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现状范文(最新9篇)

《老龄化社会现状范文(最新9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中国老人与欧美老人的文化差异】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 1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摘 要】本研究目的是调查子女孝心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特别是通过分析双方对孝顺的不同理解及感受,得出子女孝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的方法是使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及孝道量表对某医院老年病科80 名老年人及其成年子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62 名老年人和65 名成年人心理健康均值分别是(198.37±21.53)和(516.92±92.20)。尽孝感受和孝行实践的相关性非常显著(r=0.65,P<0.01);老年人对子女孝行的满意程度与其心理健康显著相关(r=0.34,P<0.01);成年人的孝道观念和孝行实践的相关性显著(r=0.71,P<0.01)。最终得出本研究的结论是子女尽孝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

关键词 心理学试验;健康状态;子女孝心;代际关系;老年人心理健康

精神赡养是从传统孝道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既有对传统孝道的继承,也有对传统孝道的发展,在对老年人的精神敬重方面,精神赡养和传统孝道保持了内在的统一性。然而大多数子女关注的是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忽略了对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作为子女,由于工作忙、生活压力大等原因无暇顾及父母的精神需求,两代人对于孝顺的观念和行为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从子女孝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入手,研究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某医院老年病科80 名老年患者和80 名成年子女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老年组62 份, 成年组65 份; 其中老年组男性38 名, 女性24 名, 年龄范围60 ~ 80 岁, 平均年龄(70.2±6.9) 岁;成年组男性40 名,女性25 名,年龄范围30 ~ 55 岁。平均年龄(40.7±6.5) 岁。

1.2 方法

采用中国心理健康量表( 老年版) 评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采用孝道观念量表,子女尽孝感受量表及孝行实践量表调查受试者的孝道观念程度,老年人对子女孝行的满意程度及成年子女对父母实践孝行的程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 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对量表的平均得分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62 名老年人心理健康平均分是(198.374-21.53), 其中女性(200.504-17.85); 男性(196.94 4-23.81), 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人心理健康五个维度中适应分值最高,认知分值最低。

2.2 心理健康、孝道观念、尽孝感受及孝行实践的相关性

(1)老年组老年人对子女孝行的满意程度与其心理健康显著相关(r=0.36,P<0.01),老年人的孝道观念与其孝行实践显著相关(r=0.34,P<0.01),尽孝感受和孝行实践显著相关(r=0.65,P<0.01);孝道观念与心理健康、孝行实践与心理健康、孝道观念与尽孝感受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2)成年组成年子女组心理健康、孝道观念、尽孝感受、孝行实践之间都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孝道观念和孝行实践、尽孝感受与孝行实践均显著相关( 分别r=0.71、r=0.67,P<0.01)

2.3 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孝道观念、尽孝感受、孝行实践之间的职业差异

干部、工人、农民三种不同的职业在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孝道观念、尽孝感受、孝行实践上得分存在较大差异。人际维度得分显示,老年干部和老年工人显著高于老年农民(F=5.10,P<0.05),老年干部和工人之间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情绪维度得分显示,老年干部的分值最高,其次是老年工人,再者是老年农民(F=6.46,P<0.01),老年工人与农民的差异不显著,而老年干部与工人、农民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孝道观念得分显示,农民的孝道观念最高,其次是工人,再次为干部(F=3.04.P=0.06)。

2.4 子女在孝道观念、尽孝感受及孝行实践的性别差异

在成年组尽孝感受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79.46±9.08)VS.(74.33-´r 9.55),( £=2.12,P=0.04), 而在孝道观念[ 女(60.04±8.32)VS.男(61.33±7.62),t= 一0.63,P=0.53] 和孝行实跋( 女(88.00±8.900)VS.男(84.55 士10.70),t=1.33,P II.0.19) 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在孝道观念、与子女关系及与父母关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5 子女与父母在孝道观念、尽孝感受及孝行实践的差异

成年人的孝道观念比老年人更高( 扭3.90,P<0.01);而在尽孝感受和孝行实践上与老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1)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适应能力较好,而认知效能较差。

(2)心理健康、孝道观念、尽孝感受及孝行实践的相关性。

(3)不同职业在心理健康、孝道观念上的差异在人际交往方面,老年干部和工人明显好于农民。

(4)尽孝感受的性别差异老年组在尽孝感受上没有明显性别差异,而成年组显示的女性尽孝感受明显高于男性 。

参考文献

[1] 李瑞芬, 童春林。 中国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6(12):156-157.

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范文 2

关键词:混同均衡;文化习俗;内生冲击;理性选择

中图分类号:F2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4-0095-006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口是否充分就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产和发展,由于充分就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非常关注就业问题并对求职者就业选择行为做了相关研究。在前期相关理论研究过程中,Burdett(1978)通过求职者能够自由寻找满意工作条件假设拓展了工作搜寻模型,得出求职者在短期内可以实现职业转换的局部均衡,这一结论为解释劳动力自愿流动提供了依据;Jovanovic(1984)、Mortensen(1985)对影响求职者的其他因素,如劳动保障、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等,并利用效用函数进行多因素研究,多哈门(Thomas J. Dohmen.2005)通过实证模型研究了住房占有率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二者具有正相关的结论。[1-3]我国学者对就业选择行为的研究成果颇丰,如雷蕾(2004)、曾传亮和郑斌(2006)分别讨论了企业结构、经济传导机制、人口政策、住房供给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蔡P(2007)、周勤和吴利华(2008)、朱轶和熊思敏(2009)分别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发育、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4-6];马莉莉(2011),岳昌君(2012)、马双等人(2012)、刘宗明和李春琦(2013)分别阐述劳动力市场分割、最低工资、劳动交易成本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7-10];李树和陈刚(2015)、谢义忠和卢海陵(2016)分别研究了幸福就业效应、就业能力、求职行为等因素对求职者的影响。[11-12]上述学者均对影响求职者就业选择行为的因素做了深入研究,通过梳理,可以发现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未被考虑――不同区域的文化风俗习惯对求职者就业选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假如求职者选择与自己成长风俗习惯有很大差异的区域去工作,前期往往需要很长时间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而适应当地风俗习惯需要成本,但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关于这个成本对求职者选择行为的影响,一直都未被重视。本文将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究我国区域文化习俗差异对求职者理性选择的影响。

一、理论模型分析

(一) 文化习俗差异较大区域的选择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由于过去长期受到交通限制,区域之间交流不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区域之间文化习俗差异较大。为了能够进行更加科学的研究并且便于收集数据,文中选择笔者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昆明、合肥两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昆明和合肥两个区域相距遥远,过去受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两个区域之间很难进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交流,导致目前两地在文化、饮食习惯、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文中选择合肥、昆明(分别用A,B表示)两个文化习俗差别较大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假定两区域之间存在较大文化习俗差别且求职者有一个与此相应的适应性成本等约束条件下,选择合肥、昆明两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Thomas J. Dohmen相关理论知识推导出混同均衡方程。通过对混同均衡中的适应性成本分析发现适应性成本是客观存在的,是比较研究不同区域工资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变量。为了进一步研究适应性成本是否对求职者理性选择产生影响,文中采取合肥、昆明两区域的数据,以就业率和适应性成本为变量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最终发现:只要规模性区域之间存在比较大的文化习俗的差别,就业者在异地就业就会a生适应性成本,由于适应性成本的存在,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就不可能存在一个统一的、一致的均衡工资,但会出现混同均衡,混同均衡为研究文化习俗差异是否影响求职者选择就业区域提供了依据。利用混同均衡条件研究发现适应性成本和就业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适应性成本对就业产生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习俗差异会对求职者的理性选择产生影响。最后进一步通过EMC理论分析发现随着适应性成本逐渐减小,区域文化习俗差别产生的适应性成本对就业影响逐步趋于不明显,区域之间的差别能够在长期内总体逐步趋于均衡,摩擦失业率会降低。总之,协整分析以及EMC理论分析结果为下文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14]

(二)政策建议

1.加强国家文化建设

我国区域辽阔,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封建思想、生活习俗、资源禀赋、基础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这些较大的文化差异会影响求职者选择求职区域,最终影响到区域之间人才的自由流动。如果能够坚持传统与创新原则,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建设,促进东、中、西部区域之间人口流动、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等,最终会使区域文化习俗差异减小到不会产生适应性成本的程度,国家就不会因区域文化明显差异而产生摩擦性失业。因此,加强国家文化建设,缩小文化差距,对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15-16]

2.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区域之间不论是高等院校的数量还是办学规模,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都处于劣势地位。如果大多数学生集中在某几个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接受高等教育,那么毕业生经过长期学习生活,很可能会因为适应了就读区域的文化风俗,毕业后选择留在本地就业;而对于那些同样需求大量高校毕业生的欠发达区域和小城市来说,由于受文化习俗、工资等差异的影响,这些区域很难吸引到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的毕业生前来就业,从而就会产生明显的摩擦性失业。因此,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高等教育区域交流,将会对毕业生理性求职选择产生深远影响。[17-18]

3.加大中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我国由于受到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致使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区域之间交通不畅,中、西部交通长期落后最终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习俗差异,随之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适应性成本差异也很大。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和交通建设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特别是高铁技术的提高,使得我国有实力有技术大力发展中、西部基础交通。因此,国家应该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用交通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从而缩小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习俗差异。[19] 4.加大中西部就业创业补贴

由于区域之间文化习俗、工资福利等方面差异的影响,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高校毕业生一般不会选择工资福利较低并和自己生活学习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习俗差别比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就业。在这种情况下,东部发达地区及中心城市就业压力很大,而中西部地区却很难招到所需人才,结果导致摩擦性失业产生。为了减少失业率,促进社会充分就业,促使中西部地区能够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中西部地区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力度,使毕业生在异地就业产生的适应性成本得到充分补偿,完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使毕业生能够尽快在本地落地、成长、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减弱区域文化差异对求职者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而且对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和当地经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20]

参考文献:

[1]Thomas J. Dohmen. Housing, Mobility and Unemployment[J]. 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 ,2005, 35(3):305C325.

[2]Gerard J, Van den Berg, Geert Ridder. An Empirical Equilibrium Search Model of the Labor Market[J].Econometrica ,1998, 66 (5):1183C1121.

[3]Lars Ljungqvist , Thomas J. Sargent. Recursive Macroeconomic Theory[M].The MIT Press,2004,Chapter 5:19.

[4]蔡P.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7):4-14.

[5]周勤,吴利华。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就业差异[J].世界经济,2008,31(1):78-89.

[6]朱轶,熊思敏。技术进步、产业结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5):107-119.

[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8]岳昌君,杨中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4):35-44.

[9]魏下海,余玲铮。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发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78-90.

[10]宁光杰。自选择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地区收入差异――兼论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J].经济研究,2012,(s2):42-54.

[11]喻名峰,陈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2):79-86.

[12]马双,张拢朱喜。最低工资对中国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2,(5):132-146.

[13]刘万霞。职业教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基于对全国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3,(5):64-75.

[14]刘宗明,李春琦。劳动交易成本、选择性路径依赖与劳动就业动态[J].管理世界,2013,(2):18-31.

[15]柴天姿。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是外力推动还是内力驱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24-129.

[16]赵利,潘志远,王东霞。城镇劳动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5):117-126.

[17]韩雪,张广胜。预期就业风险、就业动机与进城务工人口就业选择行为研究[J].人口经济,2014,(6):79-90.

[18]李树,陈刚。幸福的就业效应――对幸福感、就业和隐性再就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15,(3):62-74.

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范文 3

关键词:文化习俗;建筑艺术设计;联系;影响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为了增加建筑工程的艺术文化气息和内涵,建筑设计人员开始联系文化习俗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我国的文化习俗是我国五千年来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活动,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国家民族气息。在建筑工程中加入文化习俗这一元素,不仅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艺术气息,还可增加城市中具有艺术特性的建筑,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及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习俗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

1、艺术来源于生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不仅仅是遮风避雨,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所以传统的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无论是外观还是形式上的设计,都要能直接反映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习俗。将传统保留下来的文化习俗运用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中,不仅是人们对文化习俗的传承,也是文化习俗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表现。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国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习俗也是人们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得来的,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对人们切实生活的直观反映。

2、文化习俗可以为建筑艺术带来可观的经济来源

将文化习俗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中,每项不同的建筑工程就有其不同的艺术内涵,它是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同时也是人们精神文明的享受。将不同的文化习俗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具有不同的地域色彩和文化习俗,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欣赏水平。在精神需求大于物质需求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建筑本身蕴含的文化习俗有很大的兴趣,所以将文化习俗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会促使人们对于该建筑的投资购买。这样不仅提升了我国建筑的文化内涵,还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可观的经济来源,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文化习俗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建筑艺术设计会受到文化习俗差异的影响

由于各地文化习俗的不同,对各地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的建筑艺术都有着天壤之别,最为明显的就是东方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差异。从古代建筑来讲,由于西方思想比较开放,体现在建筑上就是比较大胆张扬的风格,具有很明显的个性特征,没有一丝一毫的思想束缚,使人看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东方建筑恰好相反,中国古代的建筑依据的文化思想大部分来源于儒家,自古崇尚中庸的思想理念,因此东方建筑大多是中规中矩,建筑艺术单调,没有过多的个性体现。从建筑材料方面分析,西方国家善于用砖石等材料,例如埃及金字塔、欧洲传统的教堂等;但中国古代的建筑主要以木头为主,这点主要体现在中国的故宫等建筑。可见,文化习俗的差异会导致建筑艺术设计明显的差异。从建筑格局方面分析,西方国家的建筑空间格局大多是向高空发展,建筑风格恢弘大气,十分壮观;中国古代建筑格局都类似于北京四合院式的封闭格局,例如北京明清宫殿、典型的四合院。

2、文化习俗差异导致建筑艺术上容易产生歧义

由于发展的时期和地域文化的不同,每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建筑艺术上难免会有一些分歧,这些分歧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利益观的不同,每个建筑设计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建筑设计思想,对于建筑自身的利益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建筑艺术的不同源于利益观的不同;第二个原因是对建筑艺术的理解程度不同,审美也不同,所以在看待建筑物的观点也有所不同。这两个原因导致文化习俗的差异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渐渐接受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建筑艺术审美,并开始文化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建筑艺术设计也逐渐开始吸取各种文化习俗,取长补短,使我国的建筑艺术更上一层楼。

3、文化的逐渐融合使建筑艺术内容更丰富

众所周知我国文化习俗有许多种形式,为了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升华,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地将不同的文化习俗融合起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各个民族的文化进行融合和筛选,然后将其加入建筑艺术设计中,从而不仅能够体现我国各种各样的文化习俗,还促进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建筑设计师还可以参考国外的文化习俗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如借鉴西方国家建筑文化的恢弘大气和创新性,并将其融入到我们国家的建筑特色里,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促使我国的建筑更具有文化底蕴和内涵。

三、结束语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来越高,将文化习俗巧妙地融入到建筑艺术设计中,使我国的建筑艺术更加具有艺术特征。文化习俗不仅能够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艺术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行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来源。虽然文化习俗的差异会导致建筑艺术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这样更能突出我国建筑艺术的特色,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建筑艺术的差异,只要我们取长补短,将文化习俗融合后再体现到建筑艺术中去,将会体现出我国多元化的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孙英明。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188.

[2]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5:151-152.

[3]周驰。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建筑遗产,2013,02:22-23.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 4

1 中西方孝文化的区别

1.1中国的孝文化

“孝”是中国伦理学的基本范围之一。“孝”作为古代宗法社会的产物,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也不断地演变其内涵和外延,从家庭伦理走向国家伦理,从个人道德走向社会规范,最终形成了以养亲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孝道。从古至今,中国的孝文化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据可靠文献证明,“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至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至《孝经》,“孝”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被全面政治化了。

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它在儒家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孝为仁之本”和“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而在《孝经》中孝居于道德规范的最高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还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义,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也就是说,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民固有的自然的行为。

中国的孝文化具有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意义。在家庭中孝不光要有“敬”,即尊敬父母的一份心,而且要有具体的行为规定,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父母的话要顺从,包括婚姻大事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具有绝对的权威。同时,中国的孝文化的“以孝治天下”、家国同构的政治运行机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代亲服罪、存留养亲的宗法等级制的法律观及其教育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1.2西方的孝文化

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这三大源头后来融会起来并以基督教的形式构成了西方文化体系。因此,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必须研究《圣经》。《圣经》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很多西方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亦源于此。据《圣经》记载,基督徒所信奉的耶和华上帝给人类社会颁布了十条必须谨守遵行的戒命,其中的第五条就要求“当孝敬父母”。基督教教义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

西方人也敬爱自己的父母,并设有专门的“母亲节”和“父亲节”。并且有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老年人有退休金、福利院、养老院,老人可以安度晚年。全社会有一种尊重老人的社会风气,老人乘车,过马路都能得到照顾。子女虽然不能与父母住在一块,但每年圣诞节、父母的生日子女都要看望父母。子女结婚虽然不听父母之命,但希望在教堂中得到父母的祝福。又由于西方尊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子女心目中父母就是最有贡献的人,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因此必须孝敬父母。

作为现实的反映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孝道”的内容。莎士比亚著名悲剧《李尔王》,就谴责了李尔王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口是心非,甜言蜜语取得了父亲的赏赐后,又虐待父亲,歌颂了三女儿考狄娅对父亲的孝顺。狄更斯的名著《双城记》,写了女儿的孝道、爱心,使神经失常的父亲恢复了常态。同时西方也有不少的文学作品,对子女不孝进行了谴责。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谴责了资产阶级裸的金钱关系,两个女儿只顾刮父亲的钱财,当父亲一贫如洗死在公寓时,她们不去看看父亲,也不为老人送葬,巴尔扎克谴责了这两个无情无义的女儿。法国20世纪中期表现主义作家加缪的《局外人》,写小职员莫尔索得知母亲死在养老院,他去奔丧时见到母亲遗体无动于衷,对母亲死亡没有一点悲伤,甚至对养老院里的老人流泪感到奇怪,完全像个局外人,作家谴责莫尔索的人性被扭曲。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西方的孝文化。

1.3中西孝文化的区别

中西方都有自己的孝文化,但是两者又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别。比如中国的孝讲“无违”,无论是无违于父母的志意,还是无违于事生、事死、事祭之礼,这些西方似乎都是没有的。西方亲子之间是讲平等的,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而且鼓励孩子要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要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说到礼,西方的礼倒是多体现在公众交往领域,而在亲子之间强调的是亲与爱而非敬与顺。在一个把自由看作基本价值的民族文化里,不可能要求子女绝对地压抑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去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意志和压迫。

中西孝文化在赡养父母方面存在的差异,主要由养老模式不同所致。传统的养老模式极大丰富了中国的孝文化。在中国,几千年来,赡养的义务主要由子女完成。直到现在,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养老的形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在中国,比西方更为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认为赡养的义务如同自然界中的“反哺”,对于子女而言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孝是儿女的义务,正如父母对于子女也具有养育义务一样,比如谚语“我养你牙长,你养我牙落”“爹养儿小,儿养爹老”。古籍中也提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养亲就是孝养父母,这是孝的最基本的含义。孔子曾在在《礼记》中说:“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儿女应真诚地体贴父母,冬天使他们温暖,夏天使他们凉快,要早晚看望,悉心赡养。讲孝道,首先要养亲,不养亲,肯定就是不孝的。然而,在英美国家,子女并没有突出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其父母年迈后,赡养的义务主要靠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完成。例如,美国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由于英美国家的老人在年轻时通过个人蓄和投资收益等为自己的养老做了准备,尤其是英美自上个世纪 30 年代以来实施的社会福利制度使养老问题更加社会化,赡养的义务如同“接力棒”,由子女或父母本人将自己转交给社会。因此,英美社会所关注的并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会养老。对于父母来说,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就是他们莫大的精神安慰。因此中国的孝文化包含赡养的义务,而西方孝文化中基本上不包含赡养的义务。

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父母在子女身上的付出也是最大的。而在英语国家,子女一旦已经成年,都必须努力自食其力,不需父母过多的付出。子女成年后要独立在外闯荡,或上学,或工作,他们租房或买房,不愿意与父母同住,其父母也丝毫没有将子女留在身边尽孝的念头。中国人一般都与父母住得比较近,即使到外地工作,一旦条件允许,便倾向于把父母接到身边,以尽孝心。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怕儿子远行在外,老人无人照顾。而西方没有这样的传统,他们为了事业不会考虑父母。而且由于商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传统差异,西方并不像中国人这样有故土情结,他们习惯于不停地变换居住地。西方文化中,儿女对父母有着人类共有的亲情,但在家庭观念上的理解不同。在西方社会,父母在,儿女非但没有“不远游”的义务,相反,“远游”倒会受到鼓励。儿女成人,往往独立组建家庭,不再与父母同往,几代同堂现象较为罕见。而在财产继承方面,在中国毫无疑问是由子女继承的,这不需要任何书面的证明,子女 而西方人则通过遗嘱决定财产的归属,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财产给任何人或机构。

2 中西方孝文化差异的原因

首先,不同的文化基础导致了集体本位和个体本位的差别。因为中国的生存环境比较适合农业生产,所以中国是重农文化。农业的生产需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家庭就是分工、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载体,自然而然家庭成员就形成了以集体主义为重的群体本位的观念。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个人价值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和他人,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担有责任,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关心和相互爱护。几千年来对亲子关系的关注,也就造就了中国丰富的孝文化。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让他们远离了农业生产,很早就从事对合作要求不高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而且经常地迁徙和流动,很难以形成一种固定的人际交往的环境,在这样一种“陌生人”的社会里,很少会考虑到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有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个体本位由此产生。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在家庭关系中也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

其次,代际整合与代际断裂的差异。在代际关系上,中国孝道要维护家族的延续、发展与团结稳定,多世同堂,必然强调代际整合,强调尊祖敬宗、顺从父母、团结一心的孝道观念。而西方主要是“核心家庭”,代际关系简单,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且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这样必然导致代际断裂。

最后,老年至上和少年至上的差别。在中国老人对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们对子孙具有无上的权力;是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支柱和支配者;他们代表着本民族的经验、智慧与文化, 是社会的尊者。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孝敬长辈。而西方文化以�

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范文 5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 6

【关键词】忠孝观;中日文化差异;日语教学

一、中日的“忠孝观”

在儒家的道德伦理规范中,“忠”和“孝”是极为重要的道德准则。首先,中国是家族社会,非常注重家族主义,因此极其重视“孝”。而且,这种孝道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寻求的是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其乐融融。当然,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伦理价值体系中,“仁”是核心,比如君主需要施行仁政,君主要做一个仁君等等。但是当其作为一种不分君主臣民的普遍道德准则时,则是以“孝”为基础展开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也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从这些都可以看出,“仁”的核心基础是“孝”,如果不孝,则不仁。而“忠”也是要依靠“孝”才能实现。孔子又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也就是说君子必须先施行孝道,才能效忠于君主,先孝后忠。由此可见,若是碰到忠孝两难全的时候,按照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必先“孝”再“忠”,从未见过“杀父以全忠”的先例。因此,“忠”归根结底只是居于“仁”,“孝”之下的相对的道德规范,而且,“忠”是有条件的。在《论语》中,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主张君臣之间应以礼相待,“礼”是“忠”的前提,只有当臣下感受到君王的“礼”之后,“忠”才会作为对其的回报而出现,是一种表达君臣双方感情的方式。

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在公元5世纪儒教传入日本之后,将中国儒家非常重视的“忠孝”观念结合本国国情与实际,发展成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忠孝观”。“孝”并非是日本原发的概念,而是由中国舶来的道德规范。并且,“孝”具有其独特的特征。比如,日本的“孝”不光光指家庭中儿女对父母的孝道,还包括抚育后代子女,在公司中照顾下级等等。“孝”的对象也一般是只限于记忆中的祖先或者现存者。由此可见,日本的“孝道”并非仅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从日本的“养子制度”也可窥见一斑。造成中日两国“孝道”有如此不同之处的理论依据是,日本的“孝”的核心是“恩”,并非“仁”。照顾抚育后代是报答祖先“恩情”的一种方式。“孝”的前提是“恩”,而“忠”的前提也是“恩”。可以说,日本整个社会是一个以“恩”为基础的社会。“忠”最早出现在圣德太子的《宪法十七条》:“君则天之,臣则地之”,“君言臣承,上行下靡”将“忠”定义为无条件的对君主的单方面服从。而到了武士统治的时代,则更加强化了“忠”的概念,这在武士道里体现的最为明显,在江户时代,武士道又与中国的儒学思想相结合,发展成为倡导“尽忠死难”的武士精神,把“尽忠孝,讲仁义”作为武士修养的内容,将“得主尽忠”,“忠于主君”,“报恩,克己,面对死亡不动摇”等作为武士的道德规范。这些无不体现了“忠”的思想在日本被推到了极致。因此,当“忠”与“孝”相冲突的时候,日本人则会取“忠”舍“孝”,“忠”大于“孝”。

二、中日“忠孝观”的异同

中国儒家的“忠孝观”传入日本之后,经过时代的变迁,虽然保留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底蕴,比如,“孝”都强调对父母的顺从,而“忠”也都强调“忠君”,即对君主要“忠诚”、“忠心”,但是这些看似相仿的文化概念中,却有着本质的文化差异,“忠孝观”在日本经过吸收、改造,已经变成日本化的“忠孝观”。

(1)在“孝”的观念里,中国的对象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亲人,而日本尽孝的对象则不限于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还可以是一般性的社会组织,可以是老师、上司等。其次,中国的“孝”的核心是“仁”,“仁”是中国所有伦理价值体系的核心,但是在日本,“仁”并未像中国一样受推崇,由于日本的伦理思想受佛教的影响巨大,所以“孝”也带有佛教色彩,含有“恩”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说,日本的“孝”是以报“恩”为核心,“恩”则成为主导整个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核心。

(2)“孝”是日本从中国的舶来之物,“忠”则是原本就植根于日本原始思想体系中,只不过吸取了一部分中国的思想,把中国的“忠”的概念给异化了。①中国的“忠君”指的是所处的某个朝代,概念比较抽象。这是由于中国更换朝代频繁,那臣民需要尽忠的只能是当时的朝代,而非某一君主。日本则更为具体,下级是忠诚于自己直接的主君,这在武士时代体现的最为明显。②“忠君”在中国是有条件的,是一种感情回馈,就如孔子所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君”的条件是“礼”。且如若君主有错,便会给以指正。在日本则不然,君主不论对错,下级都必须对其“忠诚”,这是强制性的,这也是由日本极为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所决定的。③中国的“忠”的前提是“仁”,一切都以“仁”为行为准则,而“忠”在日本和“孝”一样,是以“恩”为前提的道德规范,这就使得臣下和主君有着一种契约关系,臣下对主君的“忠”是为了报答主君对自己的“恩”。

综上,中国由于注重家庭之间的亲子关系,是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所以“孝”总是重于“忠”,中国的“忠孝观”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伦理道德规范;日本的“忠孝观”是基于其氏神信仰、主恩从报等因素,而使得“忠”高于“孝”,它是一种由外向内不断制约的伦理道德规范。

三、对日语教学的启示

目前,我国的日语教学大都重视传统的听、说、读、写、译的基础技能训练,忽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的课堂渗透,造成学生只会机械性的使用日语,无法真正进行跨文化交际,无法真正和日本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如同中日之间“忠孝观”这种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不进行系统地了解,在国际的大舞台上和日本人交流势必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和阻碍。因此,在注重传统的语法听力等训练中,需适当地开设文化类、历史类的课程,探索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把学生培�

参考文献:

[1]刘琪。关于中日“忠孝”观的比较研究[J].林区教学,2012(10).

[2]王蕊。浅析日本人的“忠孝观”[J].北方文学,2015(10).

[3]毕艳红。中日文化差异的社会根源探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9(1).

[4]高媛媛。中日文化差异对大学日语教学的影响[J].高教学刊,2015(16).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 7

1面对同一个问题的反应

1.1中国人的反应中国男人被问到这个问题,会觉得很棘手。一边是十月怀胎,含辛茹苦生养自己的母亲,一边又是倾心付之,共度一生的妻子。男人进退两难,犹豫不决。但是一定要他回答的话,他会犹豫地、吞吞吐吐地选择救母亲。因为有这样一个观念在心里深深地扎了根:妻子可以再找,而母亲只有一个。虽然他知道这个原因一旦说出,将触发一场“战争”,但这个想法确确实实地存在于男人的每一个细胞。

1.2西方人的反应西方男人被问到同一个问题,与中国男人相反,他们会沉默一段时间,经过深思熟虑,很认真地回答:先救妻子。当被问及原因的时候,他说:“我的妻子是我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如果是我的母亲做选择,她也一定会叫我先救我妻子的。而且,我的母亲年纪已大,可我的妻子尚年轻。所以,我选择先救妻子。”

2造成中西方男人不同反应的原因

2.1历史原因(女性地位)中国女性的家庭地位相比于封建社会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妇女的家庭地位仍然受到限制。在结婚之前,女性择偶要受到家庭的干涉。婚后,丈夫又是一家之主,基本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男人承担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妇女则是在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甚至在性方面,根据2006年的网络调查结果,近九成的中国男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处女情结;根据2011年网络调查显示,八成网友支持守贞。(董秀静,2014:53)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保持着保守的观,特别是对女性。西方女性在结婚前,在择偶方面有较高的自。他们主张自由恋爱,考虑到两个人的感情才结婚,而不是完全受家庭的影响。� 在她们看来,中国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残忍的做法。而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她们也会勇敢地反抗,重新追求自己的幸福。婚后,夫妻的家庭地位平等,共同承担家务,妻子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妻子不是为了丈夫而活的。在性问题上,西方人一向比较开放,对女性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据1991年美国人口统计中心的资料,男性初次的平均年龄是15.7岁,女性初次的平均年龄是16.2岁;到了18岁,86%的男性和62%的女性不再是童男处女。(董秀静,2014:5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比较开放,尤其是西方女性有了更多的婚姻自。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明显比中国女性高了许多。

2.2社会文化

2.2.1孝文化“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的内涵是“亲亲”,就是善待父母。孝是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性,子辈对父辈的敬爱侍奉。孝的本质是爱,是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就是对血缘关系的维系。中国有句话:“百行孝为先”。可见中国人是十分重视孝文化的。孝文化在中国如此盛行,并世代相传是有一定的条件的。(1)孝观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试想,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人群中,食物来源少,不稳定,人们根本不可能有剩余产品,更没有能力提供给老人。相反,杀老可以减少对食物的消耗。所以在当时,人们在观念上是容许杀老,弃老的。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老人的重要性得以提高。老人总结出一些宝贵经验,从而获得人们的崇敬,于是社会上敬老、尊老的孝观念出现了。(2)血缘宗法制是孝产生的社会基础。在宗法制下,政权与族权、政治身份与血缘身 这集政治、伦理、宗教与一身的“孝”观念得以发展。(3)中国式的个体家庭是孝产生的首要条件。中国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家长在产品分配中占居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家长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必然是指导和被指导、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年来中国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百善孝当先,行孝当及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德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总之,孝文化已经或多或少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了。就也就不难解释为何面对同一个问题,中国男人的回答是先救母亲了,而且还抱有这样的观念:“媳妇儿可以再找,母亲只有一个。”

而西方却没有那么重视孝文化。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二是以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化。这三大源头后来融合起来并以基督教的形式构成了西方文化体系。因此,要探索西方的孝文化必须要研究《圣经》。其中第五条就要求“当孝敬父母”。可是,西方除了《圣经》之外,几乎再没有文献对“孝”进行阐述。西方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地区,由于多山而且不适宜农业生产等条件的限制,人们很早就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并且经常流动和迁徙。重商的西方文化使得人们更重视个人利益,并不像我们中国人那样重视集体利益。所以西方人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花大量的精力,西方的家庭相当不稳定。在这样的家庭模式中,孝文化是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的。而且西方重视的是社会养老,而不是家庭养老。西方的社会养老机制比中国的健全得多。笔者注意到中国关于孝的典故和出处非常之多。《论语》中多处谈到“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甚至还有专门讲孝的《孝经》。《孝经》是儒家关于孝道的专论,其思想全面完备,把孝的地位与作用推到极致,成为儒家极其重要的经典,它是对孔、曾、孟孝道思想的全面继承发展,标志着儒家孝道理论创造的完成。而在西方却没有什么关于孝的典故与出处。甚至在班杰明•富兰克林著名的《班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的13条美德是:节制、少言、有序、决心、节俭、勤勉、诚实、公正、平和、清洁、镇定、节欲、谦逊。唯独没有“孝”。所以西方人没有“母亲一定比妻子重要”的观念。他们面对“妻子与母亲同时落水”问题,有了更加自由的回答。

2.2.2家庭本位和个人本位中国人是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要求个人以家庭利益为重,无条件服从家庭,是家庭本位。而西方人坚持独立、自由、民主的西方伦理则重视以“个人本位”为中心,更重视个人利益、个人意志,主张家庭服从个人。造成这两种不同的本位论的原因是:一、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受环境的限制,我们是以集体劳动为主,以家庭公社的形式延续至今。每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无法独立,必须依赖家庭。而西方的文明发源于爱琴海,交通发达,很早就有了商业、手工业,使得个人在生存上对家庭的依赖远远低于中国人。二、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家族制度根深蒂固。中国有“国之本在家”及“积家而成国”之说。研究中国民族性者说:中国与西方有一根本不同点,西� (梁漱溟,2005:15)三、从文化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消解了“个人本位”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就把“仁”作为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构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体系的伦理道德思想。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强调了单向的绝对服从关系,有助于加强家长权威的绝对化。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直至今日,孝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西方在其一系列文化运动方面都加强了“个人本位”的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的个性自由,要求个性解放,为西方的个人本位创造了条件。而18世纪的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倡导自由平等。20世纪,在西方思想领域中,存在主义哲学独占鳌头,把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发展到了极致。(赵明,2012:15)

2.3价值观念(独立性)中国人的独立性远远小于西方人。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有的学生光学习好,自理能力差的离谱,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需要父母的帮助。而在西方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西方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他们的独立性。记得一个特别鲜明的对比,当孩子跌倒了,中国的父母会连忙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会埋怨绊倒孩子的东西。“打”那个绊孩子的东西。而西方的父母或者有西方教育思想的父母不仅不会去埋怨绊倒孩子的东西,而且更不会急忙去扶起孩子。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家庭整体的,孩子对父母,对家庭的依赖也特别大。而西方人是以个人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所以西方人非常重视独立性。我们众所周知的“美国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这里也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独立性。他们不像中国人,凭借着“我爸是李刚”等的父辈、祖辈的帮助,就可以“成功”。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所以对于大多数没有背景的我们,更愿意在西方的环境中奋斗以取得真正意义的成功!

2.4思维差异中国人具有论理型思维,而西方人具有认知型思维。中国人从小就被灌输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这种道德伦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国古人安于个人的道德生活,而忽视了对科学的探索。“仁义礼智信”、“修齐治平”这样的重人伦、重人文而轻科学的思维方式至今不衰。也正是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导致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而西方人重视自然科学,对天文、数学等极感兴趣,逐渐形成了认知型思维。

3造成的影响

3.1中国(婆媳关系不好,丈夫打骂妻子)针对“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的问题,中国男人的答案通常是先救母亲。这是由于本文之前分析的原因,包括:(1)中国女性的地位很低,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所以男人通常不会太考虑到妻子。(2)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的孝文化已根深蒂固。“体之发肤受之父母”,男人以生养自己的母亲为大。(3)中国人是家庭本位型的。对男人而言,他更加依赖于自己的父母,更加看重父母这方的大家族。(4)中国人缺乏独立性,永远都是“父母”的乖孩子,永远长不大。当然是母亲为大。(5)中国男人骨子里没有爱妻子的意识。(6)中国人是伦理型的,在伦理的氛围中长大,深受伦理道德的影响。重伦理,少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正因为有上述因素,使得夫妻双方地位不平等,进而导致夫妻关系不够好,甚至丈夫打骂妻子的情况。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导致婆媳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极其恶劣,让丈夫在中间为难。

3.2西方(婆媳关系融洽,夫妻关系和谐)针对“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的问题,西方男人的答案通常是先救妻子。这是由于本文之前分析的原因,包括:(1)西方女性的地位比中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要高一些,丈夫会多考虑一下妻子的感受。(2)西方有孝文化,但是远远没有中国的那样根深蒂固,也就是说,孝往往不 (3)西方人是个人本位型。对于男人而言,他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感受和倾向。他们选择的是自己所选。(4)西方人的独立意识非常强。他们追求独立和自由,敢于为自己而选择。(5)西方男人受圣经的影响,就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妻子。(6)西方人是认知型的,他们面对问题会理性地思考而做出判断。

4结语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 8

【关键词】家庭价值观 差异 原因

一、引言

家庭价值观可以说是个人对家庭事务所抱有的一种观点、态度或信仰,也是一个评价家庭意义与目的及理想家庭的标准,并影响着个人经营家庭生活与家庭相关事务的决定。因此,凡是与家人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亲属关系及其他家庭或婚姻事务相关的观点、态度及信仰,都属于家庭价值观。

二、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一)聚合性和离合性差异

中国家庭价值观趋于聚合性,注重集体主义;美国家庭价值观趋于离散性,注重个人主义。

中国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个人的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所有社会组织皆以家族为中心,人与人的关系也由家族关系扩大而成。儒家所创造的“亲亲”原则和由此产生的“孝”的家庭价值观念把维系家族血缘和群体感情的孝悌观念确定为最具普遍性的伦理模式和最高的价值观。

美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个人主义价值观,追逐崇尚个人的价值,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在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下,美国家庭价值观强调的是家庭成员的个人利益,在保证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对个人实行一定的约束,防止对其他人侵犯,即个人的权力、义务。正是因为这种价值观建立在个人自由的基础上,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得不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之上。

(二)“孝”伦理差异

中国家庭的孝可归纳为养亲和祭亲、生育后代三部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家庭伦理文化的典型特色。在殷墟的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孝”字。中国家庭中的孝可以包括子辈对所有长辈的尊敬,但主要是指孩子对其父母的爱和尊敬。这是因为在传统社会,“父子是家庭中的纵向关系,是传统社会中保持家族延续、发展的重要纽带”。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儒家思想更是把“孝”提到伦理道德的高度。儒家对“孝”的论述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养亲”和“祭亲”两个方面。“养亲”就是对在世父母的孝,“祭亲”是对祖先的孝。现代社会摈弃了祭祀祖先及传宗接代中的封建含义,但是对先辈的祭祀、孩子的养育仍然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民间传统中仍然保留着在固定的节日对祖先进行祭祀,如清明节。

美国社会虽没有与中国社会相对应的“孝”概念,但“孝”的观念也是存在的。“美国文化是欧洲文化的亚文化”。③同时,由于基督清教对美国影响深远,因此,基督新教体现的“孝”观念对美国家庭具有重要意义。基督教认为父母是除了上主之外对孩子付出最多的,因此孩子应该感谢和尊敬父母。但基督教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平等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应该与父母对孩子的爱相对应,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双向义务。在现代美国人的观念里,子女是否在经济上帮助父母并不会同“孝”与“不孝”联系在一起。而且经济赡养在美国也并不被老人接受,相反地,老

(三)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的原因

1.文化因素

中国人民深受儒家观念的影响,在不同层次的社会单位中, “家”是一切社会单位的基础, 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环,家以外或以上的群体, 如“ 族” 、“ 国” 、“ 天下”都是“ 家”的扩大, “家” 是“ 国” 的支柱, “家” 、“ 国”一体。故家事与国事不可分离这种十分“ 中国化”的家庭观, 使中国人特别重视对家庭的建设, 重视家庭关系的调整和稳定, 重视对家庭利益的维护。推重家庭的观念, 使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较为发达, 并且把家庭伦理贯彻落实于家庭教育之中,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 家风” 、“ 家规” 等家庭伦理思想。

美国文化注重个人发展,鼓励人格独立。个人主义是美国人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出生于1803 年的被称之为美国“文明之父”的哲学家、文学家埃默森从超验主义的角度构建个人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个性和自立自强。 埃默森的个人主义奠定了美国个人文化观的基石,影响了美国文化思想的发展进程。美国传统文化中对待父母和中国人对父母尽孝的观念有很大差异,美国的核心家庭只包括丈夫、妻子、子女,这缘于宗教传统之故。在《圣经》故事里,上帝最初造人之时仅有亚当和夏娃;洪水泛滥之际,诺亚方舟里也没有提到带领父母一同逃难。美国人受基督教影响颇深,他

2.历史因素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到北美大陆的移民们所关心的是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北美新大陆的荒野中,他们饱尝了分离的痛苦和孤独寂寞,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与家人团聚。但是,这种无法实现的渺茫的希望久而久之让他们习惯了与家人分离。因此他们对传统家庭的那种亲情已经淡漠很多,新的家庭观念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思想对中国家庭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封建社会中,个体生活的基本组织家庭存在的同时,还有凌驾于家庭之上的、由同姓同宗的多个家庭集合而成的家庭,由父系单亲世系的血缘关系为构成家庭的组织原则。家族的存在意味着家庭和家庭之间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存在着某种横向联系。当今的社会中,有些地方封建族权的影响依然存在。

三、结语

家庭是社会的载体,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语言,其影响和作用十分广泛。中美家庭价值观确实存在着很多差异,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美文化的交流融合,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认识也在发生细微的变化,但是根本的观念仍然未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周义,徐志红。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 9

[关键词]中国故事;《嘿,老头》;传统;现代

中国故事讲述的内涵是指在新的时代情势下表达与体现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性,将具有共同情感体验的人与事展示给大众,使之从中获取一个民族应有的能量,凝聚起走向未来的精气神。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是宏观视野上讲述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过程中民族发展的重大事件,也应是微观层面上讲述老百姓在时展中引发的各种情感伦理纠葛事件,唯两者结合,才能既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大势,又能满足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接受心理。日前,由杨亚洲导演,李雪健、黄磊、小宋佳等主演的电视剧《嘿,老头》即是这样一个典型。该剧以关注“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为中心,围绕着现展过程中的家庭情感关系展开了几个问题,一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二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三是现代都市青年的爱恋观念的变化。从该剧人物价值取向来看,《嘿,老头》为我们提供了以家庭为基点如何坚守伦理道德的正值并逐步实现现代转型的有效模本。

一、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

《嘿,老头》主要剧情是刘海皮(黄磊饰)年少丧母,父亲刘二铁(李雪健饰)长年酗酒,对海皮管教欠方,海皮以逃避的方式远离北京赴海南创业失败,回京却不愿回家,在外租房从事快递服务。退休后的刘二铁因酗酒与父子关系的紧张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丧失记忆,成为整个电视剧的转折点,父子关系由此发生倒置。问题直接指向当下“孝道”的反思与重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中心意义是善事父母,这是孝文化在殷周发展至战国时期,从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善事父母等几层含义中提炼出来的最核心的意蕴。孔子也从“仁”角度为孝提供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哲学基础,实现了从宗族道德到家庭道德的转变,成为儒家文化治理社会的根本。①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为政》)“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曾子、孟子、荀子等人发展或扩大了孝的内涵与外延,使孝文化发展为维系家国治理的基本伦理。无论如何,孝作为人类基本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当今社会的重建,需要汲取传统优秀文化的养分。

刘二铁记忆的丧失反而重新唤起刘海皮对孩童时期父亲形象的建构,他对父亲的成见在照料父亲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并理解了父亲的酗酒。海皮从胡同串子到孝顺儿子的转变也是他事业发展的转变:他将父亲视做儿子,寸步不离地细心照料他,“凤姐”“狗子”合办的快递公司赢取来自潮州商人风险投资的基点。剧中透露,潮州商人随身所带的“功夫茶”实则是他们对家的依恋和文化的传承,在“家”这一共同体文化的促成下,与刘海皮的合作具有道德信赖体系的意义。至于刘海皮所谓“亲情比爱情更重要”的感悟,可以看做是他成熟的宣言,最基本、最原初的人际关系相处还应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唯有家庭人际和谐,才能以良好形象走出去,这恰恰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根本所在。

与“孝”同存的“悌”也在该剧中有重要的传达,海皮的发小,“狗子”“老贼”“方子”“易爽”等之间的哥们感情的展示,很好地阐释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的思想。第一是“狗子”“凤姐”“老贼”“方子”等人超越了血缘基础对刘二铁形同父亲般的照料,既体现了“泛爱众”的“仁”,又反映了兄弟姐妹之间彼此照应的“义”,在纵与横的维度筑建了稳定的家庭、邻里关系。而“易爽”幼年失父,在刘二铁身上获取了女孩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父亲的刚性成分,她与刘二铁之间由此也产生了无法割舍的情结。

《嘿,老头》对“老年人”的关注,切中时弊地讲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空巢化不断攀升的现实故事,对当今社会因人口流动造成家庭的聚少离多而引发的普遍情感疏离具有重要的警醒作用,揭示了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临并加以纠正的症候,在这层涵义上讲,《嘿,老头》起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作用。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该剧中西文化的差异集中体现在易爽与美籍华人白洋的爱恋之间。易爽同刘海皮一样,一心想要逃离家庭。她的夙愿是前往美国,苦于短缺费用,一直未能成行,只能在外资企业从事日常行政事务,被辞后进入“木成”的公司推销轮椅。在交叉路口邂逅“高富帅”白洋,他从事的残障儿童公益事业,成为易爽推销轮椅的突破口。在多次商业性质的接触、易爽母亲的推波助澜后,易爽与白洋之间产生了爱意。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易爽与白洋之间存有着步向携手阶段的潜在危机。

首先,易爽与白洋各自所代表的社会文化存在的差异是本剧着意强调的,白洋对北京文化的惊奇度充分反映了一种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猎奇心理。他的生活给予易爽、海皮强烈的西化印象。这可以从饮食方面分析,雍和宫胡同口的豆浆、油条,家庭生活中的饺子、包子是易爽、海皮等北京人的主要饮食,而从美国而来的华裔主要的饮食是西餐,对中国传统饮食仅存于他者想象到现实的惊奇。白洋这种表象式的文化融入,在深层文化心理层面,他的行为实践表明其已然是西方生活模式。这里,并不是刻意要在中西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上争出高低,而在于对中国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普通大众来说,西方价值观影响下的生活模式在北京大都市中尽管遍及各个角落,但现代化的大都市生活对老城民而言,是一场深刻的激变。易爽在海皮租住的房子放眼街市的现代生活,直言:“这还是我们那会儿的北京吗?”她的疑惑代表了传统生活模式下的老城民,包括年青一代对不可抵挡的现代化生活到来的反思。有意思的是该剧搁置了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着力表现和宣扬着传统家庭、邻里关系的和谐性,也充分反映了现代化的狂流并不能裹挟走传统优秀文化基因。

其次,从白洋和易爽处理情感的具体行为来讲,也存有着重要的差异。在易智非法将海皮院落挂牌出售后,出于对刘家的歉疚与同情,易爽将刘二铁和海皮直接接到自己家中同住。在易爽看来,这是邻里之间理所应当的帮扶,白洋却给海皮在外租了一套房子,意欲让海皮父子从易爽家搬出。他与易爽的对话中透露出隐忧,即不能忍受女朋友和别的人住同一处房子。这对于爱恋中的情侣来说,是人之常情。但从中西文化来考量,白洋的出发点是从个体价值实现的前提下再到群体利益的满足,而易爽是从邻里群体关系出发过渡到个人情感的提升。 “西方人是建立在个体意识上的群体,中国人是建立在群体关系上的个体。”②自儒家确立“仁”为核心文化并大行其道以来,群体关系也就作为了考察个体道德修养高下的重要标准,两人的出发正是中西文化在“人”的问题上的殊异途径。

此外,需要提及的是白洋的身份问题。作为华裔,他在北京的经历恰好是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应对力的过程,与易爽的爱情甚至可以说是他在易爽身上感受到了和谐的群体关系、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的完美结合,也提供了一个审视自身文化习性的参照。易爽与海皮的爱情终成正果,也就契合着具有文化共同体的个体之间的结合要低于不同文化体系中个体组合难易度的事实。在另一个层面也表明传统文化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具有适应伸缩度,《嘿,老头》用视觉艺术更直接地传递出这种能力,或者说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三、现代年轻男女的爱恋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现代生活的物质诉求,情感被搁置在物质之后。如何在消费主义时代对物质与情感做较好的均衡,成为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焦虑问题。一方面,追求物质在多元化社会被合法化,并进入到大众心理层面被予以理解;另一方面,物质诉求的蔓延必然导致在精神层面缺少能够建构良性社会必备的情感支撑。众多的情感型影视剧对此类问题不断探索,但最终在通过奋斗获取物质层面的成功(如购房、购车等条件的实现)的模式来解决情感问题,关键在于物质条件一般或者较差的情况下,年轻男女坚守情感的要义来应对时展变化的文化本源来自何处需要我们做出判断。《嘿,老头》中,如果说文化差异是导致易爽与白洋感情失败的主因,那么可以说易勇与冯静的破镜重圆,“狗子”破除阻难与“凤姐”的结合,易智与女友晓然结婚是现代都市男女回归爱情本身的示范。

从剧中可以知道,易勇和冯静这一对夫妻感情面临家庭破裂的危险。在易爽眼中,嫂子冯静欺负、刁难易勇,处处挑刺,哥嫂矛盾全在嫂子冯静身上。冯静回应是“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穿在自己脚上才知道”,这句话的转义即是女性用身体器官来体验情感的愉悦与压抑与否,而男性则是按照自己的社会需要来塑造女性,易勇将婚姻问题归于冯静不理解他的“成功学”,分歧就在这里。冯静与易爽的深层交谈透露出易勇长久以来都没有拥抱过她的事实, 毋庸置疑,温存、相爱是女性婚恋生活中重视的情感交流方式,换言之,也是本能的反映,而非物质的满足度,由此解构了现代生活中对物质诉求的意义,回到了人类爱恋本质而非异化的情感体验:基于本能的情感结构稳定性在或然律中要高于建立在异化过程中的情感系统。

另外两对关系,“狗子”与“凤姐”、易智与晓然的情感纽带是孩子。“凤姐”对稍有口吃、其貌不扬的“狗子”的接受最大原因在于她与前夫的孩子同“狗子”的关系有了质的提升。易智是易家的叛逆者和不安分子,尽管戏份不多,但作为剧情发展的一个动因,他的破坏性和修复力贡献最大值是对年轻男女爱情观的一个巨大反讽,恋人晓然不在乎他的劣迹斑斑,看重的是他本质上的善,对家庭成员的维护。一个重要的细节是在易智去世后,怀有身孕的晓然拿着“结婚证”进入易家,有效地击败了众多影视剧中未婚先孕的剧情设计,具有传统家庭准入的合法性,他与晓然的孩子 总之,无论是“狗子”与“凤姐”组建的新家庭,还是晓然进入易家,均是我国家庭文化中十分重要的关联点:预示希望的下一代,是“人”的情感因素,而非物质的因素。《嘿,老头》的这种处理显然是对流行的物质决定情感观念的一种反思,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中的人情预设,思考了情与钱在现代转型中的位置关系。

四、结语

我们可以发现,《嘿,老头》叙事涉及社会养老,家庭局部的夫妻、子女关系及由此衍生的婚恋问题,邻里关系等,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真实存在。在市场经济开放与竞争并存,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特点下,家庭作为国家之本,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的人际关系在感情心理、精神依恋层面都指涉到中国民族的特性。家庭成员之间如年轻人的成长与成功,老人的养老都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国家繁荣稳定发展的现代情境下,只有掌握了基本单位的特点及功能,才能搭建起缓冲社会矛盾的缓冲平台。因此,中国故事的起点可以回归到基本单位――家庭,充分反映出国人共有的心理变化、情感体验、生活经验。影视作品的视觉化特点更直接、更有影响、更为便捷地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职责与义务,多方位、多角度地丰富中国故事的讲述,呈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面前的包容性和历史选择中的本地经验。

注释:

① 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