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惊诧论范文【优秀4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友邦惊诧论】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我国自古以来,把学生进学校学习称之为“读书”,可见对读的重视。在古代的私塾教育中,确实是以读为主的,校园里书声琅琅。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读书须是本文熟读,字字咀嚼令有味。”叶圣陶先生回忆说,“我小时候读私塾,先读《三字经》《千字文》,然后是《四书》《诗经》《易经》。都要熟读,都要在老师跟前背诵,背得出了,老师才教下去。每天还理书,就是把先前背熟了的书轮替温理一遍,背给老师听。
自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从以“读”为主逐渐变为以“讲”为主了。应该承认,以讲为主也是针对私塾那种过于强调学生的自我感悟,过于忽视理性指导,使得学生难免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混沌朦胧状态的弊端而来的。是对私塾教育以读为主的反动,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以讲为主,完全违背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而不是靠“听讲”。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认为一讲一听之后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实在是个大大的误解。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红领巾”教学法问世之后,它所倡导的“谈话法”盛行以来,语文教学又从以“讲”为主变为以“问”为主了。所谓“谈话法”,就是把教师要讲的内容,通过师生谈话(即问答)的方式端出来。以“问”为主的谈话法,也是针对以讲为主的弊端而来的,是对以“讲”为主的反动,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因为学生从只有听老师讲的份儿变成为有回答问题甚至提问的权利,学生从绝对的被动变成相对有一点主动性、积极性了。课堂语言传递方式由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交流了,课堂气氛也显得活跃了。于是人们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只要是“问”,就是“启发”,就是好方法,于是发展到一切皆问,满堂问的境况。新时期以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谈话法”又被当作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法。但是,以“问”为主,同样违背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忽视和削弱了“读”,学生对语言材料(文本)没有充分的感受、领悟和积累,主要精力用于答问,语感就得不到培养,语文能力就难以形成了。
我们今天提倡的以读为主,是对以“讲”为主和以“问”为主的否定,也是对以“读”为主的历史回归。但这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回归,而是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克服原有的弊端,把以读为主提升到更为科学的高度。
读,包括默读和朗读,各有长短,可兼而用之。运用得好,可以相辅相成,想得益彰。清代学者唐彪说,“读而不省,不能默坐沉思,以术其精深,当能得文而巧妙乎?看而不读,文不能熟,其弊又与读而不看者等也。”从文本意义的角度来看,默读的效率高于朗读;从吸收语言、生成语感的角度来看,朗读的效果优于默读。把握思路,可以默读为主;品味语言,应以朗读为主。提取信息,把握,我们更为强调的是在默读和朗读基础上的诵读和品读。
一、诵读法
诵读,就是不仅要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把诉诸视觉的静止的文字符号还原为诉诸听觉的动态的有声语言,而且要美读,读出文章中固有的语气和语调,再现固有的形象,表达固有的思想感情,“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这就要求师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读古人文字时,便投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神气。”也就是说,诵读《最后一次讲演》,我就是闻一多;诵读《“友邦惊诧”论》,我就是鲁迅。要让学生在诵读中生成语感。
具体作法是:
1. 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思想(读出思想)。
例1:《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感悟毛泽东同志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和对革命前途的思虑。读时,要用雄浑的语调,稍慢的语速,在“苍茫大地”和“谁”字上用重读。】
例2:《“友邦惊诧”论》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惊诧”和“怕”字重读,突出对比“一惊诧”“就怕了“,揭示友邦与国府的主奴关系。】
2. 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突出情感)。
例1:《纪念刘和珍君》
惨象,已使我目不思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用稍慢的语速,用深沉的语调读出深沉的悲愤。两个“沉默啊”,要读出区别。前个读得低沉而厚重,表达对沉默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后一个读出呐喊的语气,表达对沉默现实的愤慨。“爆发”要高声重读,表达打破沉默奋起反抗的决心。“灭亡”要低声重读,以示警示。】
例2:《“友邦惊诧”论》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宁,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用激愤的语调,痛斥的语气来读。三个“不惊诧”,一个“惊诧了”要读出鲜明的对比。“友邦人士”读出讽刺的语气,“什么东西”读出鄙视的语气。】
3. 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形象(读出形象)。
例1:《荷花淀》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走,我不蓝你。家里怎么办?
【通过对比诵读,把握水生嫂的形象】
例2:《最后一次讲演》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这段话是同敌人面对面的斗争。头几句质问的话,要用“厉声”;“桃色事件”“共产党杀共产党”要用讽刺的语调。两个“无耻啊”要读出区别。头一个咬牙切齿,后一个愤怒控诉。两个“光荣”要用高昂的声调和赞颂的语气。通过诵读,衬托出闻一多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4. 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韵味(读出韵味)。
例1:《滕王阁序》
渔 舟 唱 晚,响 穷 彭 蠡 之 滨;雁 阵 惊 寒,声 断 衡 阳 之 浦。
— — ∣ ∣ ∣ — — ∣∣— — — ∣— — — ∣
【读出抑扬顿挫,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二、品读法
品读,就是把读书和品味语言结合起来,把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读法。一般的作法是边读边品,边品边读,在读中品,在品中读,融为一体。
在品读时,常常采用的是比较揣摩法。所谓比较揣摩法,就是针对文本中的语言品味点,把它作一点变动,作为参照物与原文比较,通过读和品,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感悟语言的魅力。
其具体技法是:
1. 加—加。
就是在原文上增加标点、字词或段落,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背影》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擦干了泪。”
——如果在“我赶紧拭干了泪”前面加一句“因为怕父亲看见我在流泪而引起伤心”(我赶紧拭干了泪)好吗?
【原文已包含了“因为怕父亲看见我流泪而引起伤心”的意思,不加这一句,语言还简洁些,加进去,反而显得罗嗦了。】
例2:《论雷峰塔的倒掉》
作者在叙述了法海逃亡在螃蟹壳里避祸,终于成为“蟹和尚”的故事之后,另起一行,写了“活该。”二字。
——如果在“活该”前加上一句话,即“法海落到这样的下场,他是自作自受,活该。”好吗?
【“活该”二字,集中表达了人民对胜利的欢呼,对卫道者可耻下场的嘲讽。作者把它独立成段,给人以嬉笑怒骂、痛快淋漓之感。加进一些解释性的话语,反而削弱了表现力,影响了原有的情味。】
2. 减—减。
就是在原文上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或语段,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刚去“似乎”和“那时”,意思没有变,文字还简洁些。可以删去吗?
【不能删去。“似乎”表明时间久远,记忆有些模糊;“那时”指作者的儿童时代。删去它们,意思就表达得不清楚了。】
例2:《老山界》
“这是一家瑶民,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这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躲起来了。”
——删去“照着习惯”,影响表达吗?
【“照着习惯”,一来说明瑶民长期受反动军阀压迫,见兵就逃,已成“习惯”;二来说明,那男人并不了解红军是什么队伍,他是照着“习惯”躲起来的。不能删去。】
3. 换一换。
就是在原文上置换标点、字词、句子及段落,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背景》
“唉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里的“聪明”,实际上是“糊涂”的意思,那就换成“糊涂”不是更好吗?
【用“糊涂”意思过于直露,用“聪明”是反语,自嘲、自责、自悔的意思更浓。】
例2:《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把“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换成“互不相让”不是更为简洁吗?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把“争”字具体化了、形象化了,表现出竞争的神态,十分传神。而“互不相让”只能表达“争”的含义,虽然简洁了,但却不为原句的表达效果好。】
例3:《论雷峰塔的倒掉》
“活该。”
——把句号(。)换成叹号(!)不是更好吗?
【用叹号,诅咒的语气,表达的是痛恨的感情;用句号,嘲笑的语气,表达的是幸灾乐祸、轻蔑的感情。有时冷嘲比热骂更有力。】
例4:《捕蛇者说》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进矣”
——把“专其利”换成“受其害”或“专其事”,不是更为确切吗?
【“专其利”是比较于租税者而言的,揭示了“苛税毒于蛇”的主题】
4. 调一调。
就是在原文上调整词序、句序、段序,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多,丰富得多了。”
——把“深刻得多”和“丰富得多”两个词语呼唤位置,可以吗?
【不可以。因为“深刻”与上文“肤浅”相对应,是从范围上说的。词序变了就不对应了,不协调了。】
例2:《有的人》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把分号前后两句调换次序可以吗?
【这首诗是歌颂鲁迅的。诗人采用对比手法,拿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的表现、心理和对人民的态度以及他们的下场作反衬,表现鲁迅的伟大。因此,把语意落在“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上面,对比这两句话,放在前面的是陪句,放在后面的是主句。调换次序后,语意就落在“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上面,就不符合这首诗的主旨。再说,全诗都是先说反面的,后说正面的;如果开头调换了句序,全诗就不对应,不统一了。】
例3:《春》朱自清
“春天像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以上三段,可以调整次序吗?
【这三句,用了三个比喻,从“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壮的青年”,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发展过程。次序不能调整。】
5. 联一联。
就是在原文上,把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联系起来,通过预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春》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末尾的“去”字与文章前面哪个字相呼应?起什么作用?
【与原文开头的“东风来了”中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末尾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例2:《济南的冬天》老舍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这里用了两个“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用得好不好?
【前面有“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说明雪没有全覆盖,所以才觉得像人一样“卧”着。两个“卧”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悠闲自在的情态。】
例3:《荷花淀》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刺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联系水生嫂与水生前面那段对话,说说这个细节描写的妙处。
【这个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水生嫂当时内心的震动并企图以动作加以掩饰的复杂心情。】
例4:《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进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这段话中的“笑了笑”同“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这段话中“想了一下”联系起来品味,为什么这位战士回答第一问(苦不苦)只是“笑了笑”,而回答后一问(为什么要求),却“想了一下”呢?
【“笑了笑”,表明他对这个问题,即觉不觉得苦的问题,早已深思熟虑,那就是为祖国人民的幸福,甘愿吃苦,甘愿牺牲,所以是婉转的笑了笑;“想了一下”,说明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所以需要想一下。“笑了笑”“想了一下”多么平常的词语,却反映了志愿军战士“他们的心胸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品味这两个词语,品除了志愿军的伟大形象,比空洞的称赞,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5. 改一改。
就是采用比“换一换”动作更大的对原文语言做改动的办法,拿来与原文作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苏州园林》叶圣陶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把这段话改为“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不是更为简洁吗?
【原文有意用一组排比的动宾短语,重复“讲究”这个词,强调苏州园林的设计,确实有很多“讲究”。排比句读起来很流畅,很省气势,给人的印象深。改为并句,文字是简洁了,但表达效果不如原文。】
例2:《雷雨》曹禺
周:梅家的一个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鲁: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鲁: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份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侍萍反多说“不规矩”。“不清白”是为了揭露事实,戳穿周朴园为美化自己而美化侍萍的谎言。既然如此,把侍萍的话改为“她不是小姐,是个作风败坏的丫头。她跟周家少爷鬼混,不明不白地生了两个儿子。”不是更省力量吧?
【①侍萍没有必要把自己骂一顿,这样说也无益于揭露周朴园的罪行;②这段话主观色彩太浓,不像是在谈与己无关的闲事儿,会引起周朴园的怀疑,会暴露自己的身份,谈话也难以继续下去。】
——“不太规矩”是从侍萍的角度说的,其实罪责在周朴园身上。为什么不采用更为有力的揭露周朴园的话呢?比如,可以改为:“她不是什么小姐,而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丫头。她太年轻、太幼稚了,不知道周家少爷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他让周家少爷给骗了,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后被他抛弃了。”好吗?
【不好,理由如上。】
例3:《荷花淀》孙犁
把水生和水生嫂的对话,作两种改写,再与原文比较,准确把握水生嫂的性格。
改一: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小华,你带去;爹,你也带上!”
水生说:“那咋成啊!”
水生嫂说:“咋不成?”
水生说:“我又不是去走亲戚,是去打鬼子,打仗!”
水生嫂说:“哦,那么说,我是去走亲戚啦?我还要干活呢!”
水生恳求说:“千斤的担子你担着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水生嫂说:“哼,说的轻巧。你不替我想想,也该替老人孩子想想。上有老,下有小,你现在甩手就跑,都丢给我,我们命好苦哇!”
改二: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咱们一块走。”
水生说:“我们是去打鬼子,你个娘们跟去干什么?”
水生嫂说:“烧饭,洗衣服呀。你们的人就不吃饭换衣服啦?”
水生说:“那咋成啊,打仗还带个娘们!”
水生嫂说:“咋不成?古代还有个花木兰提父从军呢!”
水生说:“别横扯,说真个儿的,千斤的担子你先担着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水生嫂娇滴滴地说:“嗯,不嘛!”
关键词:鲁迅 友邦惊诧 学生运动
鲁迅先生在他的文学名篇《友邦惊诧论》中尽情批判了国民党政府及其"友邦"的反动本质,对学生运动表示了自己的同情及维护。然而,随着时间的沉淀及材料的发掘,我们可以看出这场学生运动本身还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 鲁迅眼中的学生形象
在文中,鲁迅认为参加请愿的学生具有如下形象:
(一)爱国。鲁迅说:"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东三省,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
(二)可怜。鲁迅说:"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为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
(三)没有武力。鲁迅说:"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
(四)被诬陷。鲁迅说:"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可见学生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
(五)受迫害。鲁迅说:"'教育消息'栏内,又记本埠一小部分学校赴京请愿学生残余的确数,则云:'中公死二人,伤三十人,复旦伤二人,复旦附中伤十人,东亚失踪一人(系女性),上中失踪一人,伤三人,文生氏死一人,伤五2人……'"
(六)请愿中发生了"一点纷扰",鲁迅说:"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七)请愿中即使真有所谓的"罪名",也不值得"惊诧"。鲁迅说:"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综合以上鲁迅对学生运动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鲁迅认为学生爱国、可怜、没武力,受诬陷及迫害,是一副善良、单纯、可怜的受害者形象;第二,鲁迅认为学生运动中发生过"一点纷扰",同时又认为学生请愿中即使真有所谓"罪名",也没什么,不值得"惊诧"。也就是说鲁迅对这次的学生请愿,保持着一种无条件的全面支持。
二 学生运动中另一面值得商榷的形象
但是,历史中还存在着请愿学生的另一面形象。
(一)学生运动中的暴力现象。在这场学生运动中,鲁迅笔下可怜之至的学生确实出现了部分暴力行为,如1931年12月15日的捣毁外交部,殴打监察委员蔡元培及行政院长陈铭枢的举动,对此《大公报》以"学生示威团竟暴动化 捣毁外部殴伤蔡元培陈铭枢"[1](P83)的标题进行了报道。部分学生还发生了抢劫并使用武器现象。如"2月15日,示威团……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后,'先将大门封闭',夺下'岗警五人枪械'……警卫上前救护,'学生中即拔出手枪开放'……'陈铭枢被一棍子打倒在地,蔡元培也被打了一下'。同时,学生'纠察队解除了他们两警卫兵的枪支,是德国造的手枪',当天就交给了中共南京市委。……北平学生所以最后放行,主要为搜查'一二一五'事件中学生夺去的枪支。结果自然一无所获。"[1](P75)
(二)学生运动受的舆论批评。学生的这类暴力行为直接导致了当时社会舆论的不满,对学生运动本身的发展起了毒副作用。如"运动发展到南下示威阶段,舆论对学生之批评就更形尖锐。连最同情学运的《申报》亦提出更多的批评……至学生冲打中央党部后,舆论已现猛烈抨击之象,导致学运内部分歧进一步扩大,波及民众观感,从而对学潮产生抑制作用。"[1](P86)
(三)并非完全受诬陷。鲁迅认为学生们所谓的"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罪名"都是政府"诬陷"。但是我们却确可以看到政府对学生的批判并非无稽之谈。首先,上文所举材料即可看出"捣毁机关,殴伤中委,横击公务人员"这三项"罪名"是存在的。再如《大公报》在1931年12月7日的一篇文章《请愿风潮尚在僵持 各路交通昨仍断绝,北平车站学生数益加众》中这样报道"平津交通昨日完全断绝"。[1](P73)可以看出"阻断交通"这一"罪名"也是成立的。这样看来政府指责的大部分"罪名"也是有事实可依,并非是完全诬陷。
(五)并未受到严厉迫害。鲁迅在文中痛斥了政府对学生的"镇压、诬陷、迫害"。但是也有材料表明政府对学生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态度。如"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汹涌而来的学潮,出于多种因素制约,国民政府未取高压政策。对请愿学生,蒋介石及国民政府自始至终采取接见训话方式加以敷衍……对示威抗议乃至捣毁政府机关、殴打政府高官的学生,国民政府则采取轻度阻止、强行遣送回校的措施,未加严厉镇压。…… 这种较为宽松的处理对消解学生激昂的情绪显然起了作用……大多数学生在舆论指责和当局化解政策之下,情绪确已平息,运动趋向结束已成定局。"[1](P86)
(六)怎样看待"一点纷扰"。鲁迅认为学生运动中中的乱象是"一点纷扰"。这显示鲁迅对于学生中的暴力行为并非一无所知,只是认为它无关紧要。但这样的行为却有以下害处:首先可能导致学生生命危险,如"薛迅回忆,当时一位同学的亲戚--国民党京官杨栋霖告诉她……'你们是碰上好运气了!南京现在群龙无首,不然像你们这样--早枪毙了'"[1](P82)。其次,打击了国民党内的温和派,帮助了强硬派。如同情学生运动的蔡元培遭学生殴打后,蒋介石幸灾乐祸地说,"学生横暴至此,而先辈仍主宽柔,意使全国秩序不安,此无政府放任主义何以能完成革命救国之责任也"。[1](P82)最后,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导致了舆论批判,促进了学生运动的瓦解。
(七)值不值得"惊诧"。鲁迅在文中还以国民党政府及其"友邦"本身也存在暴行为由论述了学生运动不值得"惊诧"。但很显然,当局及"友邦"存在暴行,并不足以证明学生本身的暴行的合理与正确。
三 结论
综合我们对鲁迅观点及学生运动中另一形象的看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学生运动中容易存在着不理智行为会造成严重破坏。这一点在学生运动中的暴力行为即可看出。
(二)学生运动容易受到控制与利用。如虽然学生在示威中企图"活捉蒋介石"[2](P38),如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恰恰帮了蒋介石的忙。如"(蒋)明言他只要不下野,忍怨负责并不在乎,对付学生示威乃区区小事。但广东派逼蒋下野不稍退让……学生能成大势,根本原因还在于国民党派系斗争正激烈异常,实力人物蒋介石已被迫辞职。对已下野的蒋而言,此时维持秩序纯属为他人作嫁,故不出力"[1](P82)这种情况显示,学生示威中的暴力行动受到了蒋介石集团的利用,为以后蒋氏的复出作了一定铺垫。
(三)知识分子应在学生运动中起到什么作用。
作为知识分子,对学生运动中的暴力行为不应一味偏袒,推波助澜。这样损害国家利益,也有损于学生运动自身。如前所述,大部分媒体在学生运动走向暴力后都提出了一定的批评,但鲁迅仅以"一点纷扰"称之,并竭力辩解,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运动自身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廷湘。政局动荡与学潮起落---九一八事变后学生运动的样态及成因[J].北京:历史研究,2011(1).
1. 反驳论点
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这是驳论文中最常用的形式。摆出对方错误的论点,然后针对这个论点,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指出其错误和荒谬。
例如初中课文《“友邦惊诧”论》,鲁迅先生针对国民党当局的反动论点:“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直接反驳:“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作者摆出确凿事实,在对比之中证明“友邦”并非友邦,而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后台,是中国人民的死敌。随后,作者指出其险恶用心:“‘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杀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就残酷镇压。”
反驳论点还可以间接反驳,比如用归谬法。即根据对方的错误观点进行合理的引申、推理,暴露出它的荒谬,从而驳倒对方。例如:
一次,一个美国外交官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对一位中国外交官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中国外交官反击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无须向别人做出什么保证。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要向我们做出什么保证吗?”这位中国外交官的最后一问就是用了归谬的方法,让那位美国外交官无言以对。
2. 反驳论据
论点和论据,是议论文的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论点是论据的集中和升华;论据是论点的基础和支撑,揭穿了对方论据的虚假性、片面性,犹如釜底抽薪,对方论点也便颓然倒塌。
如鲁迅在《文学和出汗》里批驳对方的观点“文学要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长久”时,就用到这种方法。对方的论据是“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人不这样,就都消灭了。”先生抓住对方论据的漏洞反驳道:“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胡涂’了。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是啊,既然都消灭了,后人应该都看不见了,后人看不见了,怎么就断定它们的消灭是因为不是写的永久不变的人性呢?可见,作为支撑对方论点的这个论据是有问题的,论点也理所当然地不能成立。
3. 反驳论证
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成为论点的有力支撑。指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论证不合逻辑,由这样的论据推不出这一论点来,对方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例如:
多年前一个英国记者曾对周总理说:“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将来一定会向外国扩张。”总理说:“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400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是‘日不落’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及全球,美国的海外驻军达150万。中国人口虽多,但是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国外领土,更没有在外国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是决定于人口的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总理的话就指出了英国记者推论的荒谬,其观点的错误也就清晰明白了。
驳论文的写作,一般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树立靶子――摆出对方的错误观点或论据或论证,放“矢”先要有“的”;第二步,分析批驳――选用确凿的事实和正确的道理直接批驳,或用归谬法、反证法间接批驳,分析对方的错误所在,揭示其本质;第三步,得出结论――破是为了立,经过层层批驳,在总结中立出自己正确的观点。
立论和驳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说理方式,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阐明正确的主张,驳论其实也是为立论服务的。在批驳时要抓住对方言论的要害作为“突破口”,针锋相对,使文章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下面,我们就来对一篇驳论文进行简要的点评。
中国人该不该抵制《功夫熊猫》
秦淮川
28日零时,熊猫“阿宝”重出江湖,《功夫熊猫2》的零时场人满为患。同时,《功夫熊猫2》的上映也遭遇了其他声音,比如行为艺术家赵半狄公开要求抵制观看《功夫熊猫2》,表示该片是老美对中国的一种“文化侵略”,这一说法还得到了学者、北大教授孔庆东的支持。
把《功夫熊猫2》上升到文化侵略,是不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好莱坞确实在赚我们的钱,但是不是文化侵略?好莱坞也确实把中国符号拿去了,但是不是为了征服你?又是不是在洗脑和征服我们的心?这自然大可商榷。
如果好莱坞确实征服了我们的心,最该探讨的是,为什么好莱坞这么容易征服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为何这么容易征服?国产电影每年不知道有多少部,但为何就不能像《功夫熊猫》《功夫熊猫2》一样征服国人的心?不少电影迷当然希望国产电影雄起,希望国产电影争气,更希望国产电影走出国门。不反思自己,却一味指责对方,这显然是狭隘的。
其实,无论《功夫熊猫》还是《功夫熊猫2》,之所以备受国人喜欢,不仅仅是熊猫这个符号,还有深刻的电影哲学和朴素的价值观传达出的励志、乐观等奋斗精神,以及影片本身的叙事方式、拍摄技术,如果说好莱坞刻意迎合国人的话,那么我们的艺术从业者能不能也导出几部这样的电影?当前,最不该的是抵制,而应该是学习,是“拿来主义”。
说白了,好莱坞推出《功夫熊猫》《功夫熊猫2》,只是再次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即如何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我国每年进口影片数以千部计,而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正如前国新办主任赵启正所言,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就成了一个“硬件加工厂”。这一席话一语中的。
“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正式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要立足于自信与相互借鉴,应是坚持不懈、潜移默化的提升过程,是从国家到国民素质的提升与展示。基于此,还是少一些浮躁的抵制,多一些老实的学习和沉静的内功修炼。
关键词:辩论;论据;论点
一、指出论据的不可靠性
在辩论赛中,不可靠的论据支撑着不可靠的论点,就如同一根腐朽的木杆上悬挂着的旗帜,只要将腐朽的木杆推到了,不可靠的论点自然就立不起来了。
例如,在《“友邦惊诧”论》中,鲁迅先生批驳了国民党反动派所谓“友邦人士莫名惊诧”的荒谬后,又在文末摘引《申报》上的两则消息,以事实说明当局强加给爱国学生“捣毁机关,阻断交通……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纯属诬陷不实之词。论据一被推倒,谬论自然就支撑不起来了。
再如,有人以爱因斯坦上学时学习成绩不好为论据得出结论:学习成绩不好没关系,将来一样可以成为知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教训》一文中对此进行了驳斥。作者以爱因斯坦的教训为论据,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指出爱因斯坦上学时由于数学没学好,后来不得不花七年时间补习数学课,重新学好数学,致使广义相对论这一人类的伟大发现至少被推迟了七年,这一教训无论对于爱因斯坦本人,还是其他人都是非常深刻的。正是由于驳倒了对方的论据,对方的观点自然就被攻破了。
二、指出论据与论点无关
当前反对核电建设的运动和舆论几乎成了西方世界的时髦之举。有不少人,包括一些有科学知识的人都认为核电站是一颗“受控的***”。其依据如下:一是二者的核燃料相同,二是利用的原理相同,三是两者的本质也相同。反核人士据此认为核电站也存在着爆炸的危险。《是瓶中魔鬼,还是诺亚方舟》一文对此进行了反驳,指出核电站与***有三大区别:一是核燃料浓度不同,***为高浓轴,而核电站为低浓轴;二是两者的内部结构差别极大,***的核燃料是高密度的,内有***实现迅速爆炸,而核电站反应堆的核燃料是低密度的,安全措施十分严密,也没有***导致爆炸;三是两者外壳的强度差别很大,***的外壳强度极大,可导致迅猛的爆炸,反应堆的外壳强度很小,不会导致爆炸。因此,反核人士认为核电站是“受控的***”的论据并不成立。
三、指出论据缺乏说服力
在一次辩论赛上有人指出,诸葛亮在“失街亭”中并不聪明,理由是误用马谡,使得街亭失守,误了北伐大事。要驳倒这一论点,必须指出对方所依据的理由是充分的。诸葛亮隆中对策、草船借箭、巧设空城、七擒孟获,完全可以说明他是个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虽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这“一失”并不能说明智者不智。由此可以看出,对方的观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四、指出论据没有代表性
贾平凹的《丑石》一文所写的丑石奇丑,却具有极高的天文研究价值,天文学家对它极其珍爱。有人于是据此断言,一切事物“丑到极处就是美到极处”,甚至还提出了另一个观点,“美到极处也就是丑到极处”。这显然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指出,@个观点的荒谬就在于它所依据的事实是个别偶然现象,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试想一下,秀美的风景点在显眼处有堆垃圾摆在那儿,肮脏不堪、臭气熏天,这分明是丑到极点,你能说是美到极点吗?
五、采用归谬法
明代浮白斋的《雅谑》中有则笑话,说有个人在母亲去世时吃红米饭,一个腐儒认为居丧者不能吃红米,理由是红色是喜事的颜色。对此谬论,孝子从论据寻找突破口,反问道:“按你的说法,那么吃白米饭的家家都有丧事了?”这样的反驳,不仅简明有力,而且饶有趣味。鲁迅先生也很善于运用归谬法。他的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有一个部分叫作“论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针对封建复古派的谬论,举出礼、法、吃、住、行五个荒谬的具体事例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揭穿了反动文人宣扬封建复古论调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使敌人受到了打击又有苦难言。
辩论赛的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和事实,如若指出对方论据不恰当,自然其论点就无法站住脚。辩论时论据出现毛病可能是论据不可靠,也可能是论据不充分,情况各不相同。我们在驳斥对方论据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刘斌,姚莉。基于论据本体和计算辩论的观点分析[J].电子制作,2013(17).
[2]王元祥。《“友邦惊诧”论》的反驳方式[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4(2).
[3]白正春。论证与驳论的逻辑[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
[4]曹丽丽。论点论据表述恰切与否判断方法探究[J].中学语文,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