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描写大自然的名家散文最新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乡村里的音籁
徐志摩
小舟在垂柳荫间缓泛――一阵阵初秋的凉风,
吹生了水面的漪绒,
吹来两岸乡村里的音籁。
我独自凭着船窗闲憩,
静看着一河的波幻,
静听着远近的音籁,――又一度与童年的情景默契!
这是清脆的稚儿的呼唤,
田场上工作纷纭,
竹篱边犬吠鸡鸣:
但这无端的悲感与凄惋!
白云在蓝天里飞行:
我欲把恼人的年岁,
我欲把恼人的情爱,
托付与无涯的空灵――消泯;
回复我纯朴的,美丽的童心:
像山谷里的冷泉一勺,
像晓风里的白头乳鹊,
像池畔的草花,自然的鲜明。
要我说,重庆的秋天,在江南;江南的秋天,在南山;南山的秋天,在一阵阵凉风里。
凉风里的秋天?黄树叶儿纷飞,衰草丝丝摆荡,风轻轻地吹开了胸前的两颗纽扣,肌肤很欢畅这阵风,没有夏的灼热,没有冬的凛冽,只有随风尽情狂舞般的爽凉。
登临南山,吹吹这阵秋天里的风吧。
黄昏时分,南山的秋意正浓,农家乐的庭院里蟹正肥,桂花香,抬头亦见一轮圆月。不过,少了村落炊烟的袅袅,羊肠小径上的牛羊,和家家户户木仓里散发出的刚丰收的谷香。
举起手中的琥珀杯,我的朋友,干完这杯,我们一起爬到南山的最高处,望望皎洁月光下两江交汇的山城夜景,学学李白,吟吟李清照,拉回盛唐的诗情,穷追大宋的词境,充盈这俗不可耐的中秋。
零落凋残,黄树叶儿漫天舞,那才是秋;碓窝舂糍粑,银细的手儿拉扯出天上圆月一轮,那才叫花好月圆;一家老小,说说笑笑,围坐成月饼的形状,那才叫共享天伦。
你看这大都市中的秋,小区的树叶儿难见枯黄,花儿不知凋谢地永远盛放!高速路上的车辆跑出了城市发展的速度,进进出出各大商圈的人们,不知疲倦地追逐着上上下下正正副副。如群山般的高楼大厦里,挤压着春天的张扬,夏天的怒放,包裹着冬天的冰霜,唯独难有秋的宁息,秋的丰盈,秋的爽凉。
禾苗到了能被火点燃的时候,离秋天就不远了。禾苗长在水田里,水田当然在农村。有点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大约知道那大片大片火红的农村秋景吧,看着让人脸红心跳,就像面对心动的情人。到了这个季节,万物都已成熟,摇头晃脑出诱人的金黄,只要一把火,真还可以燃烧起来,升腾起天边的片片彩云。
河沟里的蟹个头肥大,趁夜深月明,几个孩子探照着电筒,从大石板下,河洞洞里,捉抓到属于他们童年的惊喜。池塘里的鲫鱼、草鱼活蹦乱跳,游哉悠哉,喜煞了农村媳妇。
庭院里,瓜果围屋绕,玉米墙上挂,新谷装木仓,房前一空坝,三代同堂,说李家长道刘家短,一大堆陈谷子烂麻子,伴随着一杆叶子烟,滔滔不绝,比摆放在桌子上供奉月亮菩萨的大糍粑更圆长更永久。
知道了吧,我的朋友,重庆秋天的夜景在眼前,诗词却停留在盛唐和大宋,真正要过中秋,应该去乡下。该看出来了,我所钟爱的秋天,应是大自然中的秋天。
海与大河不同,作文以自然为话题。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在历史的进程中闪着文学的光,并且这片光芒不是仅有亮度上的耀眼,更是有色彩上的绚目——因为海的多变。但当面对这片蓝色之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只专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宁静呢?曹操的壮志,李白的才华,张九龄的妙句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的肯定和我们的继承?大海成为古典文学众多意象中的闪亮一点,它的价值又岂止是它的多变?古人为我们留下海一般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灿烂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民族的子子孙孙,我们的目光不该仅留在海水表面。
海的能量不仅蕴藏于中国古典文学,它于全人类的艺术领域都有巨大贡献。当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对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当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海洋做着殊死搏斗,当贝多芬聆听内心汹涌的潮声谱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还有宇宙万物,他们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他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类世界,于是他们为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宝又如何能用海水去度量?无论是印象画派还是《老人与海》抑或《命运交响曲》,这些诞生于海又比海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文化,值得全人类去传承发扬。
文学与艺术在海的渗透中格外鲜活,而我又由此想到了人类更本质的东西——那便是人性。也许雨果那句“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但在充斥了现代科技的今日社会,人性似乎重新回到一个需要被讨论与审视的高度。曾有人提出所谓“鱼的哲学”——能够随波转向便是适者—— 适者生存。但大海给予我们更坚定更值得钦佩的礁石。礁石任由海水冲刷,我自巍然不动,当潮水逐渐退去,显露的才是真我本色。每个人的心均是片汪洋大海,做鱼还是礁石是处世哲学的选择,而勿庸置疑的是,礁石比鱼更长久。
其实大海给予我们的远不止文艺哲学,或者说文艺哲学中包含的远不止大海。但面对海,马尔克斯的冷峻、富恩特斯的磅礴、鲁尔弗的神秘、柯塔萨尔的细腻,都一一浮现,我们可以听见来自先人们的呼唤,以及内心真正的自我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实在是太狂妄自大了,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他却要作自然的主人!他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 地宣称要用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肤浅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窃私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鹪鹩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完全错了,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只是犯错误的历史,中学生作文《作文以自然为话题》。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是大自然的模仿者,但他模仿得很拙劣。他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坟墓呢?谁能断言我们不是在走着一条通向死亡的路呢
我觉得,参加这次讨论的有学问的人事实上是按“理”和“工”分成两派:
可以说工程师直接设计、创造了我们的现代文明,我承认,他们有理由也需要这种豪情说无需敬畏自然;然而工程师们应用的理论来自于科学家的实验,请听听理科工作者们(何××不算,中科院系统都知道)的声音。
很多人站在埃及金字塔前心潮澎湃、看着现代工业创造的钢铁水泥的庞然大物思绪万千,对5000年的灿烂文明敬畏不已;也有人静静地站在长江前聆听滚滚东逝、在茫茫大海前遥望潮起潮落、在夏威夷火山感受地底的呻吟,于是对大自然的宏大与不可战胜敬畏无比。科学家所敬畏的并不是这些,科学理论都掌控了或将掌控这一切具体的事物,科学家们敬畏的是整个宇宙的存在,整个科学理论的深邃和归一、生命的复杂有序。当一个自以为学识渊博的懵懂少年真正踏进科学的殿堂,那种震撼是无与伦比的:人类的渺小与无知激励他奋进;而宇宙的宏大、科学理论深邃的美感、生命体的精致与机巧,将抹去科学家任何一丝狂妄。在宇宙与人类之间,浩瀚与渺小、博大精深与无知的巨大反差之下,敬畏是一种必然。
人类所创造的大家伙,最大的也许就是未来的三峡大坝和水库吧,但它只是对滚滚长江的小小改造,长江还是长江、地球还是地球、银河还是银河,当我们注视包围着我们的整个星空的时候,难道就那么理所当然,就没有一点敬畏的震颤?大自然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她的宏大、她的精巧、她蕴含的深刻的美——物理定 律,所有这一切创造了人类,也震撼了无数科学巨人。 “五十岁以后的牛顿,开始转向神学,研究上帝。此后,他的面孔在公众眼里变得模糊。后人谈起这一点时,与其说是不解,不如说是带点耻笑与嘲讽的意味了。牛顿的后半生何以莫名地糊涂?———因为“敬畏”。当其时,有谁像牛顿那样在科学的长路上走得如此遥远?有谁体验过他在注视宇宙与星空时内心的颤栗与惶惑?宇宙秩序的完美与无懈可击的精致,让他惊悚———是什么造就了这浑然一体的秩序的链条?”——北京市民郑茜:把科学推上神坛也是反科学
当人类在纳米材料的应用上一路凯歌时,生命早在数十亿年前已制造应用更精细百倍的分子材料了。生命在五亿平方公里的实验室里,在数十亿年进化历程中积淀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与精巧,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仰望、并在实验中审慎吗?
关于敬畏自然所需的态度,应该是审慎,既非畏缩,亦非狂妄。 “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敬畏”并不是害怕的意思。当我们说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传统,或敬畏某种超验的东西时,并不是说我们害怕自然、害怕生命或害怕传统。而是说,我们清醒地知道人的理性有局限性,因而,对于自然、生命、传统等应秉持一种审慎的态度。 我们敬畏大自然,所以,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我们应当审慎。不是说我们就不可利用自然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以改进人类的处境。但是,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应当非常小心地权衡其中可能的影响。”——北京学者姚中秋:中庸之道是对自然的正确态度
下为笔者前文《如何敬畏自然?》以及对批驳文章的回应,细说审慎这个话题:
目前,黑洞的存在已经从理论推断到达了天文发现,因而微型黑洞的存在也成为可能。试想部分科学家沉迷的实验:制造微型黑洞!(因为微型黑洞将是个诱人的实验室,人们能通过它证实或发现宇宙的基本定律)
黑洞会横扫它周围的一切物质,吞噬它的一切障碍。有理论说微型黑洞会很快挥发直到瞬间炸毁,但如果它爆炸前因高速运动而吞噬获得足够的质量,就会变得越来越长寿,接下来就是地球的可怕的灾难:它毫无阻碍地落往地心,要知道,它名叫“黑洞”!有进无出、永不知饱!高压、近液态的地心无止境地落入洞中,整个星球急剧坍缩,部分外壳被产生的巨大能量撕扯抛出……
最后,太阳系中,在金星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运转着一颗看不见的黑洞,只是偶尔因吸收太阳风放射出X射线昭示它的存在,远处,偶尔漂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行星哭诉着曾经在这个星系存在的伟大的智慧文明。
唉,还是敬畏宇宙吧。
目前,生物技术已经让人类能够轻易地进行基因重组与基因修饰,基于病毒的实验是最直接的,因为病毒的基因结构最简单、也最变幻莫测。试想一个实验:制造超级病毒!(或许为了消灭老鼠或治疗基因疾病或军事目的)它具备艾滋病毒的不可免疫、长时间潜伏、发作缓慢的“优点”,同时又具备某些流感病毒的空气传播、空气和土壤中长时间休眠存活的“本领”。
魔鬼在实验室的众多培养基中终于出现了,和它那些平庸的兄弟姐妹一样不起眼,看不出它有什么害处,但它会“飞”,只是一丁点泄漏,它很快感染到一个清洁工,病毒在他体内立即进入潜伏期状态,只是繁殖,并不发作出明显症状;很快,在肺部的大量繁殖产生飘散的病毒;再就是迅速蔓延,静悄悄地占领城镇、机场,静悄悄地走遍世界;数年后,症状终于出现了,但没有任何人重视;又过了一段时间,出现死亡,它终于被确认为危险病症,但奇怪的是找不到病源,因为各洲都有病例,还因为甚至找不到一个阴性的样本来对照证实这个被发现的病毒;在恐惧驱使下,人们浪潮般地逃往任何一个不为人知的山村和海岛,病毒彻底渗透到我们星球的每个角落,从南极的考察站到撒哈拉的绿洲都呈阳性。
大自然——我的热恋
大自然
我热爱着你
爱着你
那绿色的森林
那清澈的溪水
那斑斓的花朵
那可爱的小草
大自然
我热恋着你
恋着你
夕阳西下的一瞬间
那精美绝伦的画面
弯月下一对相爱恋人
那如诗如画的风景
大自然
你的美
却被无情
污染着
破坏着
伤害着
掩盖着
你本真的美
大自然
你的美
让我欣赏
我会用心
尽我所能
呵护着
归正着
你本真的美
大自然
让我投入
你最美的怀抱
远离尘俗世事纷扰
洗尽我铅华
拂去你浊尘
追寻本性
复还天然
十月秋高风怒浩!
深秋的季节格外凉爽,还带着点阴冷,深秋没有春天生机盎然的绿意,更没有夏天蔚蓝的天空酷热的气候,也没有冬天洁白的雪花,但,秋天却充满着丰收的喜悦。不少诗人、作家曾把秋季称之为——金色的季节。这是因为秋季有其独特的景色,田野里的庄稼却争先恐后的发育成熟,小草树叶枯黄了,树叶黄绿相间形成一道迷人的风景。
秋天的早晨,一般是不能缺少雾的点缀,罩住原野,锁住河流,封住沟壑,不多功夫,树叶上庄稼上,就留下了小小的水滴,吧嗒吧嗒地坠向地面,这是雾化身。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雾就渐渐消失了,它很快就变成了云朵,在天空中遨游,
秋天的正午,大地被太阳晒得直冒气,虽说是秋天,中午的太阳还放着炽热的光芒。田地里忙着收秋的人们还不住的拭着汗水,行路的人们也要在林荫道下乘凉。秋天昼夜温差大。
秋天的傍晚,太阳渐渐西斜,气温随之凉了,西北风悠悠的吹来,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凉意,树木、庄稼随风摇摆,天边晚霞染红了苍穹,将大地映得赤红赤红,万家升起了缕缕炊烟,镰刀似的月牙,已挂在天上,暮色降临了,牧童们扬着长长地哨鞭,赶着一天的收获喜气洋洋的回家,随后人间就静静地。秋天的夜里很少有人在外面散步。
月亮是诗人的眼睛,它出现在寂静的夜里,为夜行人指明了道路。
武汉夏天的热,好像尽人皆知。
到底有多热?热到什么程度?热得有多么难受?武汉人倒没有外地人表达得传神。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问我:现在武汉的夏天热吧?我答:热。
于光远先生说:热得怎样?我答:摄氏42度的高温连续几个星期。
于光远先生笑着摇头,讲述了这么一段往事:1956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邀去武汉作报告。
武汉三镇,数武昌凉快一些,有偌大的东湖,有几十所大专院校,校园都搞绿化,因此武昌比汉口汉阳都要凉快。
报告就安排在武昌讲。
那个时候,大礼堂一般都没有空调设备,电扇也不多,吹出来的还是热风,所以报告就安排在室外进行。
到了作报告的时候,于光远先生一看,是在东湖的游泳池里。
于光远先生坐在游泳池边沿讲话,听报告的人黑压压一片,都站在游泳池里。
听的人倒不错,唯独热坏了于光远先生一个人。
于光远先生走遍天南海北,如今已八十多岁,所经历的最热也就是武汉的这一次了。
另一个朋友,北方人,大夏天不幸被派到武汉出公差。
临行前害怕武汉的热,找到武汉人打听,去了武汉住哪里比较凉快?人告诉他如果是出公差住不起大饭店,最好就住长江边的招待所,江边总是比较凉快的。
朋友来到武汉,果然就寻到长江边上的一家招待所住宿。
到了晚上,又热又闷,人躺下不一刻,草席上就是一个人的印迹,汗水洇的。
电扇打开,热风烫面,只好关掉,一夜辗转,痛苦难当。
第二天的晚上,朋友困极累极,来到长江边上,只见江边坐满了乘凉的人,他也试着坐坐,不行,依然是热得要命,且还有蚊虫叮咬。
万般无奈,朋友急中生智:到长江里头去睡。
朋友寻来一段绳索,再连接上自己的皮带,一头系在江岸的铁锚上,一头套住自己的脖子,人就坐进江水里,在水面露出鼻孔呼吸,这样才迷迷糊糊地得以打几个盹。
天亮之后,朋友不顾一切,仓促北逃。
从此,一提起武汉的夏天,有如谈虎,必然色变。
他这一辈子,无论如何,是绝对不会在夏天来武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