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儿童的必背读物。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
1、让幼儿初步了解《三字经》的相关知识。
2、学习《三字经》前四句话,并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通过学习《三字经》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幼儿园中班三字经教案: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三字经》前四句话,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三字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幼儿园中班三字经教案: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
1、游戏“三个字”
规则:由一个人抓其他人跑。只要被抓之前说一个三个字的词语,别人就不可以抓你了,而你必须站在原地不动,然后再由一个人碰你一下你才可以继续玩,如果被抓,被抓的人就去抓别人。”
2、鼓励语:very very good, very very 耶!
物质准备:
《三字经》图书一本;《三字经》前八句话挂图一份;图片三张(小宝宝、泰山、教师医生);字卡七张(善良、勇敢、懂礼貌、受人欢迎、胆小、不讲卫生、说脏话);塑料袋一个;《三字经》儿歌音乐。
4 幼儿园中班三字经教案:教学过程
(一)“三个字”游戏导入
1、开始部分
导语: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一起做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三个字”,大家还记得怎么玩吗?(教师引导第一轮)
2、结束部分
导语:刚才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叫三个字,老师想问小朋友们,你们在游戏时都说出了那些三个字的词语呢?
总结: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说出了这么多三个字的词语。让我们鼓励一下自己吧。今天老师给我们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也是一个三个字的词语,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呢?(出示《三字经》图书)这本书就是老师带来的新朋友,大家来念一念它的名字,它叫三——字——经。
(二)认识《三字经》
导语:《三字经》的作者是我国南宋时期的王应麟,全书一共只有一千多个字,别看字少它的内容可不少,里面有语文、数学、历史故事、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等等许多方面的知识。因为内容的每句话都是三个字的所以叫做《三字经》,它是我国古代小朋友读书用的课本。
(三)诵读《三字经》
导语:(出示挂图)大家看,老师把《三字经》的前四句话写在了大字卡上,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读一读,小朋友们仔细听,一会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四)解读《三字经》
导语:现在我们小朋友们都能完整的念出《三字经》的前四句话了,可是谁知道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这四句话说得到底是什么!
1、人之初,性本善。
(1)观察图片(出示“小宝宝”图片)
导语:小朋友们,这张图上画的是什么呀?(刚出生的小宝宝)
(2)贴字卡游戏(将字卡散放在地上)
导语:刚刚花仙子送来了许多字卡,上面写着送给小宝宝的美好祝福,可是被坏心的巫婆知道了,于是她也偷偷送来了写着邪恶咒语的字卡。老师一不小心把它们混在一起了,哪位小朋友能帮老师找出花仙子送来的祝福卡片,贴到小宝宝身边,把坏心巫婆送来的咒语扔到这边的垃圾袋里。(先出示字卡让幼儿读字卡内容再贴)
总结:我们来看看花仙子送给小宝宝的祝福有:善良、勇敢、懂礼貌、受人欢迎,她希望小宝宝长大了成为善良、勇敢、懂礼貌、受人欢迎的孩子,那小宝宝长大了以后小朋友们愿意和他交朋友吗?(愿意)我们再来看看坏心巫婆送来的咒语有:不讲卫生、胆小、说脏话,小宝宝长大了要是不讲卫生、胆小还爱说脏话我们还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不愿意)。我们大家以后也要做善良、勇敢、懂礼貌的好孩子,这样别人才喜欢我们、愿意和我们交朋友。
(3)总结
“人之初,性本善。”是说我们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喜爱,也愿意和有良好品德的人交朋友。
2、性相近,习相远。
(1)观察“人猿泰山”图片
导语:小朋友们看他是谁呀?(泰山)。泰山刚出生的时候和上面画里的小宝宝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他从小在森林里和大猩猩一起长大,所以他吃饭用手抓着吃,走路也像大猩猩一样(让幼儿模仿)。如果泰山从小在爸爸妈妈的爱护下长大,和小朋友们一样上幼儿园、上小学,那他长大了以后可能会做什么呢?(科学家、老师等)
(2)观察“教师医生”图片
导语:图上画的是什么?(医生、老师)如果泰山从小在爸爸妈妈的照顾下和小朋友们一样上幼儿园、上小学,那他长大了是不是可能会当医生当老师呢?
(3)总结
“性相近,习相远”告诉我们,人的天性本来差不多,但因为在不一样的环境里长大,所以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同。
3、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提问引导
导语:那如果这个小宝宝(看“小宝宝”图片)的爸爸妈妈每天在家吵架,还总打骂小宝宝,小宝宝上学以后不听老师的话、不认真听讲,上课睡大觉,那小宝宝长大了还能当老师当医生吗?
只有爸爸妈妈、老师都给小宝宝做好的榜样,好好的照顾他、教育他,再加上小宝宝自己认真努力学习,他才能越来越好,长大了当老师、当医生对吗?
(2)总结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没有好的教育,那么他善良的`天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的、专心的教育他。
4、总结
小朋友们老师刚刚把《三字经》前四句话的意思告诉了你们,小朋友们学习了这四句话以后明白了些什么道理呢?(好好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五)听儿歌
导语:老师用《三字经》的前四句话编了一个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听一听吗?(放音乐)。
小朋友们这首儿歌好听吗?那让我们再听一遍,这一遍小朋友们可以试着跟着唱一唱。
教学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字经》的前四句,那我们回家以后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好吗?
教学目的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1、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3、揭示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文晓理:
(一)、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学文释义
1、讲(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3)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4)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5)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6)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7)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8)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6、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7、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三、扩展活动:
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义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难点:
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与名言推荐。
1、课前演讲《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2、演讲评分
3、名言推荐。
二、导入。
师:“常回家看看”不仅道出了作者的心声,而且还唱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那就是对家的重视。《三字经》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今天,让我们再次学习《三字经》,再次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
1、提出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背诵,并简要阐述喜欢的理由。
2、背诵《三字经》片段并简要陈述理由。
四、要求学生谈谈学习《三字经》后的收获。
1、提出要求: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2、学生谈收获。
学生1:九峰人的座右铭是“先成人再成材”,这句话说出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和“孙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多交良师益友,努力学习。学了《三字经》,我还知道: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连动物也不如。
学生2:《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这句话就是:“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这句话告诉我们:勤劳就有功效,嬉戏是没有益处的,应该警惕自己,时时勤勉用功。读了这句话,我懂得了凡是勤恳学习的人,一定会有进步。如果怠惰嬉戏,不但没有益处,而且还会有损害,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学生3:“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启示。如果一个人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不懂礼的话,就会容易说错话,如果懂得礼节,大家便乐意和你为友,并且尊敬你。我们现在求学,常常与老师亲近,要学老师良好的言行,功课上有疑问要请教老师,不要和老师疏远。对于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学,要与他们和乐相初。
五、拓展阅读,并让学生尝试写《三字经》。
设计理念:
让孩子走近《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背文。
2、掌握有关诵读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学会简单地运用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与态度: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行为与习惯:
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多读经典,多加积累。学习经典中的积极之处,好好做人做事。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这课不仅是学生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虽然这些字词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
三字经》为人处事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三字经》:
李老师知道我们四(1)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知识竞赛来比一比谁的知识多,好不好?
出示课件:
1、哪些书伴随古代孩子成长?
2、“玉不琢”的下半句是什么?
3、我国历史上,谁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个个金榜题名,做官清廉能干,美名传扬,被当时人称“燕山窦氏五龙”?
4、“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分别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位勤学之士发奋读书的情景?
你知道在哪本书上可以找到这些答案吗?对了,答案就是《三字经》。
二、简介《三字经》。
幻灯出示,师配乐读。
既然《三字经》那么好,我们赶快去学学吧。
三、学习《三字经》。
(一)读文:
1、请你自由地读读纸上的三字经,要特别注意那些多音字。
2、谁愿意试试看,当众读一读?个别读,正音。
3、老师也想来读,请你当听众,可要听仔细了!
4、谁也读读看?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前提,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机会,赶快再练练。学生读完后再指名读。
(二)找特点:
1、读了《三字经》,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吗?
交流特点(1):是啊,三字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朗朗上口,还押韵呢,如唱儿歌,那就让我们一起边拍手边念吧!
2、还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吗?
交流特点(2):《三字经》中还有许
既有趣,又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历史典故。
看看,你在经文中找到了哪个故事?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看,这么小,就懂得尊敬兄长,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
看图夸孔融。
谁能来背一下?
我们一起来背!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出示句子)先听一段录音!(播放录音)
师:瞧,他读得多好呀!有小朋友已经跃跃欲试了,谁先来读读看?
师:谁敢来跟他比试比试?注意读准字音!
师:这里有几个生字,我们来认识它们,跟着老师读;
龄 能 融 让 梨 弟 (领读)
师:还有谁比他们读得还好?请举手!
师:这么多的小朋友愿意读呀!这样,咱们男女生交叉读,女生读红颜色标注的部分,男生读蓝颜色标注的部分。女生先读,香九龄——(引读)
师:我们一起把这段话快速地读出来!香九龄——(引读)
师:放慢速度,再来读读看!香九龄——(引读)
二、讲解故事。
其实,这段话蕴藏着两个小故事呢!先来看第一个故事吧!
配乐,结合动画叙述黄香温席的故事。
1、师:古时候,有一位叫黄香的小朋友。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与体弱的父亲相依为命。他知道父亲养育自己的艰辛,非常心疼父亲。夏天天热,每晚他都先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以便让父亲安睡。冬天天冷,每晚他都先上床,用体温把被褥捂热,以免父亲着凉。正因为黄香有此孝心,才使他长大后在做人、求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师:多懂事的孩子呀,咱们也要向他学习!《三字经》里是怎样写他的?打开书到第4页,找找看!
相机出示句子:“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师:谁再来试试?
师:女生学着她的样子一起读!香九龄——(引读)
2、师:第二个故事讲的是谁呢?先来认识一下主人公吧!(出示孔融的图片)他叫孔融!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谁来说说?
师:听了刚才的故事,一定有聪明的小朋友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谁来说?
师:对呀,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么长,可古人只用了十二个字就概括了,真神奇呀!(出示句子: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一起来读!
师:小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们吃,他对兄弟是多么友爱!
过渡:在刚才的句子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必须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其次才是学习各种常识。这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出示句子: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三、指导背诵。
过渡:这么好的句子,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已经熟记在心了。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会的小朋友一起回答!先准备准备,自己读读!
师:现在来看大屏幕!
(1) 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
香九龄,_________。孝于亲,_________。
融四岁,_________。弟于长,_________。
首孝弟,_________。知某数,_________。
(评:字字正确!)
(2) 这样,你还会填吗?
香九龄,_________。孝于亲,_________。
融四岁,_________。弟于长,_________。
首孝弟,_________。知某数,_________。
(评:很有感情!)
(3)(出示黄香的图片)《三字经》中是怎样写他的?
一起背!香九龄——(引读)
(出示孔融的图片)你能背出和这幅图有关的句子吗?
一起背!融四岁——(引读)
首孝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小朋友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这几句背下来,真用心!我们一起来背!拍着小手,摇着脑袋。香九龄——(引读)
四、课外延伸。
学了刚才的句子,我们认识了两位可爱的小朋友黄香和孔融。他们都是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的好孩子。你们身边也一定有许多这样的小黄香、小孔融。利用下课时间,去收集他们的故事,下节课在班上讲给同学们听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苟不学”“易为人”“鸡司晨”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字经》的节选。
板书课题:《三字经》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六)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非”: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七)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同学们课下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诵读。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并能初步诵读。
2、能用“哎”及时回答他人的呼唤,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懒。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提前请隔壁班级能力强的一位幼儿及家长拍摄相关录象。两人的照片一张。
2、文字图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3、每个幼儿的身上贴好名字。(便于老师叫出小朋友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孩子们今天薛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听音乐进场。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干什么?搭积木玩得可开心啦。这时候,谁在喊她?
(二)出示视频1,理解语句“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并会用“哎”答应别人。
1、视频1。
2、师幼讨论。
教师:咦,想想答应妈妈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妈妈喊你,你会怎么答应。
3、游戏:我喊你答。
教师:我现在做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时候要赶快答应?
教师小结:集体喊、过度到个别喊。(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师: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赶快回答“哎”,想想听到了吗?
呀想想也答应得很快,我们一起表扬一下。你们也很能干,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4、练习诵读“父母呼,应勿缓。”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课件1,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出一句,及时提炼句子,还有谁来会所说听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诵读“父母呼,应勿缓”。男孩子们(唉)你来读一读。女孩子们,你们也来读一读。
(三)播放视频2,理解语句“父母命,行勿懒。”师: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马上答应,那爸爸妈妈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视频2。
2、师幼讨论。
教师:妈妈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妈妈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想想做得真不错,我们表扬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幼儿讨论教师: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
情景表演:幼儿:妈妈喊我洗手,我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那我们试一试。**孩子,到妈妈这里来,要吃饭了,把手洗洗干净吧。(要下命令式,让孩子去做事情)
3、诵读句子教师小结:孩子们都明白了爸爸妈妈让我们做的事情,都知道马上去做,不偷懒。弟子规中有一句好听的话也是说得这件事情。我们一起听一听。(播放课件2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字卡)一起读一读。分角色读
4、幼儿体验。
教师:爸爸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你能马上去做不偷懒,那老师喊你们做事情,你们愿意吗?孩子们(哎)请你们把这句好听的话告诉客人老师吧。(播放课件2)(四)诵读,进一步巩固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学了弟子规里两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吧?(一起诵读)让我们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好吗?
教师:刚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了读,那现在我们自己来读一读吧。(完整欣赏,轻声跟读)分角色诵读:男孩子们,你们读下好吗?女孩子们,你们再读一次听听好吗?孩子们,立正,我们一起读给客人老师听一听,好吗?
教师总结:今天好开心,孩子们都会读弟子规中的两句话,明白了话的意思。让我们一起去告诉别的班级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播放音乐,幼儿拍手诵读离开)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
(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
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教学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小结。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教师讲故事)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三、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跟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3)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教师范读《三字经》)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
(3)拍手打节奏,齐声诵读。
四、小结
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五、作业:回家以拍手歌的方式给父母诵读今天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