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句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次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句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一、读诗题,老师作简要提示,理解诗题,简介作者。(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二、初读古诗,自学检查。
思考:
1、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
2、诗人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三、深入理解诗句。
1、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理解“寻”、“闻说”。
理解诗意:“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理解“缘”。
诗人为什么“不畏浮云遮望眼”?
3、读古诗,说说诗人写这首古诗有什么用意?
四、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
六、练习背诵。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态度、对教材的理解)
以往,学生所学的诗大多是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于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则是初次接触,因而在学习体会诗的含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两首诗的相关资料,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正确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疏通诗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学会在读中赏析作品,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时代资料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并且体会到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不畏艰难困苦,勇攀高峰。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描述诗歌的情景,并且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领悟诗句中的深刻哲理,明白人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总课时一课时,本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走进中国名川大山
同学们,大家都会出去旅游过吗?那么你们都游览过哪些山川呢?谁能来说说你爬山的感受?(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看来同学们真的去过不少祖国的名川大山,而且爬上的高高的山顶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有一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获得了一次次人生体验。其实古人和我们一样也会去游历这些名川大山,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两位诗人去做一次旅行,看看他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又有怎样的体会?(板书课题,作者)
知人论世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宋神宗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表现了他勇于革新,不畏众议的精神。(此段内容演示在ppt文稿之上)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少陵,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和“三别” 。(此段内容演示在ppt文稿之上)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朗读
1 学习古诗的目的就在于反复的朗读。请大家一起读出我们朗读的要求:读正确、读整齐、读连贯。
按照要求,小组练习,并请小组展示,教师与同学进行点评。
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2 提出读的第二个要求:有层次。请同学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这里讲解划分诗句节奏的标准。以意义为标准。
小组汇报情况:读课文,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教学目的要求:
(1)进一步了解作者王安石;
(2)背诵、默写全诗;
(3)利用想象和联想阅读诗歌、理解诗意;
(4)了解哲理诗的特点。
重、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全诗;利用想象和联想阅读诗歌、诗意理解
(2)难点:最后两句蕴含的哲理、哲理诗的特点
课型:讲授
教学主要步骤及内容:
导入
猜一猜,他是谁?(教师逐次口述下列内容)
①他官至宰相,且多次任相,多次罢相;
②他是现在的江西临川人;
③他坚持变法,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政改家”。
④他还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⑤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我们学过的他的名句。⑦他字介甫,晚号半山,被封荊国公,世称王荊公,卒谥文,亦称王文公 ;
⑧前不久我们才学过他的《伤仲永》。
【此环节由教师依次逐条口述内容,或者用课件逐条展示,直到学生猜出人物,然后直接引出本课主题,板书课文题目:登飞来峰】
融入文本一:题解
(教师简介如下内容)
浙江绍兴城外有一座塔山,此山又称宝林山。山上有一座应天塔。传说宝林山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的,因此又得飞来山之名。越王勾践曾在山上筑游台以观天象。塔山始建于晋末,高30余米,分七层,塔山因此而得名。公元1050年,王安石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
融入文本二:朗读
(一)教师板书全诗。请同学们琢磨琢磨每句诗,想一想该怎么朗读,试着划分一下朗读的节奏。
(二)温故
1、格律诗常见的是哪两大类?一般多为几言?
(古典格律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一般多为五言和七言)
2、诗歌(格律诗)节奏的划分
七言:
(1)基本:“二五”式和“四三”式
(2)细分:① 二二三②二三二③二二二一④二二一二
五言:①二三②二一二③二二一
【一般情况是综合“音节”和“意义”两个方面,常以“二”起头,且上、下句节拍匀称】
(三)学生读写
齐读——自由朗读——试背——在笔记本上默写
(确实默写不下来的同学,可以抄写)
融入文本三:全诗简析
(一)①②句:
导问:
1、按课本注释折算,“千寻”等于多少“尺”?
这应当看着是什么手法的运用?
作者的目的何在?
【“千寻”,夸张手法,极言塔高。】
2、第②句还在写“塔高”没有?
这应当看着是什么写法?
【“见日升”,侧面衬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这还是写塔高。】
(二)③④句
导问:
1、这两句和前两句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前两句落笔于“景”,后两句着笔于“情”,亦可说“理”)
2、③、④句之间是何关系?
(因果关系,〈相机释“缘”之义〉)
3、你从这两句诗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教师可以先举出生活中蕴含此理的例子,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得出这一结论)
融入文本四:闭目构画
一、学生闭目,听老师吟诵全诗,在头脑中构画。
二、学生继续紧闭双目,听老师提示,丰富头脑中的画面。
提示1、怎样的飞来山?“千寻塔”给你怎样的感觉?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提示2、鸡鸣时是怎样的景象?“日升”的画面又是怎样的?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
提示3、想象一下:
此时的“登山者”身居何处?是怎样的精神风貌?
此时他在思考一个什么问题?
是在心中默念,还是在吟唱?
(此步骤的关键是学生必须“闭目”,教师的吟诵和提示,最好重复一次)
融入文本五:言传构画
一、画外音(说一说)
下面我们请大家来说一说刚才头脑中的画面。
(同学们可难会发现,当你睁开眼睛时,刚才头脑中的画面一下子就消失了。所以,现在我们仍就闭着眼,一边回想头脑画面,一边口述画面内容。学生举手发言)
二、画外文(写一写)
现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写一写你头脑中的画面。
(完成后,请一、二位同学朗读)
融入文本六:内容拓展
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在你们小学学过的诗中,曾有一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颇似此诗。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在学生或教师引导明确之后,老师边对比简析边板书。一个注意点:两首诗最后两句的异同)
课外作业
(1)在方格本上用楷书默写此诗。
(2)修改“言传构画”环节中自己所写的稿子。
要求:①以本诗为基础,进一步联想和想象,充实画面内容;
②自己可以酌情拟题。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角度”单元的《古诗二首》中的《登飞来峰》。 板书: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生:王安石
释题:来,一起读课题。
飞来峰,你了解吗?(学生可简单说,大部分不了解)
师:飞来峰,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现在山东飞来,所以得名。
(看飞来峰图片,配乐)
疑问:不知要还是不要???
二、初读整体感知
师:来,谁把这首诗读一下?
1、指名读(如果有错,立即纠正,正确的再叫大家读)一个人都读得这么好,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2、齐读
三、学习古诗:
(一)自主合作学习:
这么短时间内就能读正确、流利,真不简单,那么,这首诗究竟什么意思呢?我想弄明白以后会读得更好!
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1、借助工具书或者同桌交流弄懂诗意;
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感情;
3、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
(二)、交流学习结果
(一)学习前两行
1、学生试说诗意。
师引导说完整:
飞来峰上耸立着很高很高的塔,听说站在塔上鸡鸣时可以望见旭日东升、阳光灿烂。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师:不错,诗意理解的很正确,看(出示幻灯颜色不同诗)你发现了什么?(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2、了解写法
前两句其实是说塔怎么样?(高!)
到底有多高?是3000米吗?(告诉学生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作手法)
来孩子,带着你的理解一起读读前两句!
3、分析理解
作者等登上飞来峰,就联想到能看见光明灿烂的奇景,你想像作者当时的心情!(心情好的时候看一起都是灿烂的)
4、了解时代背景:(幻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当时,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师:看来,一切景语皆情语!那这两句诗,该怎样读?
(学生朗读)
(二)学习后两句诗
1、幻灯出示后两句
师:心情好,景都那么灿烂,王安石也不失时机留下了豪情壮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他想告诉我们什么?第一层理解(站得高,望得远)
仅仅是这个吗?
(出示背景)这首等高游览的小诗,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其实是作者对未来的---------(对未来的憧憬,抱有美好的希望,自己远大的抱负)
2、朗读,指导读出豪言壮志
3、学习相关诗句进一步理解诗意
幻灯资料: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师口头简介:天宝年间,诗人因受排挤而离开长安,南游金陵。登上凤凰台,观赏浩浩汤汤的长江,感慨当今,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大自然的美景才是永恒的存在!这首诗既描绘了江山壮丽的景色,也在吊古幽思之中,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忧郁失意,面对现实,自身报国无门,表达了对“浮云蔽日”的奸邪小人的痛恨之情。)
(点击再出示)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新语 慎微篇
师:同学们,现在再读这两首诗,你又体会到什么?
(第二层理解)(作者不害怕奸邪小人当我的路,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师: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他这种坚决果断的的意志,在诗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孩子,能读出这种情感吗?
(反复读,各种形式读)
诗人自己身在塔德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塔下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其实也揭示了一条人生哲理:
(第三层理解)(幻灯出示: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学生读哲理)
小结:这首诗看似写景,其实是(抒情),抒豪情之时,又喻深理在其中。
四、质疑:
整首诗学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拓展延伸:
王安石让我们知道了登高能望远的哲理,再看这两首诗:(出示,《登鹳雀楼》和《题西林壁》)
自己读一读,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看能否知道它们的大意?
(学生简单说)
师:题西林壁作者站在(山中)登鹳雀楼作者站在(楼中),而王安石却站在最高处。
角度不同,看到的就不一样,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得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要站得高!
来,孩子们,让我们再次朗读古诗,体会王安石的豪情万丈!
今天的课堂也许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千年以来,人们兴许不记得飞来峰在哪,兴许忘记了是谁曾经留下这样的诗句,但却将永远记住了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 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和鹅》后,你收获了什么?是啊,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上看问题,看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看景致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代王安石的著名诗篇——《登飞来峰》(板书)
二、初读感悟
1、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将诗句读准确,读流利,如果能读出诗的韵律美更好。
2、(一读:读准确,自由读,提问2个人读)大家读得很投入,哪位同学愿意代替王安石来把这首诗读一读?(你第一次读,就读得这么准确,真了不起!)
谁还想尝试?(读两个人即可。你读得真投入,真像一个小小的王安石!)
三、通过朗读指导,理解诗意。
1、孩子们,如果能提出新的。问题来研讨,更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意。看看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用笔轻轻在它旁边打上问号。(学生提问,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词句板书。要点:寻、闻(听说什么?)、畏、缘以及第三句等。)
2、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利用孩子的已有经验解决部分词语,查字典弄清楚“寻”的意思,句子理解放在整首诗学习中解决。
3、理解字词的意思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二读:思考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读流畅,提问一人说诗意,一人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边读边思考句意。提问诗意,再读。(读得更流利了。)
4、结合刚才学习的收获,想一想:假如黑板就是一张画板,结合你获得的信息,你想给上面填充哪些内容?(师随机板书:日、云、峰、塔)
再结合书上的插图,看看作者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他可能会看到什么?(脚踩白云,头顶蓝天,看着旭日东升,霞光万丈)什么时候?(结合生活实际,鸡鸣五更时漆黑一片,为什么会看到?)出示图片,如果站在山腰、山脚下,又会看到什么?(站在山腰,看到白云缭绕在山腰,站在山底,会看见潺潺溪流,绿树红花)为什么会看到不同的画面呢?站在哪里眼界更开阔,看得更远一些?(原来站得高,才能望得远,高低不同,看到的景也各异呀!)你想起了哪些与之意味相似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也不禁想起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佳句。
作者站在高耸入云的飞来峰上,举手就可触及蓝天,举目四望,四周的景物尽收眼底,只见脚下白云翻滚,一轮红日徐徐升起,光芒万丈,他该是怎样的心情呢?(自信、自豪)(三读:感情朗诵,提问读,)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吗?(你抓住“最高层”读出了作者高兴的心情,你抓住“不畏”读出了作者无畏的心情,你抓住“最高层”读出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4、读题,解题。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二>理解诗意
1、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2、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3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三>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四>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
<五>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六>练习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四、拓展延伸
1、作者以写山告诉世人深刻的人生哲理。提起山让我不得不想起中国的五岳,谁知道中国的五岳指的是哪几座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华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2、有一个故事这样说:一对老夫妻有两个儿子,老大卖雨伞,老二卖太阳镜。因为两兄弟的生意与天气有很大的关系,老两口便时常为天气或喜或忧。每天起床,两位老人的第一件事便是开门望天,不管是晴是雨,总会引发他们各不相同的感叹。如果是晴天,老奶奶就唉声叹气:“今天大儿子的伞肯定卖不出去了,真是天不遂愿啊。”如果遇到下雨,她还是一筹莫展:“唉,老二的太阳镜今天又卖不掉了,真是倒霉啊。”老奶奶就这样天天担忧,日日犯愁,总是心情郁闷,没有一天快活。老爷爷却恰恰相反,对待天气总是另一种态度。天晴时,他欣喜万分,乐道:“好啊,老二的眼镜今天一定卖得好!”下雨时,他依然满心欣喜:“好啊,老大的雨伞今天一定卖得多!”年年岁岁,老爷爷总是豁达乐观,快乐无比。
3、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诗。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引入新课
1.谁能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着同样道理的诗—《登飞来峰》。
4.质疑: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问的?
5.哪个同学可以帮忙?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古诗。
2.初读、正音
3.检查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获得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事情?
三。品读古诗
1.齐读
2.讨论:如何读好这首诗?
(要求: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节奏)
3.师指导朗读,并范读。
4.学生试读
5.指名读(两三个)
6.学生评价朗读
7.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8.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9.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同学们,这首诗从表面上来看,是一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其实诗人是要借景来抒情,请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是借什么景,抒什么情?
10.教师小结:
四。学生畅谈生活经验
1.说一说自己登山观景的体会。
2.师小结: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难道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二、朗读《登飞来峰》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三、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四、质疑活动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讨论活动,边讨论边板书
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六、竞赛抢答活动
抢答题
1、王安石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散文成就很高,为______之一。(北宋,政治、思想、文学。唐宋八大家)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千寻塔( )(指应天塔)
②闻说鸡鸣见日升( )(这里是“听到”的意思)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怕)
④只缘身在最高层( )(因为)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采用( )手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高峻陡峭。(夸张)
4、《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再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可多写一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前:写景,后:抒情)
6、《登飞来峰》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语:孩子们,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被人们称为“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的杭州飞来峰走走看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1、教师播放飞来峰的图片,学生欣赏。
师导:孩子,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来谈谈自己看后的感受吗?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谈话,揭题。
师导:在你们的眼中,飞来峰是那样的美丽、雄伟壮观,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教师板书:角度),结果认识不同,感受不同。我们北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也登上了飞来峰,并留给了我们一首千古传颂的《登飞来峰》。(教师板书:登飞来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品味诗人独特的感情、豪迈的气魄。
4、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
1、投影古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最好还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2)谁能代替诗人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2人读,并正音)。
(3)我们一起做王安石,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师导:孩子们,学习古诗,就是透过字面去想像当时的画面,和古人对话,体会他的感情。
(4)你再认真读一读,想一想,从这首诗里你捕捉到了哪些信息,想像出什么样的画面?(交流要点:人、峰、塔、云、日等,其他人可以补充,老师随机板书。)
(5)再现古诗画面。
他们又有着一种怎样的联系呢?能不能把这几个字连起来说一说?
(6)质疑,问难。
过渡:在读的过程中,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生提问,教师相机板书。
(过渡:学贵有疑,有了这些疑问,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去学习。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三、诵读诗歌,感悟哲理。
1、解读1、2句。
幻灯出示: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1)指名读诗句。
(2)理解词语。
寻:古代的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塔高。“千”在这里不是实写,是指多。如我们学过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闻说:听说。
鸡鸣见日升:传说。站在塔上,五更天鸡叫的时候就看见太阳升起。
(3)词语的意思理解了,谁能说说整句诗的意思呢?(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4)想象太阳升起时的美景。
师导:此时,诗人就站在飞来峰高高的塔上,想象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情景。(出示:日出时的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这样的美景,你能用几句话描述当时的景象吗?
(5)指导朗读。
师导:这样的景象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那�
(过渡,师导:登上高高的塔,仿佛看见了日出时美丽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学生齐读3、4句。
(2)理解词语。
不畏:不怕。
缘:因为。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呢?
3、整体理解诗意。
四、诵读诗歌,感悟哲理。
(师导:现在我们理解的只是诗句的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诗和我们现在写文章是一样的,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我们要想读懂诗人的心声,那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
1、教师出示:王安石变法的故事 ,“浮云”的典故。
学生自己读读。
(出示:在北宋仁宗时候,大批农民失去田产,沦为佃户,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他们只有拿起武器,铤而走险。于是王安石就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法,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可是各项新法的实施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他一登到山岭高塔,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意思: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2、理解“浮云”的深层含义。
师导:读完了王安石的故事,知道了“浮云”的典故,�
师导:同样王安石也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奸邪小人,那他的反应是什么?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说说吗?
“不畏”说明了什么?坚决果断地读读这个词。
4、理解“最高层”。
师导: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就做了宰相,任凭反动势力怎样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他能如此坚持和毫不畏惧,全都源于“只缘身在最高层”。“最高层”又有了什么样的深层含义?仅仅指的是他站的比别人高吗?还指他身上的哪些方面?
5、指导朗读。
读出诗人豪迈的气势。
6、学生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7、诵读整首诗歌
(师: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远。同样,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这样,只有在各个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安石的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伟略。请同学们合上书本一起诵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豪迈气势,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四、课堂检测。
试题:填空练习
飞来峰上___,
__鸡鸣见日升。
____遮望眼,
__身在___。
五、课后拓展。
1、自学古诗《题西林壁》。
2、课下搜集有关王安石的古诗读一读,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六、结束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那豪迈的气势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为之喝彩。同样也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为自己储备知识,积蓄能量,提高自己,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齐声诵读这首诗来结束本课。
1.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唐代的三首诗,接下来要学的是宋代的两首诗。先学第一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2.教师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3.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4.全体学生齐读。
5.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诗意。
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两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5.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走进文本,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2、赏读品析:以诗言志,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3、回味人生:书写壮志,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走进文本感知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导课:在浩瀚的中国古诗词文库里,有大漠孤烟的塞北,有杏花春雨的江南,从山水田园的牧歌,有金戈铁马的阳关,今天我们来到杭州的飞来峰上,看看北宋诗人王安石会写下怎样壮丽的诗篇?
二、推测诗人,品题目
(一)诗人登上飞来峰,猜测诗人是以何种气势来“等”飞来峰的?他会写到什么内容?
孔子曰:登高必赋。《登飞来峰》是北宋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皇佑二年夏,他在浙江鄞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当时年仅30岁,也是诗人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飞来峰被人
(二)诵读古诗,悟气势。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
(2)感悟诗人磅礴的登高气势。(学生自由读,教师点拨,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三)走进文本,品意境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运用了哪些意象?(交流要点:峰、塔、云、日等)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用了“闻说”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
三、以诗言志,悟哲理。
师: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志向,诗中哪句话强烈抒发了自己的志向呢?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
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师:诗人借助“浮云”,想要表达什么?(在政治上高瞻远瞩和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总结:作者借“登飞来峰”一事,巧妙地借用飞来峰和千寻塔,有巧妙的加入联想,抒发了一个政治改革家,面对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与斗志,让我们重新领略了“只有站的高才能望的远”的哲理。
请同学们再次诵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豪迈气势,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4、追寻古人,悦人生。
诗人借景抒情,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让我们跟随诗人,赋诗一首:
杨柳依依景色幽,闻说九中学子秀。
不畏学习压力大,自缘榜上有爷名。
不畏课余时间紧,自缘中考轻闯关。
不畏学海深似苦,自缘身为青少年。
不畏晨昏遮望眼,自缘壮志在我胸。
不畏人生多歧路,自缘豪情在心头。
今日来此方得知,国之栋梁显壮志。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那豪迈的气势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为之喝彩。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蓄能量,提高自己,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最后让我们携带行囊,追寻古人,一起诵读这首诗,来结束本课。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庐山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5.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6.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二>、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4.谁还有不懂得地方,就请提出来。
5.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五>、练习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六>、尝试默写这首诗。
<七>、写完后同座检查订正。
教学目的: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境。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出示幻灯片)?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播放歌曲)
二、初读古诗《登飞来峰》
1、出示幻灯片,播放录音。
2、全体学生齐读古诗。
3、介绍作者:(幻灯片出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主持过“王安石变法”。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了解古诗大意
1、大家想想我们以前都是通过什么办法了解诗的大意的?(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根据书中的图片,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弄懂诗的大意。
3、生汇报交流,教师进行指导。 重点理解:飞来峰:一峰独立入云,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故称“飞来峰”。
闻说:听说。 缘:因为,由于。 (“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我不怕浮云遮挡视线,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只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层。)
四、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点拨要点: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主旨句,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
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五、质疑活动。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板书: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板书:登高望远 小结:《登飞来峰》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六、作业:
1.背诵《登飞来峰》。
2.拓展学习: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的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感悟作者创作情感。
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全诗,了解诗句意思。
情感目标: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在诗中的哲学道理,熟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及。
时安排:1时。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几节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杜甫的《望岳》这两首诗,下面我们来学习《登飞来峰》这首诗,一起来领略宋代诗人的别样风采。(板书:登飞来峰)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王安石,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登飞来峰》是他30岁时,浙江鄞(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
三、教师范读古诗,学生齐读
四、教师翻译原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五、讲解注释
飞来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另一种是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缘:因为。
六、整体感知,鉴赏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人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二)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板书)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教师引导学生)
七、分小组讨论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答:这首诗没有写眼前其他的美丽景象,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写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八、作业
熟练的背诵默写《登飞来峰》一诗。
抄写《登飞来峰》一诗十遍。
预习《游山西村》一诗。
板书如下: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浮云——→(困难、障碍、挫折)
《登飞来峰》教学反思
上课前,我准备了课件。把古诗及重点字词的注释写在了上面。一开始上课,我就把重点出示,提出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一古诗意义的要求。学生们听了我的要求都在愣神。接着,我对其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导:把注释中关键词的意思带入古诗,然后读一读。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推出未加注释字的意思,如果是在理解不了,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开始,我让学生试着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小组成员,经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小组合作中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了探究过程。对于那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在巡回指导时,引导其解决,及时纠正他们在探究时所出现的偏差。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有小组写出了古诗的正确意思。
为课文配图,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之间把“太阳”、“人”、“飞来峰”的位置摆放在一张图片上,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利于对文章哲理的理解。
成果汇报后,根据小组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排出了名次。作为奖励,第一名的小组获得了把自己的配的插图扩大并填色的奖励。
在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后,我开始让学生背了背古诗。由于对古诗的意思理解的透。不少学生在短时间内都可以背下来,但是并不熟练。
那尴尬的一幕 -----古诗两首课后随笔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古诗两首》中的《登飞来峰》和《题西林壁》,课堂上我先让同学们同桌讨论弄清每句诗的意思,然后集体交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的进行完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正当我要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时,张明宇突然举起了手:“老师,怎么两首诗都有‘只缘’?这不是抄人家的吗?”听到他的问题,班上的学生也跟着起哄,我也有点慌了。“可不是吗?我怎么没注意到这个问题?”面对学生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稍稍镇定了一下对他们说:“这不是抄,而是借鉴,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况且中国汉字几千个,总不能个别字相同就说人家是抄袭的吧!”话一说出,许多孩子用那双能锐利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他们对于我的话持怀疑态度,心已砰砰乱跳的我只得红着脸进行着接下来的教学。
上完这节课,我立刻在网上查阅了与这两首诗相关资料。网络上对这两首诗的评析是这样的: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不仅相通,而且巧合。从诗题看,王诗用动词“登”,苏诗用动词“题”,都用地名作宾语,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从体例看,两诗都是写景七绝。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王诗借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苏诗借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且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从章法看,都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从表达的语势看,两诗的情语中几个用字几乎雷同。如王诗转句用“不畏”承上启下作过渡,苏诗转句用“不识”承上启下作过渡,各自的关照都极稳妥,又如两诗都用“只缘”导引结穴;又如王诗的“身在最高层”与苏诗的“身在此山中”也相同。由此看来,两诗的相通与巧合,达到逼肖,如出一辙。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在准备上做的就不好。在备课中我只是想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个人资料,写诗的历史背景以及诗句的意思,至于两首诗的异同处我压根没注意。如果课前我广泛查阅资料我想课堂上也不会出现那尴尬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