛法,志愿救世帮人,即使历时长久,也绝不懈怠;二备要求译者牢守佛教戒条,具备良好的操行;五备要求译者宽容平和,谦虚待人,不可固执己见;六备要求译者钻研佛学,淡泊名利,不事炫耀。这四项对译者人品的要求与另外四项对译者学业上的要求结合起来,就是完整的“八备”,彦琮认为译者的人品与学业同等重要,一个译者必须同时具备这八项条件,才有可能是个翻译人才,所谓“八者备矣,方是得人”。释彦琮首次把译者人品与翻译好坏联系起来,这是我国,也是世界翻译史上最早谈论译者人品的文章。“文以载道”既是文章学的核心思想,也是我国传统译学的精神信念,是佛典汉译文章学译学范式的内核。 4.3“文质之争”涉及佛典汉译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表征 我国古代把翻译纳入文章学范畴,文、质原是我国古代评判文章好坏的一对概念,移用到佛典汉译中,指译文语言风格的文丽和质朴。“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任继愈1981:174)“文质之争”是贯穿我国佛典汉译思想的一条主线(赵巍、马艳姿2010:93),始于公元224年支谦的《法句经序》,终于7世纪玄奘的“新译”,历时四百多年。“文质之争”之前,我国最早的佛典汉译家安世高和支谶属于“质”派人物,其译本给人总体印象是“辞质多胡音”,音译较多,译文朴拙,不加润饰,不合汉语习惯。质派有所不足的局面为文派的产生提供了契机,支谦和康僧会是三国时期的文派代表人物,二人精通梵文和汉语,主张对译文加工润饰,所译佛典简略文丽。支谦《法句经序》拉开了佛典汉译“文质之争”的帷幕,文质自此成为译者争论的焦点。文派译风在三国和西晋时期占据重要地位,对佛教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文派过于追求译文的文采美巧,有时不免脱离佛典原意,造成“理滞于文”,遭至后人诟病。之后佛典汉译又偏向质派,竺法护、赵政等都是质派代表。竺法护译经力求详尽,存真偏质,“凡所译经,虽不辩妙婉显,而宏达欣畅,特善无生,依慧不文,朴则近本。”(释慧皎1994:24)对比竺法护的译本和安世高、支谶的译本,很容易发现:虽然同属质派,但是安、支二人的“质”胡音较多,不合汉语语法习惯,只能算是“朴拙”;而竺法护的译文质量明显提高,“质”的内涵有所提升,译文流畅,符合汉语习惯,质派翻译由朴拙走向质朴,克服了译文结构僵硬、义理晦涩等不足之处。赵政也认为:“昔来出经者,多嫌胡言方质,而改适今俗,此政所不取也。何者?传胡为秦,以不闲方言,求知辞趣耳,何嫌文质?文质是时,幸勿易之,经之巧质,有自来矣。唯传事不尽,乃译人之咎耳。”(释道安1995:382)赵政批评译者嫌弃梵文语言质朴,趋于时尚追求译文文丽的思想,主张译文应像原文一样保持质朴的语言,因为质朴是经文本身的特点,何必改之?佛学大师释道安则主张文质兼备,提倡“合本”,融合文、质两派的优点进行翻译。道安认为梵文佛典语言质朴,而当时的读者喜好文丽,佛典汉译“文质之争”变成是照顾原文,保持质朴;还是照顾读者,使之文丽的争论。质派认为“经之巧质,有自来矣”,认为译文应该保持质朴的语言风格。但文派鸠摩罗什却认为:“天竺国俗甚重文藻,其宫商体韵,以入絃为善……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释僧祐1995:534)原来梵文也非常重视文采,佛典原本也有文丽和质朴之分,那些繁琐的偈颂是梵文体裁的一种形式。鸠摩罗什认为“改梵为秦”不应“失其藻蔚”,主张译文应向原文一样注重文饰,翻译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意思,而且要再现原文的文采和风韵。此时的文派与三国时期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强调译文流畅、具有文采的基础上,文派开始重视准确传达原文意思。鸠摩罗什的译文不仅语言精美,而且内容准确,其翻译的《法华经》被誉为具有“天然西域之语趣”。但是如同支谦一样,罗什译本依然存在“删削原文”的缺点,后人对其也有“理滞于文”的评价。关于译文是否需要文饰,语言风格是文丽还是质朴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文、质两派在争论中前行,在磨合中发展,文质矛盾得到调和,翻译质量有所提高。那么如何融合文、质两派的优势,克服不足之处?“文质之争”的出路在哪?东晋高僧慧远主张文质“厥中”,提倡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文质殊体,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释慧远1995:391)是说文丽和质朴属于不同文体,质朴的原文若用文丽去译,怀疑的人就很多;文丽的原文若用质朴去译,感兴趣的人则很少,因此译者应该遵循原文文体,做到以文应文,以质应质,文质厥中。释僧祐也说:“文过则伤艳,质甚则患野,野艳为弊,同失经体。”(释僧祐1995:14-15)认为文过和质甚都是翻译的弊端,同样有损经文文体,主张译文“质文允正”。这一说法其实是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思想在翻译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此时,人们开始从翻译思想上解决文质矛盾,寻求“文质之争”的出路。不过,具体到翻译实践,直到玄奘“新译”才从根本上解决文质问题。“这是因为玄奘译文融合了文质两派的优点,真正做到了‘案本而传’,‘以质应质,以文应文’,不但传达了原文意义,而且能够再现原文风格,译文语言流畅,适合诵读,远远超出前人所译,其翻译被世人尊称为‘新译’”。(汪东萍、傅勇林2010:99)玄奘“新译”是“文质之争”的圆满结果,从此“文质彬彬”、“文质相半”成为衡量佛典汉译译文好坏的重要标准。#p#分页标题#e# 5.结语 佛典汉译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深受我国古代文章学的浸染熏陶,合作翻译是佛典汉译的传统,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成因;“文以载道”是佛典汉译的信念,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内核;“文质之争”涉及佛典汉译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表征。几方面藕合,共同构建了佛典汉译的文章学译学范式。这一饱含中华智慧的译学范式必将为世界翻译学提供新类型,补充新动力,我国翻译研究者应该抓住契机,深入研究我国翻译传统,吸取养分精华,借中国翻译之“道”走世界翻译之“路”,为世界翻译学的发展做出中国这一文化古国和翻译大国应有的贡献。

汉语翻译英文 篇3

关键词:关联理论、汉英新闻标题翻译、最佳关联性

翻译活动是译者在原语认知语境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所谓翻译的最佳关联性即译者期望译文接受者在推导原语意图和理解译文时“能以最小的努力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笔者认为,最佳关联性也是翻译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理应作为新闻翻译实践和研究的指导原则。

1.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翻译理论是由E.A.Gutt (1991)在其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以认知心理学和关联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它源于Dan Sperber 和Deirdre Wilson (1986,1995)在《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关联理论。两位对一般的语言交际推理模式作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采用的是“明示―推理模式”。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性,即听话者在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这就是关联理论的关联原则。在关联原则之下,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Sperber & Wilson, 1986:158, 译文引自何自然,冉永平,1998)。

而Gutt在其博士论文中将关联理论跟翻译结合在一起研究,提出关联翻译论,这个理论“集合可以刷新人们对翻译的认识”(赵彦春:273)。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它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Gutt认为“译文应该是同原文释义相似(interpretively resembling)的接受与语段(Gutt, 1991:100, 翻译引自林克难,1994)。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译者的责任不仅仅翻译意思,更重要的是翻译作者的意图(翁林颖:117)。关联理论强大的解释力以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可以准确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

2.关联理论与汉英新闻标题翻译

2.1 中英文标题的差异

从词汇上看,中文标题喜欢用动词,英文标题偏爱名词。相同点是两者都喜欢用缩略语、小词及大众化用词和时髦用语。

从语法来看,英文标题多用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时态标志明显。汉语中没有非谓语动词,但可以用偏正结构发挥其功能。汉语标题也有省略,可以省略主语,但英语不行。

从修辞来看,英汉标题风格各异。汉语标题更重文采,讲究对仗和押韵;英文标题则显得质朴和平淡,重在铺陈事实。

2.2 从关联翻译论解读汉语新闻标题的英译

上述差异正是理解新闻标题的关键,也是新闻标题的难点和切入点。下面,笔者通过结合翻译实践中的实例,来解读汉语新闻标题翻译的原则和有效手段。

2.2.1 直译

如果汉语新闻标题的意思简单/直接/清晰,直接翻译成英文后不会产生歧义,并且能被读者接受,则采用直译法。

例1:爱尔兰前卫导演打造中国式喜剧

An Avand Garde Irish Director Put a Chinese Comedy on Stage

例2:金正日去世对中国的挑战

Kim’s Passing Poses Challenges for China

这两个例子均采用了直译法,因为这两个汉语标题都是简单的陈述句,旨在完整表达一个事件的事实,被翻译成英文后也不难理解。所以当汉语标题是单一直接的句子,而且新闻事件的本身即具备足够的吸引效力时,采用直译法完全可以达到很好的翻译效果。

2.2.2 意译

汉语倾向于在表层意思的背后给读者以深层感悟的留白,力求独树一帜,汉语新闻标题常采用修辞手段如拟人,双关等,这样与本国文化相关联的标题,翻译时最好采用意译法,化隐晦为明示,益于读者理解。

例3:澳新护照承认第三性别

Australian passports will now have three gender options―male, female and x.

这里第三性别如果直译成the third gender,读者免不了会不知所云,这时就需要在翻译时根据意思写出完整的翻译。

例4:骑驴找马:如何在职找工作

Ask the Juggle: Job-hunting While Working Full-time

这个标题中,作者引用了汉语中的常见的俗语“骑驴找马”,很好地表现出了在职的工作者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但不会辞职,希望找到更好的工作但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心态。翻译的时候,采用意译法,用ask the juggle(请处理)以达到不错的翻译效果。

2.2.3 重构标题,合理翻译

依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活动,推理包含了从交际者的明示中确定其交际意图。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译者可以灵活变通,进行语用调整,以类比移译(赵彦春:282)。由于文化底蕴不同,能被读者迅速找到最佳关联语境的汉语新闻标题被翻译成英文后并不容易被英语读者理解,这时译者就需要将汉语标题进行重构和编译。

例5:11年来超千名老人曾到陈塘庄街市民学校学英语――银发英语角,真有国际味

English Conner for the Old, showing a globalized world

汉语标题主标题过长,对于版面有限的报刊来说,显然不能直译。由于主标题内容在文章中已有说明,译者可以直接翻译副标题。抓住主要意思之后,译者可以编译,old 与world 押韵,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例6:整容手术成美国最流行圣诞礼物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a tummy tuck

这个汉语标题虽然清晰明了,但是直译的话会显得呆板无趣,于是译者采用编译法,在英文译文中添加了主语I,从而拉近了与英文读者的距离。

2.2.4 遵循汉语原文的结构或修辞特色

为力求形式美与意境美,译者在翻译汉语新闻标题时常常采用一些修辞手段,如对仗,双关,比喻,押韵等,在最大限度忠实原作者的意图的基础上,使读者在获知新闻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译者所提供的最佳关联预警去理解原文的结构和含义。例如:

例7:在美设自由贸易区 帮中国企业走出去

Setting up a free trade area in US, Wu helps enterprises go global.

根据文章内容,译者添加了主语,变原来的无主对仗句为完整的句子,并保持前后字数相近,这样在视觉效果上更加容易吸引读者。

3.结语

新闻标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被视为新闻报导的眼睛和灵魂,能够一下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为读者导读。汉语新闻标题有着自己的特点与形式,为使译文更好地为英语读者所理解,译者可以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为英语读者创造最佳关联语境,从而使其有相似于原文读者的反应。(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Gutt, 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Wilson, D. & Sperber, D. Representation and Relevanc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冯庆华。 文体翻译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廖志勤。 英文新闻标题及其翻译策略[J]. 中国科技翻译,2002(6):44-47

翻译文章 篇4

【关键词】 翻译记忆库;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翻译课程;Trados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09-02

1 前言

在中国几乎每所大学的外语系均有翻译课程,一些大学也设有翻译专业。目前大学的翻译课程,大都注重对“手工翻译”的训练,即在纸张上手写翻译内容,人工翻阅词典。而在翻译公司,早已普遍使用翻译软件来辅助翻译工作,尤其是进行大量翻译工作时,例如几万字的内容要于几天内翻译完毕,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以及无法单人完成工作时,常常借助翻译软件。目前翻译课程中基本上介绍两种软件“机器(机械)翻译”以及“翻译记忆系统 ”。以下就机器翻译以及翻译记忆系统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如何运作功能,探讨其对翻译过程的帮助以及缺点。

2 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

在中国的翻译软件课程大都由教师自行制做讲义,目前为止,没有一本正式出版的关于电脑辅助翻译的教材。例如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共有6章节,只有最后一个章节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进行介绍。在台湾出版了一本史宗玲的"To MT and TM。 A Guidebook Teaching"(2004),出版社为台北的The Bookman Publishing Company。这本书系将作者三年教授翻译软件的内容撰写成教材([1]尹俊史宗玲2004,前言),但是却以研究性专书形式出版。这教材主要处理机器翻译的译文修饰以及教导学生如何使用翻译记忆系统Trados(塔多思),而且仅限于英语翻译成汉语的情况。

现在机器翻译界大概有两个流派,一个是基于规则的翻译[2]。要从源语翻译到目标语,机器先分析两个语言不同的语法,然后定义从某源语的结构到目标语的结构的转换方式,所有这些规则写下来之后,再配合字典词汇的转换达到翻译的目的。机器翻译软件主要例如“金山快译”、 “译典通”翻译软件等等。机器翻译意指软件可以自动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其优点在于操作非常方便,即将原文输入或复印至翻译的功能格中,按键后立即出现译文。但是由于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不佳,必须将其修改。

第二种流派是基于统计的翻译。这种方法为谷歌翻译和有道翻译所采用。其过程是,利用一些平行的语料对文章进行分析,对比某些源语的句子对应目标语的句子,然后再进行分析。这样可以用统计的方式得到在某一些词组或者某一些句子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句子。 语料的搜集对基于统计的翻译来说非常重要,而谷歌的最强项的是搜索技术。谷歌翻译的语料是通过从一些可信任的网站或者一些材料而搜集得到。举例来说,联合国的一些官方文件是较好的语料。

3 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的优缺点

以下以关于计算机软件应用的一段文章为例探讨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的优缺点。

汉语原文:1、用户添加在软件平台主界面单击“用户” 按钮,弹出“用户”框。

谷歌翻译:1, the software platform for users to add the main interface click the "User" button, pop-up "user" box.

Systran翻译: 1st, user increases in software platform main contact surface one-shot “user” button, springs “user” frame.

优点:

术语翻译的正确率较高。 计算机术语“添加用户”的对应英语术语是 “add user”,而“单击”对应“click”。这两个术语在谷歌翻译中被正确翻译,而在Systran翻译中利用规则翻译成为 “user increase” 和 “one-shot”两个非计算机专业的词汇。由于谷歌翻译对术语翻译的高准确性,初涉翻译者可以省去查阅术语的时间,信心也会大增。

缺点:

作为机器翻译,谷歌翻译也具有机器翻译的一些缺陷,如对某些词的词性的确认不准确。上例中的“完成用户添加”中的添加为名词,但是被谷歌翻译成为动词“to add”。为了使得文章流畅且易于阅读,译者需要修改译文,例如将不定式改成现在分词,调整语序,将长句分为短句。如果由于汉语以及英语的修饰语位置不同,文化的差异等原因造成以目标语为母语的读者无法读懂译文,译者就必须删掉机器翻译的译文,将其重新翻译。

教材编写中可以以案例来解说如何修改机器翻译之译文。应该取原文段落,根据上下文情境修改机器译文。应该归纳修改的步骤,使学生学习过不同案例后,能够掌握修改的技巧。分析机器翻译错误之前,应该先研究机器翻译之译文错误有哪些类型(即哪些错误类型)。由于现行研究机器翻译之译文错误,常常依照研究者所遇的情况而一一分析,常常将“个案”误判为”类型”。由于无法掌握目前分析的类型是否属于常出现的类型,造成所分析结果并不是机器翻译的译文修饰之关键模式,就如以往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者常由下往上分析所遇到的各种个案之语言错误,无法得知目前所分析的错误是否是学生常犯的错误典型,造成常常误将少出现的错误视为常出现的错误典型。

编者在分析译文错误类型之前,可先大量收集机器翻译的译文而建立语料库。首先得出常出现的机器翻译译文错误类型,进而分析,以便所研究结果能帮助实际翻译运作。机器翻译即使修改多次,除非修改机器翻译的模式,仍要修改,导致修改知识无法累积。建议将分析结果提升为修改的模式,以便能改善机器翻译的内部修改模式之机制。再者建议机器翻译能让译者自行做一些修改,以便避免译者一直修改机器翻译重复出现的错误。因此目前机器翻译改善空间很大。

4 翻译记忆系统应用于翻译课程的优点

目前国内常用两大翻译记忆系统(翻译资料库)的电脑辅助翻译软件:Trados产品, 雅信。根据LISA的统计,其中Trados占71%的市场([3]林茂松/陈苹其2006,91),所以本文章专注于Trados的研究。

翻译记忆(TM)技术原理是这样的:用户利用已有的原文和译文,建立起一个或多个翻译记忆库(Translation Memory),在翻译过程中,系统将自动搜索翻译记忆库中相同或相似的翻译资源(如句子、段落),给出参考译文,使用户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只需专注于新内容的翻译。翻译记忆库同时在后台不断学习和自动储存新的译文,变得越来越"聪明",效率越来越高。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原理,可以进行案例讲解。选用的案例中包含的文章应有几个重复的句子或者几个相似的句子。例如关于“东莞圣心糕点博物馆”这个案例中的10篇文章(《双面饼模的故事》, 《五子登科饼模》,《状元及第饼模》等),几乎每篇文章都有“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这个句子。这10篇文章简短,每篇约500字,易于讲解翻译技巧和方法,又能在电脑上演示TRADOS的应用,让学生熟悉软件的操作。

5 结论

有些翻译公司已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要求会使用Trados。在目前大学传统翻译课程,大都注重手工翻译,而很少对学生进行翻译软件方面的辅导,所以建议在翻译课程中训练学生使用翻译软件,而使学生更有就业竞争力。

要高效率地做好翻译,译者需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良好的汉语基本功,以及宽广的知识面。但是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新事物快速涌现,好的翻译必须向“即学即用”的方向发展。为了将来能够应付翻译顾客的催稿,学生很有必要熟练应用电脑辅助翻译提高效率。笔者认为初涉翻译者更应将基于统计的翻译软件与翻译记忆系统结合,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史宗玲 《TRADOS应用在外语教学及翻译研究之多元功能》,《TRADOS产学应用论文集:翻译记忆、知识管理及外语翻译教学》。台中:畹禾有限公司,2004

[2] 尹俊谷歌工程师面对面第1期――打通谷歌翻译七经八脉www.省略2010

翻译文章范文 篇5

摘 要: 对郭著章等人编著的《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四修订版)从使用者角度进行宏观与微观的使用评析。宏观角度包括翻译学习网站、中西翻译史与理论、实用文本翻译等收录情况;微观角度涉及译例的功能、部分译文的准确性等,旨在通过对该书的评析,给翻译教材编写者一些启示,把使用者角度纳入编写指导原则。

关键词: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使用评析 翻译教材编写

一、引言

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郭著章[1]等人编著的《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从1988年问世以来,至2013年7月已出现第四修订版,走过了二十多年,足见其生命力之强,也反映出编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比较其四个版本的序可知,初版曾作为“电台英汉翻译广播讲座材料”,面向对象主要为“社会上广大自学翻译者”,由此可见其初衷的基础性。历经四个版本的修订,该书的使用群体也在不断扩大,现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及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系列教材。在此背景下,笔者拟结合教学实践,对该书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进行使用评析。

二、使用评析

(一)宏观角度使用评析

1.翻译学习网站收录与否

与三版相比,第四版中第一章“翻译概述”的第一节下关于翻译网站介绍的内容已经不再收录;搜索引擎工具也从搜狐改为百度;书中提到的利用工具能搜索到的相关翻译页面的数量从500个更新为1000多万个。这些修订既反映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翻译学习与网络的关系巨变,又反映了编者的与时俱进。网站具有不稳定性,随时可能变化,不利于书籍及时修改,故不予收录,以保持书籍的学术权威性。如三版中提到的中国翻译网的原网址现已成为游戏网站,新网址为。原中国翻译家联盟的网址。com已不存在,新网址为。但收录网站的好处也是很大的,有利于自学使用者跳出书本局限,获得最新翻译资讯,开阔视野。互联网时代,翻译已与计算机网络无法分割。而且,书中上述网址虽变,但只要使用者利用网络,输入其名称作为关键词搜索,就可找到其官网,所以一味地放弃翻译网站介绍在信息网络时代并非良策。一个可行的做法是:将访问相关翻译网站作为后附练习题的一部分设置,给出翻译网站的名称,如此既可体现其重要性,又不至于放在正文中削弱了教材的稳定性与权威性。

2.中西翻译史与理论收录与否

三版的第一章第二节下关于中国翻译史及理论的介绍在四版中改为以章的形式出现,且新增了西方翻译史及理论的详细介绍,两章名称分别为:第十二章,中西译史和译论基本知识;第十三章,西方翻译理论概述。该书还特邀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的刘军平教授负责撰写第十三章,可见四版对中西方翻译历史与理论的重视,有利于读者对中西翻译发展全过程与脉络的整体把握。谢天振[2]等认为,若无翻译史、翻译理论等的学习和训练,那么学生的翻译知识肯定不完整。不要以为翻译史就是流水账似的梳理历史上的翻译事件、翻译人物和翻译观点,翻译史能告诉学生的远不止这些。首先,了解翻译史可以让学生清楚翻译的发生、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趋势。其次,翻译史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的翻译理念是如何产生、演变、发展的。最后,了解翻译史可以让学生把握当前国内外的翻译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发展阶段。关于翻译理论,叶子南[3]认为,一个译者如果不是中外两种语言基础扎实,且对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本质有非常深入的体会(无论这种体会是理论的或经验的),那么,他学习一些翻译理论知识,正确运用这些知识,就能帮助翻译实践。所以,从使用者角度讲,本书中西方翻译历史与理论的详细收录意义重大。

3.实用文本翻译收录与否

该书书名中包含“实用”二字,四版的选修篇中的确包含体现实用文本特点的“科技翻译”一章,这在面向英语专业的同类教材中比较少有。传统教材多集中于“文学翻译”,而难觅“非文学翻译(实用翻译)”的踪迹,或是篇幅有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市场对单一英语人才的需求远不如复合型人才大,况且,文学翻译已非主流,如今市面上90%的翻译多为应用翻译。因此,该教材用一章的篇幅详细介绍科技翻译,是其开始容纳应用翻译的体现,顺应了第四次翻译高潮的到来。但考虑到目前郭版教材已升级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系列教材,使用主体为文科类的英语专业学生,编者若能将“科技翻译”替换为“商务翻译”,意义则会更大,对学生将来就业更有帮助。

此外,郭版教材还可加大应用翻译的篇幅,介绍多个应用类文体翻译,如旅游翻译、新闻翻译、学术翻译、法律翻译等,真正体现其“实用性”。 周兆祥[4]在《翻译与人生》序言中提出:“今天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类教材应体现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翻译的新任务和新特点,继续及时反映译学研究、文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最新发展趋势,同时更多地关注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等领域的实务,加强针对性,提高实用性,外译中与中译外并重。”

的来说,郭版教材宏观方面瑕不掩瑜,颇多创新,力求使读者最大收益。

(二)微观角度使用评析

1.译例功能

庄智象[5]指出:目前部分翻译教材不够系统科学,理论与实践部分匹配不当,或者将相关理论进行罗列,或者将例证进行堆砌,有的译文和体例不够规范。本书译例呈现与功能方面,部分章节多以罗列翻译材料(译例)为主,重在列举翻译现象,这样虽可扩大读者知识面,但无法体现认知原则,缺乏用户友好性。对于翻译初学者而言,知其然虽重要,但他们更关注其所以然,想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却往往在该书中“求而不得”、“困惑难解”,加上书中选取的译例多数有一定难度,以致对翻译“心生畏惧”、“望而却步”。

这一硬伤在四版第五章关于“翻译技巧”的介绍中体现最集中。以第五章第五节词序调整法为例,教材在该部分只提及“翻译时(应)对次序做必要调整或必不可少的改变”,没有在该节开头解释导致词序必须调整的深层原因,如英汉语言习惯、修辞风格、思维模式等的具体差异,让读者知其所以然,反而是花大量篇幅阐述“词序调整”与“倒装”两个概念的区别,还举出了倒装的不同例子佐证,不免有些偏离主题。另外,在按照短语和句子两类介绍翻译时,也是仅仅简单罗列一堆译例而无半句对种种翻译现象的解释,读者在教材中只看到原文和译文,而对最想了解的译者根据什么进行语言转换,如何一步步转换,即“翻译过程”这个黑匣子的阐述完全无从知晓,就无法让读者有所收获,更不利于广大翻译自学者的学习,提高翻译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译例的功能自然就无法实现。编者在这一节中列出的译例数量:短语翻译译例19个,句子翻译译例18个,再加上后面的新句子译例10个,该节译例数量达47个之多,但关于翻译思路的介绍却无从寻觅。

2.译文准确性

该书有的译例翻译欠妥,翻译腔明显,甚至理解失误,无法起到教材应有的教范作用,如第五章第四节“词类转移法”下的译例38:

书中原文:“Your Australian guests are immensely impressed by the Splendor and warmth of our reception at the airport along with the boulevard and in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书中译文:“你们的澳大利亚客人对于你们在机场、在街道、在现在的人民大会堂所给予我们盛大的、热情的接待,非常感谢。”

分析:(1)译例原文的“Splendor”一词首字母大写,估计是编者粗心所致;(2)原文“be impressed by the ... of our reception”传达的是“我们接待他人”之意,但在译文中却变成“他人对我们的接待”,对原文句子结构的误解导致曲解了原意;(3)译文过多地使用“的”,使得汉语不够地道,不符合汉语习惯。若编者能提供译例出处,读者便可借助句子来源的背景理解和翻译,甚至发现书中原句的错误。

综上所述,教材微观编写方面,笔者建议,首先,应将认知原则贯穿全书,与其简单地在数量上罗列堆砌译例,不如在质量上精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译例,辅以翻译过程的详细揭示及英汉差异的介绍,应该更能帮助读者学好翻译,培养自学能力。其次,在译例及其译文的选择上,编者对自编译文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从可靠、权威公认的渠道挑选译例及译文。对于那些译文不恰当的例句,则坚决予以弃用,以免误导读者。

三、Y语

郭著章等人编著的《英汉互译实用教程》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编写原则,历经二十多年,在国内翻译教材纷纷问世中依然独占鳌头,受到广大使用者好评,归功于其不断修订,不断吸收新鲜的内容,选材广泛,“具有较好的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在宏观编排和微观内容呈现方面均有特色,体现出编者独到的眼光。但从使用者角度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四版翻译学习网站未收录,各类实用文本翻译缺乏,章节处理不够严谨,简单罗列堆砌译例,少数译例译文欠妥等。希望通过对本书的评析,给翻译教材的编写者一些启示,把使用者角度纳入编写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1]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四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谢天振等。简明中西翻译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3]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46-147.

翻译文章范文 篇6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文章 篇7

关键词:文体分析;分析模式;翻译比较

中图分类号:I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305-02

一、引言

尤金·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译语从语义到文体都能最贴切原文,用最自然的话语再现原语信息。[1](P12)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检验翻译交际的成败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语义分析,还要重视文体特征是否传达。所以,针对不同的文体特征有不同的翻译形式,本文选取了我国翻译家张培基以及朱纯深对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匆匆》的翻译文本,从词汇,句法以及修辞之类文体角度展开分析,判断原作的风格是否在译作中得以体现,以及以何种手段体现,运用这种比较可以较为科学和系统的进行翻译分析和批评,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二、文体分析翻译的尝试

本文选取了《匆匆》译文及我国翻译家张培基和朱纯深的译文与原文对比,根据上述文体分析表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尝试从文体角度分析二者的翻译。

(一)词汇层面

1、译文的抽象名词比较

张译文:days、moment、quota、time、world、trace、thought、transition、revolution、reverie、presence、heart

朱译文:days、time、shift、rush、moment、revolution、silence、haste、world、escape、hesitating、nakedness、trip

与原文相比较,译文明显在抽象名词上多于原文,分析译文所多出原文的名词,可以看出这些词语有三个来源:其一,部分词汇是作者为了行文需要,在表达相同意思时往往使用不同的词汇,如朱译文中的rush和haste等;另外,由于汉语文章中“无主语”句式的特点,往往在译为英语时,为了明确直观的表达意思,需要译者为之补充主语,如朱译文中的shift,张译文中的transition等。

2、译文的形容词比较

张译文:transient、green、present、gone、swift、slanting、squirish、small、fixed、lost、new、fleeting、teeming、bygone、gentle、thin、rising、gossamer-like、naked、stark

朱译文:empty、soundless、traceless、swift、slanting、small、withholding、agile、whole、new、bustling、bygone、light、naked、same、stark、fair

上述数据说明,原文的13个形容词在两篇译文都有对应词,属性特征均表现出来了。相比而言,张译文有几处他词类转译为形容词类,比如原文中“青”指的是杨柳树叶变青,为动词,其译文中转译为动词+形容词形式,turn green因此动词“青”形容词化。可以反映出作者的翻译风格。

3、译文的动词比较

张译文:go、come、wither、turn、blossom、flower、tell、return、stolen、hide、run、know、wear、count、find、entitle、slip、fall、drip、leave、ooze、tickle、keep、get up、cast、edge away、caught、flow、wash、vanish、hane、pass、reach、brush、open、meet、have、buried、flash、live、do、waver、wander、disperse、vaporate、leave behind、twinkle、take、make、pass

朱译文:gone、die、blossom、fall、bloom、tell、leave、return、stolen、hide、made、stay、know、give、feel、get、take、find、slid、disappear、drip、start、well、come、keep、mark、have、tread、caught、flow、wash、wear、eat、pass、reflect、reach、hold、stride、glide、open、meet、bury、heave、begin、flash、fly、hesitate、rush、disperse、evaporate

原文的43个动词在译文中均有对应,对汉率为100%,但两译文的动词数目均比原文稍微多些,不难发现,译文中都有做助动词作用的do表强调等,所以为适应文章表达某种效果,译文往往增加助动词等方式,合乎英文文体,也由此造成动词多于原文的现象。

总体上来说,两译文使用动词数目相同,但是具体到一些动词上,二者的选词却有所不同,比如:

原文: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张译: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朱译: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to spend.

此处二者都用了被动形式,对于核心词“给”,张译entitle表达对生命的敬畏,而朱使用的是give这一范指词汇,正与汉语中的给相对应,在此处未尝不可。

总体来说,在词汇层面上,译文有保留原文的属性词特征,但也为了适应目标语文体需求适当调整和精确了部分用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