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如下是勤劳的小编午夜帮大家分享的初中语文教案【12篇】,欢迎参考阅读。
一、目标导引
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的特点。
3、了解本文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4、认识农家小友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对劳动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二、自主预习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三、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一)、范读课文
1、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2、用圈点勾画法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看戏前(1—4段)——看戏中(5—30段)——看戏后(31一40段)。
四、合作探究,平桥“乐”事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
讨论明确:清明扫墓完毕之后的天数,可能多,也可能少,“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当在春末夏初的时令,所以能够看到“春赛”、社戏,吃到罗汉豆。
2、平桥村是怎样一个村庄?“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
讨论明确:平桥村近海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是一个劳动住居的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们因为“我”的到来,特地“许可”自己的孩子“减少工作”,“伴我来游戏”,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而且他们不拘礼教,“我们”偶尔吵闹起来,打了辈份很高、应该称之为“太公”的小朋友,也没有人想到这是“犯上”,民风淳朴。
3、“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讨论明确:“我们”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钓钩,“伏在河沿上去钓虾”,“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照例”,表明钓得的虾总归“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们也都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我们”还常一同去放牛。黄牛水牛都“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诗经,“全都嘲笑起来了”。这嘲笑是善意的,实际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我”怕牛,还因此而被嘲笑,却还跟着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远远地跟着,站着”,是多么愿意和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这放牛被嘲当中,更表现出彼此的亲密。“我”跟着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种很浓的乐趣。
4、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讨论明确: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
【教材分析】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全文的重点—“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这对于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审美情趣的好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许多人习惯认为。这句话写出了潮来前‘。睁”的特点。和‘。潮来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当然不错。但我认为,仅这样理解还不够,还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写这句话的匠心所在—那就是‘。越往东越宽”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为表现人潮的奇特、壮观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学情分析】
1、学生课下搜集了不少潮汐的资料。对大潮有所了解。
2、课文描述的“潮来时”的景象。学生很难见到。理解体会起来有一定难度。可通过反复朗读及观看钱塘江潮的录像。使学生置身其中。切身感受。
3、学生朗读描写潮来时的语句时。可能气势不够。老师应注意适时指导,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人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应重读“白色战马”、“飞奔而来”等词语。以突出大潮的势不可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
2、能力目标:积累运用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如“人声鼎沸”、山崩地裂”、“笼罩”、“屹立”等词语。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与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人好河山的热爱、赞美。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包括观潮录像、课文内容)。
学生:课前查阅搜集有关大潮知识的资料,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读书。诱导感悟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同桌一起读,喜欢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
设计意图:从读书的形式到读书的内容都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求去读书、去感悟。
学生可能会说自己读愉的知识。如:“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海宁市盐关镇是最好的观潮的地方;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叙述的……学生也可能会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时,老师可鼓励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通过下面的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需要。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与信心。鼓励学生以学定教。
二、仔细品读,深入理解(一)学习“潮米时”一部分1、(播放录像)老师范读这一部分课文,学生切身体会潮来时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
教学目标:
1、运用略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文章论证严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论证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3、本文语言流畅而又凝练,指导学生进行感悟、积累及训练。可通过句子仿写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4、“责任”的话题是严肃的,要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学习略读的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阅读,把握作者观点。
2、对内容和表达深入把握,形成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
教学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准备:
1、积累字词音形义,课堂展示。
2、查找关于梁启超的资料。
3、查找议论文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先说说自己的最苦与最乐吧!(学生发言)
同学们,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平常百姓也有深刻的思考,哲人志士更有不少精彩的论述。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一文,此文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令人回味无穷。(ppt显示课题)
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四个环节的学习。
二、交流预习,展示成果:(ppt显示)
出示任务:读准发音,解释词意,补充作者资料,朗诵《少年中国说》,第一组派代表完成。
1、走近作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有《饮冰室合集》。
2、读准字音。
达(dá)观 安分(fèn) 恩惠(huì) 赔(péi)礼
纵(zòng)然 契(qì)约 循(xún)环 悲天悯(mǐn)人
3、理解词义。
契约:契约,最初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任重而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三、深刻的立意之美:(ppt显示)
(一)自由速读,整体感知:
出示任务: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论述了什么?
讨论明确:三个部分,第二组学生代表论述:(ppt显示)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反馈指导:本文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人生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同时告诉人们,人应当勇于担负责任,而不应该逃避责任。
(二)用心品读,筛选观点:
出示任务: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许多有关最苦与最乐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或找出相应的事实对这些观点进行证明。(依照三部分论证的逐层展开,筛选并概括带有作者看法观点的句子。)
1、第二小组学生展示有关议论文基本知识:(ppt显示)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轮、结论
2、探讨交流,反馈结果(全文观点性的句子):
⑴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⑵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⑶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⑷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⑸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⑹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⑺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⑻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⑼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请学生边筛选边在书上圈点勾画)
3、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梳理论证逻辑:(ppt显示)
“人生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引论)
“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本论)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结论)
4、小结思想内容,领会立意之美:
出示任务:
⑴学生发言:畅谈拥有责任感和责任感缺失的种种表现。
⑵发散思维活动:仿句“责任是灯下完成作业的坚持”
学生答案:责任是在教室打扫卫生的坚守。
责任是为父母主动做事的孝心
责任是学业上创造佳绩的心愿
⑶反馈总结:
《最苦与最乐》的文化品位首先表现在文章的价值取向。作者提出的快乐和幸福是“尽责任”,这一立意不同凡响,高尚、深刻、朴实、永恒,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尽自己的责任——对亲人、对朋友、对别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
一个世纪过去了,在当今的时代,作者的思想,他所倡导的责任感,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意义,反而愈益显示出它的光彩和魅力。请同学们齐声诵读:(ppt显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节选自《少年中国说》
(情感道德价值观的目标:通过朗诵,激发起学生昂扬少年情怀,增添一份神圣的责任感。)
第二课时:
导入:前面我们通过对论题和论点的探究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及深刻主题,现在我们就从论据和论证方法出发,来探讨本文的论证过程。
一、严密的论证之美(ppt显示)
(一)用心研读,感受文气
出示任务:在议论文中,论据是阐述或论证论点的依据,是作者确立观点的理由,是议论的基础。那么论据可分为那几类?同样,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恰当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⑴学生交流,第三组展示准备的资料:(ppt显示)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反馈指导:意在使学生能分辨文中不同的论据类型,明晰常见的论证方法。
⑵第三组学生展示:
譬如我们论英雄的时候会举到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例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这样的实例就叫事实论据。除了事例外,很多议论文中往往会插入很多名人名言,科学理论等,一方面使文章显得有内涵,而另一方面也能支持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类引用的理论在议论文中就叫理论论据。
一顿佳肴需要有好的烹饪技术,一件漂亮衣服需要有精湛的缝纫工艺,同样,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恰当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联系理论论据)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联系事实论据)
对比论证: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⑶出示任务:请学生搜索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及论据类型。
学生反馈:
道理论证:引用古语、俗语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名言论证。(论据类型为道理论据)
举例论证:举了圣贤豪杰、仁人志士等例子论证。(论据类型为事实论据)
对比论证:最苦之事与最乐之事进行对比论证。(论据类型为道理论据)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精心选择的论据和流转自如又充满书卷气的论述,使文章极具说服力。
(二)返观全文,把握文脉: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再次梳理全文的论述思维,讨论明确。(ppt显示)
“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从苦中的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反馈总结:
文章的论点是一对姊妹命题,这里“最苦与最乐”的所指“负责任与尽责任”,不是两个迥异的或对立的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境界,这种辩证思维的有机联系使全文的议论浑然一体。论点包含了两个分论点,作者先论证“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再来论证“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对于负责任的几种情况,都是生活中所见的,这里主要渗透大量举例论证,易于被读者所理解接受。然后将负责任的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议论更加深入,归纳出“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课文后半部分论证“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时,则主要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作者只增加“从苦中的来的乐才算真乐”这一论据,便水到渠成。
至此,两个分论点已经证明,文章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作者知道,一些读者的思想上还有一个结没有解开:既然负责任是痛苦的,那么不负责任不就没有痛苦了吗?于是作者设立了第三个分论点:“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其正面理由是“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其反面理由是“责任是逃避不了的”。这两个方面互相支持,使论证更加有力。
梁启超先生此文严密的论证之美令人叹服!
二、精彩的语言之美(ppt显示)
(一)再次研读三分钟,感受文章语言特点。
出示任务: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不同句式和修辞使用有什么好处?
反馈指导: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引用等。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第四组学生展示:
⑴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设问句
⑵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反问句
⑶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感叹句
⑷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被动句
⑸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否定句
⑹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排比
⑺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引用
⑻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引用
学生讨论明确: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的变化,修辞方法的多样,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流畅之感。
(二)再次品读精彩语段,进一步体会“语言平易亲切,如话家常”的特点。
出示任务:
⑴“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感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任”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⑵“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
反馈总结:本文的语言庄重不失灵动、流畅却不冗杂,平易亲切,如话家常,具有精彩的语言之美。这与作者的远见卓识,深厚学养,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热烈情怀是分不开的。
(三)链接名文,再次感受梁任公语言之精彩。(ppt显示)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反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节选自《敬业与乐业》
小结:庄重之心,恳切之意,亲切之态跃然纸上。梁启超先生用浅显流畅的文字阐述深刻道理,常带情感,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风格不得不令人叹服!
三、能力迁移:
(一)教师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然后进行小组交流。(ppt显示)
⑴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字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举例:如安贫乐道的颜回躬耕陇亩的陶渊明
⑵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字义: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
举例: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⑶曾子:任重而道远
字义:任务繁重,而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举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父母终身为子女付出的那份“无私的爱”
⑷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字义: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不尽力的地方?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老师所教的课业,有没有认真复习?
举例:桃园三结义一诺千金
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字义:在天下人都尚未忧虑之前,就先忧虑;在天下人都觉得快乐之后,才觉快乐。
举例:大禹治水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
(二)学生交谈,发表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四、小结
在人生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厌弃痛苦,但他们本是一对孪生,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学习知识亦是如此,为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呕心沥血,因那令人头痛的作文煞费苦心。这些表面上看确实辛苦,然而在你超越自我之后,尽到责任之时,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中心论点: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分论点一:痛苦——负责任(自己、家庭、社会、国家)
分论点二:快乐——尽责任(处处尽责,时时尽责)
结论:人生当勇于负责,不应逃避。
一、教学目标
1、 运用所学散文阅读的方法阅读文章,进一步提高散文阅读的能力、
2、 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一株失去了大树的依托,但却并不因此而丧失了生存意志的古藤,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
3、 弄清文章由物及人地描写、抒情、议论谈感悟的思路,。体会作者以抒情为主,融抒情、描写、叙述、议论为一体的鲜明特色。
4、 理解想象和联想的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5、 品读文章质朴、简单的意象,自然、灵动的文字,增强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领会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2)分析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及其作用。
(3)揣摩词句,品味语言。
2、难点
(1)想象与联想的作用
(2)词句揣摩,语言品味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课件显示:(一)创设情境,导入文章阅读
同学们,我们自初一以来,学习了不少的优秀散文,大家回忆一下,举例说说。
示例(1.)《紫藤萝瀑布》: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对紫藤萝花的精彩描绘,充分显示了藤萝花的外在形象美与内在意蕴美的和谐、统一。文章先着重刻画紫藤萝花的外在美。通过对花的精彩描绘,表现了它不可遏止的、旺盛、活跃的生命力。然后是抒写作者对生命底蕴和意义的的深刻思考。说明在奔流不息的生命长河中,挫折、磨难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它是生命中,一段小小的插曲,增加了生命的美丽和充实,但不会阻碍生命长河不息的流动。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领悟了花和人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这一永恒的哲理,促使作者不由加快了生活的脚步。文章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鼓励人们要热爱、珍爱生命。 示例(2.)《行道树》:作者将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树的身上,赋予它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全文466个字,却蕴涵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与感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新鲜感受和深刻体验。
示例3.《春》一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书写人们盼春的基础上给我们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们迎春这一幅幅的画面,最后唱起了对春的赞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示例4.巴金的《日》,作者采用朴素无华的文字,借景喻人,以情点“睛”,将哲理的思索与诗意的描绘揉和在一起,既成功的塑造了“飞蛾”即抗日战士的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又寄托和抒发了自己的崇高的美学理想。《月》则表现了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了嫦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了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嫦娥就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日》和《月》是作者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它也启发了我们思考如何生,如何死。
通过一篇篇散文的阅读,我们获得了一些散文阅读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哪些方法呢?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老师补充小结:
课件显示:总的说来要弄清楚四点: 一是写了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为什么写(主旨,即要表达的情、理、观点),三怎样写的(行文思路,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四是写得怎样(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阅读方法去阅读王剑冰的一篇优秀散文《古藤》。
(二)、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思考:
1、文章的抒情对象是什么?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点拨:文章的抒情对象的是古藤,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是围绕着它来描写、抒情、议论谈感悟的。
2、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注意抓关键词语,抓文眼: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这就是“文眼”)
点拨:外在特点-----外形弯曲、枯老,是一棵独立的藤
内在特点-----坚毅,不屈,顽强,倔强、孤独。
3、对于“古藤”,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四个词语来概括。
点拨:惊奇,敬慕,担心,敬仰。
4、纵观全文,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点拨::作者通过描写一株失去了大树的依托,但却并不因此而丧失了生存意志的古藤,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
5、文章的行文思路怎样?
点拨:文章开头运用描写,交代出文章的抒情对象古藤,在描写之中,融入了作者对古藤的惊奇感受。为了更好揭示出古藤神奇的特征,作者又插入叙述古藤由来的美好神话,在叙述之中巧妙地融入作者的喜爱之情。为了更好的抒发作者的敬慕之情,作者围绕古藤的艰难命运展开想象议论,同时联想到与古藤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事展开叙述和议论。由物及人,升华主题
(三)品读鉴赏
请同学们细读品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妙的地方,给大家赏析一下。(下例示例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和是否需要补充的情况,有选择的展示)
示例1.文章开篇第一段对古藤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反复、比喻、拟人三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古藤”外形的怪异,渲染了“古藤”生命中遭遇的磨难,也为下文的叙述和议论做了铺垫。
示例2.第9段里“。一千三百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这句话这句话显示了古藤生命升华的过程。
“变成根”是指藤无所依傍后开始独立,自己为自己坐桩。
“变成树”指变成了独立的个体,“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
“变成精”指藤有自己的灵魂、个性、和精神特质。“藤留下了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
示例3.第10段:“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这里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排比形式工整,感情强烈,层层深入地赞颂了古藤是木的范例,凝聚了天地间水土的精华,阐释了生命的内涵;比喻生动、形象,讴歌了古藤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表达了作者对古藤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示例4.文中最后一段(第16段)呼应第14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揭示古藤的生命奥秘,进一步突出古藤坚守者的形象,一个引人思考,被人敬仰的形象。这里有一个关键词语“倔强”,这个词语揭示了古藤面对命运的变故,失去依靠后的那种顽强的生存意志,坚强不屈服的独立个性。尽管挣扎过,痛苦过,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这个词就是全文的“文眼”。”是作者的点睛之笔,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示例5.文章叙述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
为古藤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引出下文古藤失去依傍的命运变故,为表达作者对古藤的敬慕之情作了铺垫。
示例6
第12段“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的不知有多么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由藤及人,揭示了古藤的象征意义 。(寓意)
示例7.第13叙述老态女子生孩子的故事,第14段写古藤的“起点与终点”、“根与头”、“存活与伸展”,的叙述议论。有着内在联系:
老态女子与古藤相互映衬,阐述了生命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孕育新生的哲理,突出了古藤的形象,探求古藤的生命奥秘,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四)总结归纳散文阅读的具体方法
通过大家的阅读赏析,现在我们进一步归纳一下散文阅读的具体方法。
学生交流,老师补充总结:
1、紧扣文眼明散聚。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虽然取材范围广泛,内容博杂,所谓“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但都统一在“神”这个灵魂之下。若能很快找到统领全文的这一“神”,就能迅速而准确的把握文章,提高阅读效率。在散文中,总有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这就是“文眼”。倘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这点睛之笔,就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广博、纷繁的题材是怎样被有机地组织起来的。
2、找准线索结构清。
线索就是窜连文章内容的的一根红线,它在文章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找准它的线索就理清文章的结构。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
3、。融情于景见立意
“一切景语即情语”,大凡写景状物的散文都要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法来含蓄、形象而具体地表情达意。
4、咀嚼精妙品词句
散文的精妙或体现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体现在其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或体现在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或体现在遣词造句的精炼生动。在对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有了宏观理解的前提下,如果能揣摩咀嚼出文章的一二精妙之处,才算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鉴赏。揣摩咀嚼需结合全文内容,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品读感悟,理解才更准确。
(五)、作业:运用散文阅读的方法阅读课文《谈生命》
(六)、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学习者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人生启迪: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和失败,当在这个时候,希望你们能像这棵古藤那样,以顽强的精神,坚毅的性格,承受痛苦,经历磨练,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只有经历了磨练的生命才会更灿烂,只有笑到最后的生命才会更精彩!
一、教材说明、分析:
本篇课文为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讲授内容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着重讲授"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该篇作为鲁迅的短篇小说名篇,具备了写作赋形思维训练中"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作为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该课书首先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及对小说的简单鉴赏分析,学会并力求掌握从人物分析推知小说主题的鉴赏原则,再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构建小说鉴赏的基本框架,具备小说鉴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学习、鉴赏,乃至创作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该篇小说中多次用到"重复"和"对比"的手法,熟练掌握这两种手法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势必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情感目标: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
(3)重点: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分析。
(4)难点:从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题的思维训练。"重复"、"对比"手法在实际写
三、程序设计说明:
1、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
问题1:我所认识的鲁迅。(幻灯展示)
问题2:什么是小说?小说鉴赏应注意些什么?(幻灯展示)
2、点明学习目标和重点,进入新课。
3、讲解"重复"和"对比"的含义。(不要求学生背下来)
重复:就是在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来进行谋篇、结构、构段、造句、行文,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手法。
对比:就是在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反、相对、相背的文章因素来进行谋篇、结构、构段、造句、行文,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手法。
4、找出《故乡》中运用反复与对比的地方。(看前四个自然段)
问题3:前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问题4:"我初到故乡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教师示范分析图表的前一小部分,重复、对比的例子各一,剩下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
问题5:试根据刚才的分析方法自己从文中选取材料分析"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做针对性指导)(旨在让学生独立体会、理解重复、对比手法。)
4、检查、实际操作:问题7:请根据自己的
体会,自选内容,运用"重复"、"对比"手法写几句话(可以运用其中一种或两种综合运用)。(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5、小结:通过上面的讲解分析和操作,我们了解了重复和对比手法的正确运用能增加文章的立意、表达效果,关键是在运用时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整体立意和主题内涵,选择好要运用的材料对象的本质和主题内涵的相关、相似或相反、相对。这更多的是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在运用中仔细揣摩、体会。
6、作业布置:(旨在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运用能力。)
分析下面这一幅对联中重复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 写作目标:
1、 初步掌握写信的格式。
2、 语言要真挚感人,简练,事例要突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二、 写作重点、难点:
目标2
三、 写作过程:
(一) 准备阶段
咱同学长这么大,一定有许多的心里话想对自己的父母说,可能是道出苦水,也可能是感激之言,还可能是……今天呢,老师就给咱同学一次机会,向父母倾诉自己心中所想。主要是感激父母的,与上次作文要求不同。要求:
1、以感受亲情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以书信的形式,也可以是散文的形式,语言要真挚感人,格式要正确,字数600字以上。
2、写法点拨。
(1) 教师指导写信的格式。
(2) 如何展 示情感的真实信度?
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思想的泪和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感情。作 者有了真情实感。文章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听例段
(二)写作阶段
1、 学生读作文选中的有关文章。
2、 学生讨论、思考
3、 45分钟快速成文。
作文讲评
一、讲评目标:
1、 认识自己文章存在的不足及如何解决
2、 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讲评过程:
1、 文章的优点:
(1)、题目新颖 ,体裁是散文。
(2)、内容真实,感人至深。莫先乎情,只有自己的 真情之作,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且不论文章写得是否成功,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叙真事,抒真情。
2、缺点:(1)、格式不正确。大部分同学署名没有写在一行上,此致、敬礼的格式不对。
(2)事例的选择过于陈旧、古老。例:送雨伞,棉衣、送上医院、洗衣、做饭等,虽说是要求学平 常生活中的 小事,但是要把古老的话题写出新颖独特,不是一般的文学功底,因此选材是关键。
(3)语言不真挚感人。大部分同学的作 文读了不能催人泪下,要让父 母看了确实感动,或认为做的不好。
3、 措施(1)、听读优秀作文。
(2)、学生修改自己文章,找出文章 存在 的问题。
(3)交流,批改。
以“感受亲情”为话 题作文
四、 写作目标:
1、 初步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2、 学习细致观察生活,感受亲情回 报爱。
3、中心明确,突出亲情,语言真挚感人。
五、 写作重点、难点:
目标2
六、 写作过程:
(一) 准备阶段
1、茫茫人海中,我们每一个人显得多么渺小而孤独,是亲情给了我们温暖,给了我们勇气, 让我们心中充满光明和力量,作为中学生,在我们 成长的里程中,处处有父母精心的呵护,处处有父母正确的引导,处处有父母无私的牵挂,处处有父母关注的目光,处处有父母的无言的支持……这浓浓的亲情时时刻刻包围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亲爱的同学,你感受到了么?
以“感受亲情”为话题写记叙文,600字。
2、写法点拨。
如何展示情感的真实信度?
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思想的泪和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感情。作者有了真情实感。文章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听例段
(二)写作阶段
4、 学生读《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中的有关文章。
5、 学生讨论、思考
6、 45分钟快速成文。
教学目标:
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
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课文: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与置身于社会底层,潦倒不得志的柳永截然不同,晏殊身为宰相,生活是安逸的。不同的主人公,同样是面对春色,同样是登高饮酒,晏殊抒发的情怀会与柳永有什么不同呢?
二、品读语言理解内容
1、朗读这首词,说一说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疏通这首词的大意
2、圈划这首词中作者所见的景物,说说随着所见景物的不同,诗人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3、体会这首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落花”“归燕”分别象征什么?
“去年天气”,“旧亭台”——生命之中看似不变的事物、
“夕阳”——时光的一去不回
“落花”——生活中消逝的美好
“归燕”——似曾相识的新的美好
4、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两个词包含了怎样的情感?诗人面对“花落去”“燕归来”的眼前之景,悟到了什么哲理?
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三、比较迁移、深入把握
1、从思想内容上看,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哪些异同?
相同之处:都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失去时光的不舍与怀念,且两者对生活都充满热爱,以平静乐观的心态看待生命之中的得失。
不同之处:晏殊体认到了生命之中的美好会以不同方式再次出现;崔护以审美的生命态度,将逝去的美好化作浪漫的记忆珍藏心间。
2、从语言风格上看,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与柳永的《蝶恋花》有哪些异同?
相同之处:婉约含蓄
不同之处:《浣溪沙》更为清丽自然,圆通晓畅
译文: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晏殊《浣溪沙》相关资料
作者相关资料: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临川(今江西临川市)人,景德二年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此后走上仕途,历经小风小浪,做到庆历中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有《珠玉词》传世。
晏殊和儿子晏几道都是北宋的填词名家,合称“大小晏”。在这父子二人之中,很多人偏爱小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人生活经历的不同。晏殊从十四岁中举神童开始,仕途得意,一直做到宰相。尤其是,晏殊这个所谓的太平宰相,地位高而压力小,仿佛天下好事都被他一个人占尽了,于是写起词来,形式多是四平八稳,内容多是富贵闲愁;晏几道却相反,性格单纯,在社会上只能屡屡碰壁。更为可贵的是,他虽然屡屡碰壁,但单纯的性格始终不改,于是写起词来总会深情流露,一发不可收拾。简要来说,晏殊词多理性,晏几道词多感性。
晏殊死后,欧阳修有追悼之词说:“富贵优游五十年,泉终明哲保身全。”说晏殊一生明哲保身,由此得享五十年的富贵。的确,如果说晏殊的一生中有任何风波的话,主要也就是受牵连于民间流传为包公案之一则的“狸猫换太子”一案了。晏殊以宰相之尊而喜好填词,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读书人愈发填词成风。填词在当时尚属“小道”,是非常不受重视的雕虫小技,所以晏殊之填词对于北宋的词坛发展实在有推波助澜,乃至引领风气之功。
词牌故事:《浣溪沙》原本应该叫做《浣溪纱》,是唐代歌咏西施于若耶溪浣纱故事的教坊曲,后来讹传为《浣溪沙》,久而久之也就因非成是了。《浣溪沙》简洁明快,是文人们很常用的词牌,上片三句都是单独成句,每句押韵。很多选本都把第一句的末尾点成逗号,这是不对的。下片的头两句一般要写成对仗,使小令有一点律体诗的味道。
教学目的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得到识别天气阴晴雨雪的知识。
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教学设想
1.安排一教时。
2.文章第二部分(2——6段),一层层具体说明云的形态、光彩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应为教学的重点。可以通过列表,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放映有关云的彩色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
3.预习要求:
(1)认真看“阅读提示”,把握本文学习的两个重点。
(2)掌握课文注释中的字、词语(会读、会解释)。
(3)朗读课文,注明段的序号。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问:从课题看,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云和天气的关系即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阴晴风雨。
(二)朗读课文(检查读音和语句停顿)
(三)正音、正率和解词
峦山(与“恋”区别)霎(与“刹”区别)盈缕(注意汉语拼音规则)晕(还有一个音,朦胧连绵不断(注意加点字写法》
解释词语:
姿态万千 点缀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弥漫
(四)统观全文,了解结构
提示:联系前面课文,《苏州园林》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我国的气候》是“先分说后总说”的结构。思考这一课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问:课文第一段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总——分——总”的结构。
“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
“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
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万千”;省略号后,“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看云识天气”,引出全文的中心。
问:从第一段,看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你可以举哪些例?
学生先自读,再发言,归纳。
(l)为了具体写“姿态万千”,用了八个比喻。结合课后练习二,说明这些描写准确而生动,不仅形象具体,而且有动态特点。
为了具体写“变化无常”。作者用“有时……美丽”,“有时……阴森”,“刚才……阳光灿烂,一霎间……大雨倾盆?进行对比。
(2)用词非常准确、生动。
例:各种云运动时有不同的特征,有的“飘”在空中,有的整齐地“排列”着,有的“来来去去”,有的满满地“盖”住了天空;写天气变化用“点缀”、“笼罩”;“阳光灿烂”“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用“招牌”作比,也非常准确。
(五)重点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问:第2段上下文有何关系?起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归纳。
“薄云”“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层”“阴雨风雪”——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第3.4、5、6段。
思考这部分的结构层次。
同学讨论,明确。
分为两层:第一层(第3—5段)说明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H层(第6段),说明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按课后练习一的要求,边看课文,边境表。可以补充每一类云的“位置”一栏。
┌───────────┬─────┬────────────────┐
│云种类│ 云的形状 │位置 │天气的情况 │
├───┬───────┼─────┼────────────────┤
│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天气晴朗│
├───┼───────┼─────┼────────────────┤
│卷积云│像粼波 │很高 │它不会带来雨雪 │
├───┼───────┼─────┼────────────────┤
│ 积云 │像棉花团 │20xx米左右│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
├───┼───────┼─────┼────────────────┤
│高积云│像羊群 │20xx米左右│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天晴 │
├───┼───────┼─────┼────────────────┤
│卷层云│仿佛白色调幕 │高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
├───┼───────┼─────┼────────────────┤
│高层云│像毛玻璃 │低 │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 │
├───┼───────┼┼─────┼────────────────┤
│雨层云│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就开始下降 │
├───┼───────┼─────┼────────────────┤
│积雨云│形成高大的云山│更低 │马上就会下暴雨 │
└───┴───────┴─────┴────────────────┘
由上面云的位置、厚薄和天气的关系与第2段是相照应的。“象征”“预兆”用词准确。
问:如何说明这部分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
同学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归纳。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
(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3)用描写的语句:
“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溃”、“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4)用词准确:
问: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
默读第6段课文。
提示:本段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是过渡句、也是中心句。边读课文,边填表。
┌──┬───────────────┬────┬────────────┐
│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光彩│天气征兆│ │ │
├──┼───────────────┼────┼────────────┤
│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
├──┼───────────────┼────┼────────────┤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 │
│ │ │ │华环由大变小,转阴雨一 │
├──┼───────────────┼────┼────────────┤
│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 │
├──┼───────────────┼────┼────────────┤
│ 露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朝霞西阴雨袭晚霞东几天晴│
└──┴───────────────┴────┴────────────┘
问:这段没有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没有细致的描绘,怎样使语言鲜明生动的?
学生讨论,明确。
引用了谚语,简短、通俗、鲜明、生动。
最后读第7段课文,说说每句话写了什么,怎样概括段的主要意思?
学生回答,归纳。
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局限性;还要依靠天气预报。——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提示:最后两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它与前文中的“往往”、“常常”、“有时’等词是相照应的,表明使用词语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2、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难点:
1、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2、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课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作者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他叫贾平凹,凹这个字在普通话里念ao,如凹凸不平,但在北方方言和这位作家的名字里念wa。来,一齐读他的名字。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太阳路》。今天再来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文章——我的小桃树。
二、夯实基础
(一)字词过关
伫(zhù) 孱(càn) 嵬(wéi) 懊丧(ào) 执着(zhuó) 矜持(jīn) 猥(wéi)琐
(1)伫立:长久地站立。
(2)生灵:生命。
(3)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4)矜持:拘谨,拘束。
(5)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三步。
(6)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7)楚楚:较弱柔美。
(8)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9)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0)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
(二)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三)背景介绍
1976年,为期十年的_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_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三、整体感悟
1、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课文是按这个顺序叙述的吗?谁能按照课文的顺序来叙述?
2、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再来看看,你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3、“学贵有疑”,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这是你们认真思考的结果。有人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重要。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和小桃树密切相关,那我们先来弄明白这是一棵怎样的桃树?从这个问题入手,再来逐步解决其他几个问题。
四、合作探究
1、联系全文分析作者的梦是什么?
答:课文中作者6次提到自己的梦,较明确的有两处:一是孩提时代埋桃核,“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二是到城里上学前夕,桃树两尺来高的时候,那“梦是绿色的”。通读全文之后不难看出,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意在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来表达自己所寄寓的深刻含意。
早在孩提时代,作者便对美好的未来有了朦胧的向往,因此埋下桃核,希冀“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进城上学以后,作者更是“血气方刚,常要以济于下的人物”(贾平凹《夜籁》)。这个梦自然是绿色的,因为绿色象征希望和生机,简言之便是“奋斗”,并且“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这便是作者的梦。
虽然走上社会以后,作者的际遇曾遭受到类似桃树那般的风和雨,那“再不消沉,再不疲软,再不胆怯”(贾平凹《游了一回龙门》),雨中仍“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作者的梦是顽强的,恰如作者的性格。
2、文中说:“可怜的小桃树!”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寄寓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答: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五、总结全文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小桃树是坚强的,在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不是吗?梦想不管多么深邃在内心,不管多么遥远在将来,只要有一朵花苞,就有开放的时候。
学习目标:
一、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梳理小说故事情节,理解“心声”的含义。
三、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品析人物描写特别是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作用。
学习重点:
在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理解“心声”含义,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品析人物描写特别是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写人物。
学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今天,我们来聆听一下别人的心声。(板书课题)看到标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呢?(学生发言:谁的心声?什么心声?为什么有这样的心声?心声有没有实现?)
二、感知心声
1、介绍作者—黄蓓佳
2、检查预习。
3、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指导学生抓住事件的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换等关键词句提取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300字以内)
三、解读心声
1、探讨:文章取名为“心声”,� )仅仅表达的是李京京的心声吗?
铺垫问题一: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李京京特别想在公开课上朗读《凡卡》?
铺垫问题二:李京京为什么这么想读这篇课文?(提示学生在文中寻找相关语句)
2、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可能会从文中找些语句。如有学生会找“……凡卡,不知怎么,总缠在他的心上……”“跟凡卡信里写的多像多像啊!……”正因为京京与文中的凡卡有着相同的不幸,有着相同的向往,凡卡的遭遇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所以渴望朗读这篇小说,表现了京京对亲情、友情的渴望,并想通过朗读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因为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欲望,正如文中所言:“……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3、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对“心声”的理解。
如:大家讨论下“心声”的含义有哪几层?(提示:本课以“心声”做标题,作者描述了什么人的心声?怎样的心声呢?)
明确:
“心声”的含义:
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亲情、友情
②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
③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四、说一说,感悟心声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2、这篇文章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看法?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人物描写、分析法,识记实词,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背诵默写该诗。(重点)
2、过程与方法:
多读自赏自解,感悟诗意诗人心。体会本诗叙事和抒情结合法。(重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卖炭翁可怜遭遇,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创作背景: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二、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人称诗魔。著有《白氏长庆集》,其中《新乐府》最有名。
三、教学内容: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贱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着冰冻的车辙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的道路上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调转车头,吆喝着赶着牛朝皇宫走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办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注释:
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
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⒁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⒃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
⒄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⒅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
四、诗内容:
一段:描写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的艰辛及目的。
二段:描写卖炭翁卖炭被宫使抢夺走。(卖炭遇宫使,炭被夺走。)
诗意:(这是一首叙事诗),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艰难,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色:1、人物描写等画面生动。
2、灵活运用衬托、反衬、对比手法。(难点)(需要细细回味)
用“一尺雪”、“碾冰辙”侧面描述陪衬“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衣正单”正面描述。表现卖炭翁生活难上加难,可怜之状着实令人同情。
用“心忧炭贱愿天寒”反衬“身上衣裳口中食,身上衣正单”,衬出了卖炭翁炽烈的希望之火,只有天寒,炭价才能可观。
用“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炭之多之重、价钱之少反衬“宫市”残酷的掠夺本性。用“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做外观对比,突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悬殊。
名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五、教学过程:
1、重视朗读,可能条件下可在网上下载或直接使用朗读课件作为教学欣赏。
2、学习书注,读书必看注。
3、强调重点,考察教情学情的知识点。
比如:找出外貌描写句子;找出心理描写句子;找出动作描写句子。
部署作业:
朗读并默写(重点名句),有能力的可以改编成一篇记叙文。
教学目标: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预习提纲:
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思考课后练习,写出发言提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帮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
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其他情况见教师用书P15-16页适当介绍)
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也可参见教师用书P11页)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学生先讨论,教师根据情况点拨与指导)
1.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
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2.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3.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提示: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把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出来,仔细品味,细心揣摩,在仿写几句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