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业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通用)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业形势分析会,主要是回顾总结上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着重研究和部署下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刚才,各有关部门回顾分析了上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下半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并进行了安排,我完全赞同。 今年以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省委8号文件和市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扣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突出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发展和扩大粮食生产,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继续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认真落实农业农村工作各项政策,克服了禽流感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开局良好,呈现出三大特点: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具体表现为“六增”:一是全市粮棉油恢复性增长。早稻预计总产量16.8万吨,较上年增长21.7%;油菜总产6.25万吨,较上年增长14.9%;棉花种植面积23.4万亩,比去年增加2.54万亩。二是经济作物增效显著。全市茶叶总产值1.13亿元,较上年增长9%;蔬菜预计总产量16.4万吨,较上年增长3.1%;蚕茧产量1510吨,较上年增长7.4%。三是畜牧水产业增势平稳。全市肉类总产4.24万吨,同比持平,禽蛋总产1.78万吨,同比减少6%;水产品产量增加、价格上涨,1—6月份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10.6%。四是乡镇企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6.98亿元,同比增长30.29%,劳务收入增长18%。五是农民收入增幅较大。据统计局抽样调查,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98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2元,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据市农委系统抽样则增长18%,总之增收成效明显。六是劳务经济增长较快。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6.9%,平均工资水平为485.92元,同比增长6.2%。但是,应该看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仍然存在着结构层次低、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小、比较效益低、抗灾能力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即市委1号文件),围绕全年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着力解决新时期“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主要是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粮食是保稳定、促增收的基础性农产品,抓好粮食生产不仅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1、抓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兑现。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方式改革,落实好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使种粮农民得到实惠,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前要搞好中稻面积的核实和上报,按照省里部署落实兑现。 2、加强在田作物的管理。根据农业部预测,下半年农业自然灾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重大病虫害呈偏重趋势,对秋粮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各地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盲目乐观,在工作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松懈,要对在田作物的苗情和病虫情进行监测,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指导农民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和田管活动。 3、落实晚稻播种面积。在抓好“双抢”的同时,要引导农民扩大晚稻种植面积,做到能插的地方都要插下去,确保晚稻种植面积计划的落实。 4、认真组织好粮食收购。粮食、工商、物价、农发行等部门要做好落实工作。一要按照省里要求确认收购主体;二要落实收购资金、收购网点;三要落实收购保护价;四要抓好粮食流通秩序管理。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业和农村工作永恒的主题。各地、各部门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大事来抓。要通过科学测算,摸清本地粮食需求底数,在确保本地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市政府今年出台了《池州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4—2008年)》、《池州市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市建设规划》,即将出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八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本行业实际,研究、制定和完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要以加工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农村三次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资源开发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破城乡壁垒、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一体化进程。要以养殖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来抓。 (1)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围绕八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市级龙头企业,争取较多的企业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业,并着眼长远,加快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扶持引导资金今年将集中扶持5—10个市级龙头企业,各地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从现在起就可以组织申报。要注意盘活、利用乡镇企业存量资产,大力搞好农业招商引资。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围绕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要抓好已成立的30个合作社,要完善棉花、茶叶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项目)技术规范,并逐步推广到水稻和蔬菜,扩大覆盖面,使之成为发展有机食品,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抓手。粮食部门负责抓粮食生产合作社,市内每个县区至少要先搞一至两个粮食生产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供应生产资料,组织订单生产。农业部门负责抓蔬菜合作社。工商部门负责抓农民经济人队伍建设。 (3)实施品牌战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开发潜力,池州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们要立足自身优势,把创建品牌作为重要抓手,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两个市场,打造一流的农产品品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当务之急是大力加快建设畜禽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监督体系,搞好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 (4)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组织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拓宽眼界,用开放型农业的思维来发展农业。要大力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在超市找差距,在超市找市场,在超市找思路,在超市找出路。要主攻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市场,开拓“珠三角”和北京市场,积极组织营销大户、龙头企业走进超市,利用超市品牌管理优势、质量管理体系和方便、快捷、廉价的购销系统,推广我市的优势农产品和土特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切实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去年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在工程配套、工程质量、管理服务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抓好今年任务的落实。根据年初下达的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照任务分解,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督促检查,狠抓任务落实;对工作滞后、工程进度缓慢的,要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加强调度,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 2、抓好整改。对已建和在建项目要认真来个“回头看”,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对已建成的沼气池,要对照标准,逐个补缺补差,确保达标,发挥效益。 3、抓好示范点建设。各地、各部门要从示范点建设入手,充分利用典型来引导农民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要高度重视乡镇敬老院、农村中小学校和乡镇政府机关、村部等重点单位的沼气池建设,发挥沼气池环境净化作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抓好跟踪服务。组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管理与服务体系,以县为单位组建农村能源技术服务公司,开展沼气池配件采购供应及设备安装、维修、咨询等服务工作;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乡村能源服务站,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突出抓好“百池村”的沼气协会建设,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一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防汛抗旱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今年的汛期尚未过去,长江堤防虽经加固,但没有经受高水位考验;我市病险水库较多,有的仍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各地、各有关部门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度讯。同时要密切注视,切实做好抗旱准备。二要抓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市、县两级重点水利工程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确保按期发挥效益。同时各地要重视项目编制和申报,抓住江堤建设结束后,国家重视重点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用水、小流域治理、长江支流治理的机遇,争取更多的投入。三要以落实“一事一议”政策,组织农民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高潮。重点加强堤防、病险水库除险保安、涵闸泵站、城市防洪设施、人畜饮水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做到乡乡有规划、村村有项目。除了重点工程外,面上兴修都要通过引导群众“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水务局就如何运用好“一事一议”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一次调研,提出今冬明春的兴修意见。 五、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来抓。要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和职介服务网络,规范职业中介组织行为,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当年培训的农民工80%得到转移。要强化劳务输出的职业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实施《2004—2010年全市农民工培训规划》,提高我市农民工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劳务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用工信息、法律援助、风险救助、就业指导服务,逐步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切实抓好效能建设 今年农村工作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1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明确职责,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方法,提高效率,狠抓落实,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思考和解决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检查,切实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一是按照市委1号文件要求,各部门对照分工,抓好落实。年底将以此作为考核依据。二是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配合,围绕“三农”,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搞好服务。三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要认真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工作中不能越位、缺位,更不能错位,要进一步健全机关内部岗位责任制,增强纪律观念,强化效率意识,保证政令畅通。要紧抓机关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制度。各部门都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杜绝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