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找到的新闻传播学就业前景及方向(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媒体传播不仅包含了媒介形态、传播手段和运营模式,更包含了全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理念。在全媒体语境下,受众期望参与信息互动,甚至参与传播环节,成为信息者,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使得传统电视新闻主播“一言堂”的单向传播模式不再适用于全媒体的传播语境。因此,全媒体语境下,传统播音主持行业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冲击,电视新闻主播也面临着更多挑战。
1 全媒?w语境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创作特征
20世纪50年代,随着中国电视技术的出现,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及新媒体技术的层出不穷,以演播室口播新闻、解说新闻和记者连线报道为主要形态的传统新闻播报形式俨然过时,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创作内容、创作对象、创作环境和传播方式等都已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对于新时代的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来说,具有以下特征:
(一)交互式场域的主流引导性
在社会学范畴中,“场域”理论是指人的行动受所在场域中他人行为及诸多因素影响,而这里的场域特指在新闻节目播出过程中,由主持人、嘉宾、多媒体信息等多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具有交互性的新闻演播室环境。全媒体演播室的启用,为交互式演播场域的营造提供了条件,电视新闻主播则是这个交互式场域中的把关人和引导者,负责引导主流观点的传播,并帮助受众辨别信息。在全媒体演播室中,新闻主播可以通过大屏画面解读上面的文字、画面、数据,对新闻进行深度加工,与大屏之间形成双向互动;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外来讯号的接入,对不同类型的背景信息和互动信息进行展示。通过多媒体技术平台以及新闻主播的串联,新闻资讯得以在演播室各显示设备、主持人、观众之间进行互动,拓宽了观众的参与面,增强了新闻节目的交互性,也实现了演播室资源的全媒体共享。
(二)虚拟演播环境的综合操控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演播设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虚拟场景应用正悄然改变着新闻传播方式。近年来,虚拟演播室越来越频繁地运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它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带来了“大数据+虚拟”的概念,也给新闻主播提供了新的认知体验和认识视角。比如在《e眼看两会》中,根据新闻内容,后台计算机会将不同的场景、文字、人或物,以三维效果立体呈现在新闻主播周围,有时主持人手轻轻一挥,一列高铁动车出现在了屏幕上;有时主持人抬手轻轻一点,前方记者的采访现场又进入画面中;有时主持人一招手,虚拟人物"小明”又会走进画面中,与观众进行互动。虚拟演播室制作减少了实景拍摄的周折,同时,这些非线性的新闻呈现形式使得新闻信息变得立体、直观、有趣、有效,丰富的场景变化和视域空间也带给受众新的互动感、时空感和纵深感。
(三)现场直播报道的即时编排性
早期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演播室直播连线通常采用记者事先采集好的新闻编辑稿件,经过审核,播音员按照预先稿件内容来播出,传递给观众的方式,这种现场直播方式让稿件编辑极具滞后性。随着全传媒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日趋便捷,传播速度提高,电视直播的时效性和信息量也随之增强,开启了从“现场直播”到“现场直播报道”的转变。在现场直播报道中,主持人根据实况转播进程,在演播室与嘉宾进行互动点评、组织串联,适时引入前方记者连线报道,插播专题片介绍相关背景,并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解读与反馈。尤其是在针对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中,直播连线由单点报道向多点联动报道发展,这就更加需要主持人实时把控节目进程,分配各方话语份额,具备即时编排意识。
2 全媒体语境中电视新闻主播如何应对挑战
2012年11月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全媒体交互式演播室正式启用;2013年5月,湖南卫视的全媒体交互式新闻演播室正式启用; 另外,东方卫视、南京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广西卫视、厦门电视台等也先后启用了新闻演播室全媒体交互功能。
全媒体演播室的大量启用,改变了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多种技术手段的融合,新闻主播的播报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作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桥梁的新闻主播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提升职业素养。
(一)体态语态的丰富呈现
在综合性、多角度、多景区的全媒体演播室里,一档新闻节目就可以使用多个景区,空间的扩大和多方机位变化,使得主持人无需再固定位置与姿态,可以根据内容和交流需要在各景区之间变换位置与姿态,这就对主持人的体态语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般来说,全媒体演播室分为坐播区、讲解区、立播区、互动区和访谈区,多个区域的出现,使得新闻主持人需要实行坐播、立播、站播和走动播报等方式。主持人需要对视觉效果有充分具体的想象,在时间配合上准确到位,在空间呈现上自然流畅,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形成自己的语言逻辑。相较于传统新闻播音定点播报的方式,虚拟演播的有声语言和体态语态更为复杂多变,数据、动画、技术和主持人的站位、走位、语言需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二)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全媒体时代,媒体发展呈现融合趋势,电视、报纸、网络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各媒体之间的独立性大大削弱,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需完善理论基础,提升新闻播报流畅度,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此外,在全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主持人还需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思维,通过网络时刻关注最新的新闻动态,关注对一个事件的不同方面的报道与解读,养成敏锐的新闻“嗅觉”,同时,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客户端,搭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平台。例如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主播林泉开设的个人新闻公众号“泉心泉议”,获取受众的新闻兴趣点,并且定期选取一些新闻事件一些新闻评论,有严肃有娱乐,起到了很好的互动传播效果。
(三)人文关怀的亲切表达
[关键词]媒介融合 地方院校 新闻传播教育 地方优势
[作者简介]姚建惠(1984- ),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吴海涛(1965- ),男,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传播学;张文婷(1985- ),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分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河北 衡水 05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水平提升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0327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12-02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技术也在进一步地革新,这不仅推进了媒介发展的步伐,还加强了媒介间界限的进一步模糊,网络、内容、终端的融合,促发了新闻传播的新形态,这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主体地位的地方院校,为地方培养输送人才,有助于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地方院校在新媒介形式下,更要认清形势,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媒介环境的变化,深化改革,提升新闻传播教育水平。
一、加宽培养路径,更新专业方向
地方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特点,所以应该实时了解地方的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培养也要实时进行改革。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地方院校在新闻传播学的人才培养方面,应根据实际的市场变化和需求,加宽培养的路径,在专业方向上进行更新,结合媒介的发展,设置更能与行业、市场接轨的专业方向,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同时,还应该以短小的课程或独立的项目的方式,补充专业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设置与媒介融合相关的课程,甚至以媒介融合为背景,设置相关的专业方向,让学生能够精专于这方面的知识。然而地方院校也不能仅是就媒介环境进行闭门造车,而应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传媒行业及社会的互动,打造开放式的平台,进行传媒方面的教育。
但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空间毕竟有限,更新专业方向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改进。首先,强化新闻传播课程教学内容和实操业务流程之间的逻辑关联,整合部分课程,尤其是相似相仿的课程尽可能地合并,比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广告策划、广告创意都可以进行适当的合并,同时相关的课程还可以进行重组。其次,适当删减不适于本科教育的研究性强、层次过高的课程,去除课程设置与本科教育的冲突。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媒介应用类的课程,尽量减少媒介研究等课程的比例。再次,结合媒介融合的现状,开设一些媒体融合、新媒体发展和技术应用等业务课程,加强与行业的对接。最后,从本地的企事业单位、传媒单位中汲取意见、搜集资料,了解地方的媒介技术应用和发展情况,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让企业走进学校,让学生走进企业。总之,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方面,地方院校要清楚认识媒介发展的现状,及时转变观念,胆大心细地改革,从自身已有的教育模式出发,结合地方资源展开全方位的改革。
二、结合区域资源,形成自身办学特色
在新媒介形式下,地方院校欲提升教育水平,首先要形成自身的个性特色,这不仅需要在学科方面有精准的定位,还要避免简单复制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教育模式,一味追求大、全的教学方式。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社会与行业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有了变化,尤其是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变强,这便要求地方院校充分分析市场需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改变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从而培养出有差异竞争力的人才。
地方院校应及时发掘和搜集本地区的现有及潜在资源,尤其是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创新力的企事业单位、传媒单位,一方面寻求合作教育的方式,培养订单式的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发现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本校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前,地方院校应该根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以体现自身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的目标,进行精准定位,而不是照搬其他学校的教育模式。在充分分析自身发展形势之后,地方院校需要做适当的调研,发掘当地可以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根据开设专业的情况,进行分类分级;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和运行情况,发掘合作的方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既满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应予以就业推荐。地方院校可以订单的方式,根据地方相关单位提出的明确的规格需求,培养定向的人才。比如与各类媒体、广告公司等相关企业进行沟通,确定他们紧缺的人才类型,在现有培养方案允许的基础上,调整培养的重点,以小班、精优班为单位,培养专门人才。此类人才不仅能适应当地的企业,还能在同类城市中相似企业进行就业。同时,邀请当地经验丰富的传媒行业从业人员走进学校和课堂,将市场的变化、需求以及从业技能及时地带给学生。地方院校与传媒单位合作,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还应从实践中总结分析工作经验,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突出地域性的差异,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就业率高,较之其他同等院校的学生也更有竞争力,院校的培养模式也将进入良性循环,从而促成自身的更好发展。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地方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此类人才应在理论知识体系完善的基础上,还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尤其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还需要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向着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强,多方向、宽口径的方向发展。而媒介融合的推进,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转化到教学中,各院校则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加强,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创新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很多地方院校都面临着财政、师资、生源以及设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局限了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设备方面的欠缺,使得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的开展遇到很多阻碍。这便要求地方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的创新,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校内的实验实训课程更应该进行革新。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首先促发了观念的变化,所以在进行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时,不仅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还要先传输给学生在新闻、传播、媒体方面的全新理念,让学生对自己学、做的事情有全新的认识,再注重应用技能的训练,才能培养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创新。在以往的实验实训教学中,也已经在使用项目式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做专练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项目式教学应该更多地结合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传播的变化展开,采用模拟式与实操式相结合的方式,渐进式地推进,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到创造,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训练。在实验实训的内容方面,还应根据地方院校的地域特色,适当结合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模拟演练及深度创造。比如,可以根据当地媒体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其设计并制作相关的产品,并进行相关的数据调研和可行性调查,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2.充分发挥实习、见习基地的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一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毕业生很少能迅速地接手业务工作,并做出良好的成绩,这不仅仅是学校培养的责任,还需要与社会沟通互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习、见习基地的开发,不仅能补充在校内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行业一线工作的深入了解。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媒介环境的快速转型期,媒介环境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实习、见习基地的建设和应用,一方面能解决地方院校由于经济等原因而面临的硬件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中体验学习,有助于日后就业的顺利进行。地方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习、见习基地,定期定量地向实习、见习基地输送学生。初期以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技术、理解行业的经营理念为主,下一阶段则应由学校牵头,以专业资深的教师带队,配合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项目的合作,将实习、见习转化为行业生产力,真正地为企事业单位做出产品,体现成效,这样才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
四、提升教研转化力,服务地方经济
新闻传播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还要求教师以及学校都具有前卫的实践意识。作为教学单位,高校要做好教学和科研,更要重视教研的转化。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实现科研转化,服务地方经济,更能体现其本身的应用型特征。在教研转化的实践中,地方院校可以结合研究所的方式展开。首先,研究所的建立能够促进学科及专业科研队伍的完善,形成科研梯队,从而有助于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研究;其次,研究所形成科研效益之后,不仅能够服务于地方企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学校的品牌推广,让地方企事业单位对学校有更多的了解;最后,研究所可以切实承担政府、企事业单位、传媒行业相关的新闻传播方面的科研项目和应用型研究课题,以研从用,以用养研,从而充分地结合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做到产学研的良性发展。在具体项目建设上,可以根据本地的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展开品牌传播、宣传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根据地方的传媒、广告行业的具体运作需求,打造适合本地企业发展的具体方案等。地方院校的研究所不仅能够搭建起学校、企业和传媒的桥梁,还能为本地经济的品牌化发展做出贡献。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地方院校更需要充分运用其自身的地方优势和机遇,紧抓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从应用型本科教育出发,形成更具合理性和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培养出更多适应时展,具有更强专业思维、技能和实践力的专门型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操慧。从“大教育观”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走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
[2]单波,陆阳。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J].新闻记者,2010(3).
[3]高山冰。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4]贾菁。论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J].中国报业,2012(3).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媒行业也走向另一个新的方向———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对立碰撞转向融合依存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反映着社会发展深层次的趋势和必然性,对整个社会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探索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就必须交流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增强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找到电视新闻的新起点。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走向
众所周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其实是互联网的革命。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手机客户端的日益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依赖报纸、电视、广播来获取新闻,而是直接从网络上得到。这对电视新闻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那么如何在媒介融合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找到电视新闻传播的更好的发展走向是每个电视新闻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理解媒介融合
从起源上来说,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我们这里所说的媒介融合,仅限于传媒行业,除了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外,手机和互联网的新闻也在不断实现着媒介融合。是指依托新型的通讯技术,把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融合到一起,让信息尽量多元化,内容更加充实化,真实性更加得以确认,以实现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平台的融合,市场的融合和机构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资源的最优整合,不仅从全局出发看新闻,让新闻更加生动立体,给受众带来非凡的体验和极大的便利,更促进了传媒行业的变革和进步。
二、媒介融合给电视新闻带来的发展契机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迎来许多挑战,但也带来了很多新机遇,为电视新闻的走向指明了道路。
(一)实现了新闻信源的无限
在网络大面积普及和极度发达的今天,新闻信息流通的速度明显加快,而通过媒介融合可以将海量的新闻信息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优选,大大的丰富和改变了传统新闻的信源来源方式,也提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电视新闻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的优势,消除对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的特殊依赖,改变新闻传播的现有格局,实现新闻信息的无限传播,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的要求,以达到促进自身的转型的目的。
(二)改变了新闻采编的模式
传统的电视新闻信息采编,信息来源单一,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采集和编辑工作,而且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既影响电视新闻的质量,又流失了收视观众,往往很难起到引导舆论以及传播中心走向的作用。但是在煤机融合的帮助下,电视新闻制作可以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共享,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非常效率的实现采编和制作,节约了时间也节省了电视台的人力物力,对电视新闻的实况转播有极大的益处。
(三)丰富了新闻观点的多样
在这样一个“自媒体”时代,想要掌握独家新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网络上,手机里都是铺天盖地的各色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的看点必须要从新闻播报转移到新闻评论上来,有特色的的新闻评论才能吸引观众的收看和长期的关注。对新闻评论来说,媒介融合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新闻评论中观点的角度越不同越新颖,就越可以避开同质化竞争,越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三、电视新闻传播如何应对媒介融合的大背景
新的时代环境,推动着电视新闻传播不断改变自身,以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而电视新闻传播也要积极依托媒介融合的的优势,积极融入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充分利用媒介融合带来的资源,推动电视新闻传播走向更好的发展。下面介绍电视新闻传播如何把握时机融入媒介融合的大背景:
(一)强化信息整合
在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新闻信息,电视新闻如何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利用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强化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对电视新闻传播来说是一个关键点,同时也是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往往发生一件新闻,网络媒体总是最先发出消息,而电视媒体没办法同其他媒体在抢新闻的环节做竞争,电视新闻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做出新闻片来。
(二)增加多媒体技术
电视新闻作为传统的新闻媒体,在这样一个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固有的传播方式已经无法让有新需求的观众满意,因而必须通过创新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巩固电视新闻影响力的重要举措。电视是集声音和画面为一体的电子媒介,重视的画面感,所以电视新闻的观众对画面要求很高,而固有的电视新闻模式在画面上想要突破很难。
(三)电视新闻走向故事化和栏目化
电视新闻故事化就是指运用电视语言,以故事化的手法来做新闻报道。不仅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要去关注过程,深究原因,尤其要注重展现过程进行中的情节的发展与细节的捕捉。而电视新闻栏目化是指说要把电视台开设的电视新闻栏目做成“品牌”和“门面”,形成独有的特色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故事化和栏目化,是新闻发展到今天必然的一个走向和趋势,但是也要注意对新闻故事化的把握,毕竟新闻不是故事会。
【参考文献】
[1]唐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经营管理者,2013,20.
[2]杨丽平。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传播与版权,2014,12.
[3]张君研。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5,17.
[4]黄定宙。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中国传媒科技,2014,06.
关键词:传媒;VR;新闻;融合
VR,中文名为“虚拟现实技术”,即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有效结合。这种技术可以让使用者进入一个非常奇妙的虚拟世界,但又觉得很真实、很立体,能够三维成像。这种技术基于具有“沉浸性”和“交互性”系统的计算机,它的基本要素是“遥在”。VR可以把“远处的”的场景“移动”到“眼前”,而且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干预场景。正是基于VR的这些特性,国内外诸多学者都把VR当作是“超媒体”技术的核心支撑来研究。它具有不可估量的传播“超能力”。因而,当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的Nonny de la Pena在她2010年发表的论文上首次提出“沉浸式新闻(ImmersiveJournalism)”(VR+新闻的源头)这一概念时,VR+新闻成为了新闻报道的一种新方式。它赋予了传统新闻更为有趣的“沉浸感”虚拟互动模式,这一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新闻在距离和空间上的局限,让受众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新闻。
一、VR+新闻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2013年,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内特报业集团旗下的《得梅因纪事报》打造了首个解释性新闻项目“Harvest of Change”,这被认为是首次在新闻报道中运用了VR技术,标志着VR技术开始在美国新闻界真正兴起。2015年,《纽约时报》推出了“NYT VR”虚拟现实APP,并为《纽约时报》的订阅用户免费提供了100多万个由谷歌开发的“Cardboard”纸盒眼罩,这一项目被认为是VR+新闻的正式起步。
在国内,VR+新闻大致起步于2015年,人民日报制作了“9.3”大阅兵VR全景视频,新华社制作了《带你“亲临”深圳滑坡救援现场》的VR+新闻。在2016年,比较有代表性的VR+新闻应用,如央视网运用了可实时拼接10个高清全景摄像头的4K全景摄像机,全景直播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央视新闻频道在2016年9月15日直播了天宫二号发射特别节目《筑梦天宫》,在介绍神舟十一号的时候,演播室让虚拟的神舟飞船从屏幕里“飞”了出来;在介绍飞行器的内部构造时,主持人更是“穿越”到它的内部,让观众对飞行器的构造有了更直观、更生动、更具体的认知。
二、VR技术给新闻报道带来的改变
(一)新闻报道形式的改变
在新媒体发展起来以前,新闻的报道方式基本都是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语言符号。而VR新闻不再局限于对新闻的简单陈述,而是营造出360度全景。这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用户沉浸于一个“仿真”的新闻场景中,也为真实、全面、客观地表达新闻提供了更多可能。举例来说,前文提到的新华社制作的VR+新闻作品——《带你“亲临”深圳滑坡救援现场》就借助比文字和图片更有震撼力和冲击力的方式——VR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报道,几乎现场重现了整个灾难发生前后以及救援的真实场景,也更容易被受众所铭记。
(二)新闻传受关系的改变
VR+新闻表述方式的改变使得VR+新闻的用户不再是“局外人”,而是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在传统新闻中,用户获取信息多是间接、被动的。然而,VR+新闻打破了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以用户为第一视角,增加了用户的选择性,提升了用户体验。举例来说,在纽约时报的VR+新闻作品《流离失所》中,用户能够直视新闻故事中的人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并跟随他们的脚步探索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理环境。
(三)新闻制作方式的改变
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态,VR+新闻的普及为新闻生产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新闻工作者所需的采写、编辑、摄录等方面的能力外,他们还要学习、掌握VR+新闻的拍摄、制作流程。对传媒业来说,具备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将和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一同受到行业的青睐和重视。
三、VR+新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真实性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VR的一个特性是“交互”,是可以人工干预的。这个特性对于新闻报道可能产生新的挑战:新闻的真实性经受挑战。众所周知,新闻的核心就是真实,新闻的生命就是真实,要原原本本地将事件客观地报道出来。可是,VR技术却创造了一个虚拟与现实合成的世界,虽然也有影像,但它却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原始环境。这个世界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但这个环境会被怀疑,也许新闻环境本身就是“被创造”出来的场景。我们看到的VR+新闻到底是真的吗?这可能会是日后的一个重点议题。
(二)成本高
VR新闻制作成本高,要在一定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完成。所需经费大,且生产过程长,目前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制作。有些VR视频花费几周时间就可拍摄完成,但有的则需耗费几个月,制作周期相当长。
(三)选题有限
目前画面感强及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报道中,更适用于VR技术;而在一般情况下,如在动态新闻或非常抽象化的经济报道中,并不适用于此技术。因此,目前可供报道的VR新闻的题材非常有限,其只适用于相关解释性、新闻纪实、娱乐、体育赛事或现场复制难的新闻事件报道中。
四、VR和新闻如何更好地融合
(一)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
独具特色的内容是媒体的源头活水。没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再先进的VR也只会是亮丽的外包装。每一种新闻媒介都要有与之匹配的呈现风格,报纸以文字为主,视频以图像为主,发展到微博、微信则要求短小精干、图文并茂。VR也是如此,要结合VR的传播特性和形态,对内容进行加工,让其与这一新平台相匹配,让受众欢迎,才能让自身掌握新闻传播战场上的主动权。
(二)尝试跨界相融
当前,各行各业都提倡“跨界组合”,演员跨界歌坛、歌手跨界小品、小品跨界电影,各种娱乐形式的组合充分展现着一位演员的综合实力。媒介传播也在跨界组合,以主席在人民日报“两微一端”上发表问候语音来说,以“总书记给你来电话”的方式吸引读者,而且,内容还可以在各类新媒体上同步传播,比如各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互联网跨界运营平台等,读者还可以自行分享。如果没有这些媒介平台的“互助”相融,仅作为纸媒的人民日报不可能创造这样的传播奇迹。因此,VR技术在与新闻的融合过程中,也应尝试各种媒介载体的跨界相融,将会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