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记录范文(优秀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访谈记录范文(优秀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访谈记录 篇1

一村一寨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一村一寨,我体会,对于一个村来说,科学发展必须明确四点。

第一,科学发展,基础是发展。我们__村曾是全国的老典型。但上世纪80年代初曾一度落后了,农民收入比周围的富裕村下降,村民的不满情绪、不稳定因素开始滋生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被选为村主任。当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老书记吕玉兰。她之所以受到全村人拥戴,根本原因是让乡亲们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历史,告别了土窝儿住上新房。现在为什么人们有意见了?根本原因是发展慢了。所以,当时的第一板斧就是改变单一的种植模式,兴办集体企业、放开个体企业。几年下来,村集体积累多了,__这面红旗又飘起来了。这告诉我们,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第一村务。

第二,科学发展,要明白“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给了谁”的问题。只要这“三问”的答案都是群众,你就放心大胆地干,准保不会错。

第三,科学发展,目的是让群众心情舒展。这个舒展除了物质上的,还有政治上的、精神上的。比如在政治上,必须保障村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不受侵犯。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民主制度:一是保障村民的选举权,把干部的“乌纱帽”真正交到群众手里;二是决策权,重大村务必须由村民代表大会、全体村民大会决议;三是监督权,要让村民监督,要让村民明白,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公开了,群众的监督到位了,群众就放心了,心情也就舒展了。再如在精神上,必须大力提升村民的社会公德、思想道德和家庭美德水准,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邻里环境。假如村里整天打架闹事,即使吃得住得再好,心情也不舒展。

第四,科学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农民的全面发展。如果没有我们经年不断的素质教育,没有素质逐年提高的村民,__的发展就达不到今天的水平。

村书记的“重”与“轻”

科学发展,村书记是“领头羊”,是当家人。我对村书记这个位置,有两点看法和体会。

首先,这个位置很重。党组织和父老乡亲把你推到这个位置上,你要为党守好这块阵地。“人在阵地在”,战争年代如此,和平时期也不例外。在这块阵地上,首先要为党争光,而不能为党挣骂。群众对党的认识和态度,是从接触他们的当家人开始的。你执政为民、廉洁奉公,老百姓不光说你好,更说党伟大正确;你占着茅坑不拉屎,甚至胡作非为,老百姓不光戳你脊梁骨,而且给党抹了黑。

其次,这个角色很轻。你不能把权利看得太重了,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因为你没有三头六臂,你也是村里普通一农民。群众选你当领头羊,就是让你带着大伙往前奔。刮风你是一堵墙,下雨你是一把伞,逢山你开路,过河你架桥。在群众面前,你就是跑堂的小伙计,群众渴了你送水,饿了你端饭,把群众伺候高兴了,你就算称职了。作为一村之主,只有把自己定位在党和群众这一边,才能掂出这个位置的轻与重。

当班长的“基本功”

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班子、带队伍,在这方面,班长应具备四个基本功。

一是要当“班长”,不要当“家长”。在班子内部,不能搞家长式“一言堂”,要坚持集体领导,共同决策。这是统一思想,步调一致的前提。我的办法是:一事当前,我先划“道”让大家去直。这第一道最难划,因为没有参照物,很容易出偏差。当班长的,既要担当起划这第一道的责任,又要虚怀若谷,有不怕被修改、完善乃至否定的胸怀。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是谋事、做事、成事的规律,也应该是班长的一项基本功。

二是要团结一致,不要一团和气。一个班子一群人,性格不一,秉性不同,没有勺子不碰锅沿的。这就要求当班长的看全部、虑整体,千万不要在一句话、一件事上斤斤计较。这里有个胸襟大度的问题,但主要的还是干事创业的政治基础问题。张飞性格暴躁,不拘小节;关羽刚愎自用,恃才傲物。但他们忠于结义诺言,舍生忘死匡扶汉室。所以刘备容忍他们的缺点,视若手足,终成一方霸业。这说明,团结必须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光凭哥们义气,那不叫团结,那是乌合之众,有点风雨就会一哄而散。我们班子团结的基础是为全村的发展无私奉献,而不是合起伙来吃干嚼净。在这方面,不能搞一团和气,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村班子十几年团结一致,每次换届班子成员都是连续高票当选,靠的就是干事创业的政治基础,靠的就是“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历史公式。

三是要放手放权,不要撒手不管。我们每个班子成员都有相应的工作目标,也都有相应独立的权力。班长对班子成员分工以内的事,要放手、放心、放权,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不能只要求人家怎么干,但不放给人家一点权。凡是班子成员积极性不高的地方,十有八九是责权利不统一。权和利是履行责任的保障和动力。没有保障和动力,责任也就失去了追究的依据,成了一句空话。但放手放权不是撒手不管。当班长的,在班子成员碰到实际困难时,要迎难而上,不当甩手掌柜;对成员之间的隔阂和分歧要及时协调,适时补台;对班子中的苗头性倾向,要及时纠偏定向。

四是要关心,不要偏心。对班子成员要视同自已的亲兄弟,对他们的工作、生活、身体、家庭,都要看到、想到、关心到。但是,关心不是偏心。什么是偏心?就是偏袒缺点和错误。比如在执行村规民约上,对干部的处理要比群众严、要比群众重。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维护干部的形象和威信。我村的干部包括家属、亲属,总的看都很自律,但

对个别违规违纪现象,绝不搞下不为例。当然,这有个场合和方式问题,对干部的批评教育,有的要公开,有的局限在班子内,更多的是个别谈话。农村工作的“难”与“易”

科学发展,必须破解农村工作的难点。农村工作为什么难,难在哪儿?这个扣儿必须解开,否则,就谈不上科学发展。

难,主要难在干部身上,难在干部的素质上。从发展的历程看,由计划到市场,由大集体到大包干,干部有三个没跟上:观念转变没跟上,管理方法没跟上,政策水平没跟上。再用老一套管理新农民已经行不通了。有人说今天的群众懂得太多,不好管了,我觉得这话应反过来说。不是群众懂得太多,而是干部懂得还不够多。干部素质和群众素质的提高没有成正比,有的反而拉开了距离。你了解政策不如他细,你掌握情况不如他熟,你摆出的道理不如他充分,你让群众服你,难!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不难,就得对症下药。用什么药?我的体会是,不妨让群众来“管”干部!群众“管”干部的过程,也是管理自己、约束自己的过程。再说,村务本来就是群众的村务,理应让群众来管理。干部的责任就是把群众的意见、办法、智慧集中起来,然后再交给群众。群众懂得多是好事,怕就怕群众不懂,你跟他磨破嘴皮子,他仍听不懂、想不通,那就不好办了。我们村大喇叭每天早晨都按时转播中央新闻,目的就是让群众多懂一点政策和时事,群众懂得多了,对干部也是个促进。另外,我村还有个群众制定的“小宪法”,既管“官”又管民,很管用。总之,农村工作的难与易是相对的。更多地想着群众,更多地实践民主,做到“干部搭台,群众唱戏”,工作之难就会变得不难;否则,看似容易的事,也会变得很难。

法·法儿·情

科学发展,需要科学地领导。领导好一个村,既要依“法”,又要得“法儿”,还要讲“情”。

法,就是法律。依法治村,这是首要的。没有法律,就没有公平,就没有和谐;没有和谐,就谈不上稳定,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做群众工作,仅靠权力不够了,群众越来越认法不认权了。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把法律条文念一遍。党组织的威信和威力,越来越取决于干部的执法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所以,干部千万不能脑袋一热就拍板蛮干。

法儿,就是工作方法。“法”强调的是原则性,“法儿”强调的是灵活性。农村千人千面,百户百性,没有碰不到的事儿。要善于研究自己的工作对象,把工作对象琢磨透了,“法儿”也就有了。对那些我们没有处理好的问题,不能光埋怨群众,要想想自己是不是得“法儿”。“法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为调解村里的棘手矛盾,前几年我们搞了一个“土法儿”叫民主法庭,推举有威信的党员、村民组成评委,用“打分制”调解群众纠纷。一方面把村干部从繁杂的矛盾事务中解脱出来。一方面深得群众信赖,收到了空前效果。

情,就是以情感人,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现在有些群众不怕干部的“招数”硬,硬得出了格,他可以去上访告状,但他怕你和他“掏心窝子”。有一个村民,他把集体闲散地上的几棵树刨走了,按“小宪法”应予处罚。但他手头拮据,扬言谁罚钱就和谁拼命。村干部就多次上门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几次下来,他被感化了,不仅如数交还了所刨树木,还搭上了自己的几根檀条做补偿。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情,是村干部做工作的第一要素,因为你面对的是祖辈相依的邻里乡亲,只有动真情、捧热心、献诚意,心心相印,情情相融,同时辅之以“法”和“法儿”,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法”就会变成冷冰冰的大棒子,“法儿”也容易被人误解为内藏奸诈的外衣。那样,任凭你的“法儿”再多,群众也不买你的账。

“得罪人”辩

科学发展,需要和谐的干群关系,但村干部又难免得罪人,怎么办?我的体会是三句话:不怕得罪人,处理好被得罪的人,尽量少得罪人。

首先,不怕得罪人。村干部为了全村利益得罪少数人,应该说是正当防卫。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群众就会说你“耍精,滑头”。再说,为了全村三千人得罪个把人,值!99%的人高兴,1%的人不高兴,你还怕什么?所以在原则问题上,在规章制度面前,我从不让步,怕得罪人就别当干部,这个不能含糊。

其次,处理好被得罪的人。无论什么人都难免失误难免有错,如果把这些人都打入“另册”,用不了几年,你就把村里的人都得罪完了,别说干工作,你连在村里生活都难了。所以必须处理好被得罪的人,我的做法是三步走:一是登门作解释工作,说清楚我们是对事不对人,处理的是某件事,而不是跟某个人过不去;说清楚制度不饶人,不是人为地处理你,而是规章制度制裁你。二是坚持功是功、过是过原则,功过不相抵。被处理的人做了好事,做了贡献,同样受表彰、得奖励。三是不翻旧账,不造成感情隔阂。我有个近门长辈犯了村规,受了处理。我主动找他解释,他不见我,在路上碰见喊三声五声他都不理我。后来我就每天午饭前到他家里等他,连续等了五六天,他终于顶不住了,主动和我说:“你当书记的也不容易,放心吧,我不记恨你!”

第三,尽量少得罪人。这也有三个“诀窍”:一是秉公办事,不因感情好恶和利益关系得罪人。自己的家人亲朋一有违规,照章处理,并且“从速从严”。二是靠制度管人,决不搞人治。我们加大村务管理制度化的力度,避免了大量人为矛盾的出现。三是让群众自己教育、管理自己。凡适宜群众讨论裁决的事,都交给群众讨论裁决。这样,一方面当事人口服心服,另一方面,能教育更多的群众。

“蜘蛛网”说

科学发展,必须善于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不然不仅难以发展,甚至难以维持局面。

矛盾,就像一间房子里的蜘蛛网,如果不及时把蜘蛛赶走,把蜘蛛网弄掉,而是躲来躲去,那么蜘蛛网就会越织越多,最后会把你挤到墙角,动弹不得,让你无法开展工作。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矛盾!农村的许多矛盾都是由遗留问题引发的,一次解决不好或解决不彻底,就会引发次生矛盾或连锁矛盾,最后矛盾会“遍地开花”。放着钱可以生息,搁着事只能生乱。这几年,我们及时化解矛盾靠三条:一是充分发挥村民小组作用,把矛盾化解在小组或村内;二是严格要求干部,不允许干部之间藏隔夜话,有了隔阂处理在当天;三是不允许干部与群众争利益、存积怨。我们对干部有约法三章:不准与群众闹意见不说话,不准家中养狗,不准搞家族亲信那一套。

“奉献精神”要管上千年

科学发展,必须弘扬奉献精神。我们村从八十年代的800元起家,发展到今天的固定资产1.3亿元,靠的就是干部群众的奉献精神。

首先,村干部要以集体为家,但又不能把集体当家。村干部干的就是“炒了豆子大家吃,炸了锅自己锔”的活儿。没有奉献精神不能当村干部。为了发展集体经济,__的干部把集体的事当自家的事来办,舍小家为大家,吃过苦、挨过骂、受过气、冒过险。如今看着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富裕了,我们心里舒服、熨贴。同时,村干部又不能把集体当成自己的家,想拿就拿,甚至把集体经营变成个人发财之道,假公济私,中饱私囊,那就把自己摆错了位置,成了集体的寄生虫。

其次,群众的奉献精神靠干部去发掘。有两件事对我教育很大:一件是村里埋设1500米管道,我们定的是有偿劳动,但大喇叭喊了半天,只有四人报名参加;村里挖一条15华里的排灌渠,我们定的是义务劳动,全村却一户不少,踊跃出工,计划5天的任务,3天就完成了。今年春天,我们举行吕玉兰纪念馆开馆仪式,仅中直机关和省市就来了620多位领导。我们改革接待方式,实行“吃派饭”,上自省部级领导下至县乡干部一律在村民家吃饭。那天一共有90户承担了吃派饭的任务,大家拿出最好的饭菜招待客人,各级领导非常满意。事后,我们决定,给每户补贴80元,但没有一户要。这两件事告诉我们,群众中蕴涵着强烈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奉献精神,干部要善于褒扬和发掘这种可贵的精神和思想,使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扬光大。

访谈记录 篇2

一、“访谈”与访谈式教育指导

“访谈”是研究者“寻访”被研究者并且与其进行“交谈”的一种活动。访谈式教研指导是指导者运用访谈法对教师作指导的一种教研形式。以往,在对教师的教研指导中经常被大家运用的是点评式的教育指导。点评式的教研指导虽然观点鲜明,但由于缺少与教师的直接对话,导致点评过程中主观因素过多。这一方面容易挫伤教师的自信心,是指导者和教师双方存在心理距离;另一方面难以转变教师的观念,也难以真正促进教师的自主性成长。访谈强调的是指导者与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强调通过对话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和情绪反应,已有的教育经历、教育行为中所隐含的教育观念等等,在准确探究教师的内心活动、充分了解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反思性引导。

二、访谈式教研知道的特点

1.反思性。“大多数教师互动决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而“良好教学需要反思的、理性的和自觉的决策。”访谈式教研指导是指导者与教师共同反思教育实践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教师“从冲动的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增强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

2.透明性。传统的教研指导方式通常将教师放到一个被动的被研究的位置。他们被观察、被询问、被评价,经常是在评价者没有很好地了解教师的想法的情况下,就被一条一条地点评了。尽管评价者会尽量考虑点评的方式与态度,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访谈式教研指导是促进教师自己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是指导者在充分了解教师设计意图、教育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对教师进行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反思性引导的过程。这样既避免了许多教育指导与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又使教师成为自我教育评价的主体。这种教育指导虽较隐性,但更具透明性,也更容易被教师所接受。

3.针对性。通过访谈可以更好地了解、分析教师的成长经历、教育专长以及不同的教育风格,较好的判断教师的教育素养。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往教研指导过于统一化的模式,为指导的针对性提供基础,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扬长避短,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4.交往性。访谈式教研指导是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的。访谈的过程也是指导者与教师思想沟通、增进感情的过程。因此,访谈与其他教研指导方式相比具有更多的交往性。

5.合作性。访谈法注重教师与指导者的合作。通过访谈。指导者可以在了解教师所思所想的基础上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指导技巧。而教师可以在指导者的指导下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逐渐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技能。

6.研究性。由于访谈可以充分发挥指导者与教师的智慧,因此,这种方法既可以真实地发现教师的专长以及存在的问题,又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总结提炼来自教育实践的有价值的经验,从而使研究更有价值。

三、访谈式教研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1.访谈应有主题。访谈主要的确立可以有以下来源;(1)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教育问题,如:幼儿的常规培养等。(3)成功的教育经验。(4)来自教师教育资料的访谈主题。

2.精心设计访谈的主要问题。访谈的主要问题应围绕访谈主题来设计,问题的设计要自然亲切、符合对话要求。除事先设计好的主要问题外,研究者还应就某一有价值的话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3.要灵活应用访谈技巧。提问、倾听、回应是访谈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根据访谈的进程及访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指导者要灵活应用访谈技巧,恰当使用设问、插问、反问、追问、倾听、必要的回应与适度的引导等对话方式,以支持访谈的深入进行,取得较为理想的访谈效果。

访谈记录 篇3

2、接受信息的途径:电视、报纸、电脑网络、杂志、书籍、远程教育、校长传达文件、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手机短信、广播。

3、最需要的学习内容:电脑知识、新课改理念及心理发展的研究、教育学心理知识、学科教学方法、信息教育技术、原创:当代文学、如何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能力。

最合适的培训形式:实地考察观摩、专家讲座、定期离职培训、案例分析、网络培训、继续教育,进校组织的讲练结合、听课。

4、问题或困惑: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新理念要更新、没有参考资料、不知道新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样的、资料不足、计算机知识有待提高。

5、参加的培训有:校县级有关部门、进校电教站新教材培训、继续教育讲座、听评课、职称培训、技能培训、教育法规知识培训、因特网培训

培训效果:认为可以或很好的较多,有少数老师认为效果一般或不好。

建议:有部分教师建议少收费,大部分教师建议多组织实质性的学习指导,形势多样化、培训讲究实效性、次数增多。

6、对县、市、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评价:还不错,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有些培训只收了钱,但培训效果不好,流于形式。

针对性与时效性:达不到预期效果,市级省级培训效果较好,不能普及到每位教师,培训内容与本地教学脱节。

7、工资待遇情况: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初级职称教师月工资800元左右,中级职称教师月1000元左右,高级职称教师月工资1200元左右。

能按时但不能足额,该调的没调,该涨的也不涨。

8、如果不花钱的话,都愿意到教育发达地区参加定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9、如果给补助的话大部分老师愿意支教,部分教师不愿意,有部分是情况而定

访谈记录 篇4

【关键词】口述史 特点 方法 价值

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北宋,鼎盛于明代、清代,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传统艺人的消失,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也逐渐走向败落。如何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并更好地发展,早已成为学术界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旧社会,作为社会底层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艺人往往不被统治者所重视。他们传授的活动被官方作为文献记载并保存至今的寥寥无几。有关朱仙镇木版年画技艺传承史、人生史、家族年画生产史、生产流程等资料只能从当代尚在的传承人记忆中汲取。而将这些无形化的文化记忆转化为文字、影像资料这些有形化的资料,并得以保存,将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将传承人记忆中的学艺、从艺等经历,通过科技手段最终“有形化”的记录下来,这种过程就是“口述史”的编写过程。口述史“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者录音和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记录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Oraltestimony)。”①因此,“口述史”已成为当前朱仙镇木版年画遗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手段。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研究的特点

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传承人的记忆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对传承人的保护就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故而对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的口述调查,就是对这项遗产进一步深入地开掘。这为口述史在木版年画领域的研究开拓了前沿,并体现出了鲜明独到的特点。

(一)“个体化”记录对象

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研究就是储备、保存木版年画传承人的口述史料。内容由传承人个人亲述的生活经历为主,重视从传承人的个体角度来体现对其从业经历的记忆和认识。这里的“个体”指的是普通百姓,是小人物,他们的感同身受未必不如代表人物、大人物重要。通过他们口述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认识、见地,能展现出许多以往被文献忽略的侧面,补充传统文字史料遗忘的段落。不同的个体由于自身从业经历不同,对木版年画的认识又有所差别,这种“个体化”的差别又是对主流认识的很好补充,所以说,记录对象的“个体化”是开封木版年画口述史研究的特点之一。

(二)“学术化”记录过程

对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的访谈主题要从学术的角度进行前期设计,是具备“学术化”的研究性主题,而不是受访者单方面地随意叙述,或对访谈者临时发问或即兴插话的回应。访谈者应该就学术界有争议话题、或遗漏问题为主线,设计出访谈内容框架,拟定若干话题,并大致决定每一话题的时间分配。访谈框架一旦确定,就应该保持不变,始终围绕框架主线进行访谈。目前有关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献资料多为概括性的总结,缺乏个案鲜活记录。对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的整理恰是弥补了现有档案、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研究提供了不同个体的、鲜活的“学术化”资料。

(三)“口头化”记录材料

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当代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进行带有研究主题的访谈,我们可以获得这一文化遗产研究最基本的语言和影像材料。这种备忘材料不是对书面材料的复述,是聊天过程中的“口头化”语言,是传承人口述的回忆、见解,是对木版年画研究史料的重要补充。通过口头聊天的方式,可以化解紧张的学术氛围,使整个过程变得轻松,便于受访者更好地回忆历史,捕捉其临时发挥的妙语。“口述史”详细记录了传承人谈话内容、表情、语调等“口头化”的综合资料。访谈者最终将这些“口头化”的资料整理分析,并将访谈结果科学地保存下来,以备未来研究之用。同时,将“口头化”的资料同现有的研究文字资料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把握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保护的重点。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的编纂与整理方法

“口述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重要组成,是对传承人从艺记忆和技艺的抢救保存。“口述史”方法通过与人类学、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法相融合,形成了个性化的操作方式。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访谈问题需要前期框架设计

访谈问题的前期框架设计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进行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也是打开被访谈者记忆和心灵的钥匙。其设计应该有所侧重,访谈可多次开展,每次都有独立主题。可以从传承人自身的具体情况选出主题方向,如技艺传承史、人生史、家族年画生产史、年画生产的材料、年画生产的工具、年画的制作流程、不同时期的生产和销售情况等,进而细化展开,形成许多细节框架。访谈问题的框架设计既要学术,又要接地气。要贴近传承人的心理和感受,能够引导其全面、准确地再现记忆。访谈框架一旦确定,既要保持大方向不变,始终围绕框架主线进行访谈,又要允许访谈过程中临时出现的新话题,要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充分挖掘传承人记忆当中与访谈主题内容相关的所有信息,充实其口述内容。

(二)访谈过程要有突出要点

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的编纂与整理是一项抢救性工程,由于时间的紧迫性,传承人口述史田野作业必须迅速开展。当前,尚在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都已年事已高,虽然个别能保持思路清晰,但多数记忆已下降,思维已变得迟缓,在口述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所以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必须要有所分析,突出要点,脉络清晰。例如,在以记录年画制作流程为主题的访谈中,由于木版年画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通常包括十几至数十道工序,每个工艺环节都可以说是重点,但在这些重点中,把有理论价值的口诀和经验作为重中之重,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记录要点。这些要点往往具有“个性化”特点,为今后不同门派传承技艺之间的比较分析,积累下丰厚的学术资料。

(三)注意“原生态”资料的转换与留存

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的资料要尽量保持“原生态”。第一遍的“毛坯稿”要维持问答原貌,不能做任何形式的增删,对于方言、俚语,甚至于语气、语调都要保持原貌,有必要的还要从旁作注。这种“原生态”的毛坯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讲究资料的转换速度,越早整理越好。原因有二:其一是访谈者的心思意念尚处于对话的情境之中,整理资料的还原度会比较好;其二是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争取时间进行补充采访,及时解决整理时发现的问题。另外,对于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第一手“口述史”资料可以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实现整体性留存。可以对访谈全程进行数字摄像,录音笔录音,数码相机拍摄,笔记本随手记录重要语句,或翻译方言土语。虽然记录形式不同,但服务的主题一致,这样可以多角度的实现资源互补,给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和研究提供便利。在对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资料的编辑和加工当中,应该大刀阔斧地进行剪辑整理,剔除对话中重复、累赘的语言,只保留最有价值的资料。其实,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的后期加工已经产生了创作的行为。而处理好访谈者主观性与传承人口述史的原真性关系,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口述史”后期建工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资料收集过程态度要严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具有不可再生性。如何形成准确的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复制,是这项遗产得以保护传承的关键。复制出来的年画作品不等同文化遗产,但文化基因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从学术的角度上讲,复制作品必须能全部再现细节,因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复制母本的档案资料,如果有一丝的偏差,都可能造成复制的走样,最终导致整个传承过程的失败。所以对“口述史”资料收集的要求一定要严谨。要做到能在访谈中得到详尽和准确的信息,访谈者首先要懂得年画、喜爱年画,应该成为年画通;其次,访谈者对访谈对象的个人情况要提前了解,包括家庭情况、从艺情况、工艺特点等;还有对访谈对象所处的文化生态要了解,即居住地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和历史概况等。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好的谈话氛围,激发访谈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被动回答变为主动叙述,将传承人记忆中的一个个节点完整再现。访谈者的主观能动性恰恰是“口述史”田野作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五)资料后期加工时注重文字说明

与口述自传和回忆录不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口述史”应该是具有学术价值的文化档案,传承人是这项文化遗产的载体,其所记录的文字旨在重现历史和技艺,而不是解释历史,文字要讲究客观性和准确性,所以在“口述史”的后期加工中,说明文字应多于分析性文字。在对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资料的编辑和加工当中,应该果断进行剪辑整理,剔除对话当中重复、累赘的语言,只保留最有价值的资料。其实,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口述史”的后期加工已经产生了创作的行为。访谈人按照一定的逻辑与思想来解读和组织资料,使之形成一个可供发表或出版的文本,虽然表面上是被访谈者在侃侃而谈,实际上访谈者拥有相当的话语主导权。

三、“口述史”在朱仙镇木版年画保护上的学术价值

年画口述史的记录和整理,是对木版年画研究文字资料的一种补充。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的从业经历、从业感受等,不同于一般史料,是一种活生生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木版年画传承人代表了朱仙镇木板年画的最高技艺,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见证了这项非物质物化遗产的演变过程。口述史记录了年画艺人个体从业历史事件的各种信息,而作为口述史主体的木版年画传承人,他们在木板年画这一文化遗产传承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他们怎样看待这项遗产的发展历程、如何描述遗产,以及他们怎样看待开封木版年画传承的未来等等,这些资料都可以通过口述史完好地保存下来。

以往我们研究朱仙镇木版年画,偏重于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不甚重视口述方式,以至许多遗产史料随人而逝,非常可惜。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尚在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的年龄都已70岁左右,有的甚至已到八九十岁,对于他们口述的从业历史、从业见解急需记录、整理和保存。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的价值,不仅仅是为后世保存下具有“个体化”的差别的鲜活史料,更重要的是,它让居于社会底层的民间艺人走向历史,通过他们的从艺经历来折射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口述史”的编纂和整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主动性和互动性特征,是知识分子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反映。“口述史”的访谈不是简单的史料收集过程,也不是生硬的质问,更不是居高临下的发问,而是参访者和传承人双方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记录的是现代木板年画研究者与老一辈传统艺人之间的关系体现,所表达的是几代年画人的心灵对话。如果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田野作业仅仅是录录像、拍拍照,那么“口述史”的意义未免流于表面化。口述史访谈唤醒了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文化自觉意识,它让居于社会底层的民间艺人走向历史,把他们的生活纳入人类学、历史学、遗产学、民俗学的研究视野,通过他们的从艺经历来折射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以传承人为主体的口述材料作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的主要依据,不仅能弥补现有文献史料的不足,还能纠正史料中统治阶级对民间艺术的偏见,真实而全面的还原民间社会生活的演变。所以说,朱仙镇木版年画“口述史”的研究已成为其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注释:

①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6.

访谈记录 篇5

截止到 2015年底,文化部命名了 1986名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代表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与传承的最高水平。 2013年起,文化部陆续对 318名部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工作, 2015年又启动了新一轮抢救性记录工程。此项记录工作的重点在于依托非遗学及口述史学、影像人类学、文献学、档案学、电影学等相关学科的学术基础与手段,收集与传承人相关的各类文献,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访谈,尽量完整、全面地为非遗项目保存资料,并在传承人尚能够进行非遗实践和教学之时,以录像、录音、拍照的方式记录他们的实践和教学。同时,对收集和记录所得文献进行整理编目,便于未来的学术和传播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口述访谈、项目实践过程、传承教学过程的记录是影像保护的关键。

一、口述史访谈

口述史作为人类最早的信息载体,每个民族都有几千年的应用,《荷马史诗》《论语》,甚至佛经,都是由口述整理成纸质文本的。但是口述史作为独立的学科,应该是由内文斯( Allan Nevins)教授 20世纪 40年代末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的。美国学者唐纳德 ・里奇 (Donald A・Richie)认为:口述史访谈指的是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人,向受访人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和录影记录下彼此的问与答 [3]。部级非遗传承人是杰出的文化实践者和创造者,拥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释权,在记录工作中他们应得到充分的尊重,成为工作过程和成果呈现的核心人物,因此口述史访谈在此次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中,非常重要。

口述史访谈工作团队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熟悉传承人所属项目的历史源流、发展变迁及传承情况,初步编写传承人年表、传承谱系表及访谈提纲。以传承人年表为访谈主体脉络,将重大事件、关键人物及重要作品等设为时间节点,围绕这些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访谈问题,精心安排访谈过程。

尊重受访人意愿,并考虑受访人的年龄、生活习惯及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访谈频次。访谈地点应选择受访人熟悉的环境,如受访人的家中、工作场所等,以保证其在较为放松、舒适的状态下进行讲述。整个口述史访谈应分多次进行,每次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两小时以内。为保证口述记录内容的完整性及丰富性,访谈总时长不宜过短,一般应不低于五小时。

访谈结束以后需要将口述史访谈的内容转录、校对、编辑,做成口述文字稿。首先是以速记方式对口述史访谈录音进行文稿转录,速记稿内容应与口述逐句对应,不做任何润色与修饰。其次采访人对速记稿进行校对、编辑,对于访谈中出现的人名、地名、专业术语等专有名词应一一核对;在语言转录为文字过程中,出现语义不完整的情况,用加括号的方式做适当补充。然后按访谈的时间顺序,将速记稿合并成一篇完整的口述文字稿。最后由采访人、项目负责人、受访人三者审核口述文字稿内容。如存在错误和遗漏,需安排补访。受访人对文字稿认可,则在纸质文本上签字确认;如果有不予(或暂时不予)公布的部分,则在纸质文本上标记。

在口述文字稿完成以后,将所录制的影像资料剪辑成口述片,口述片是对传承人口述史访谈的完整呈现。每一次访谈应该单独剪辑成一个口述片,并需保留访谈开始时对访谈时间、地点、受访人、采访人的介绍。这样得到的便是同时拥有录音、录影和文字三种形式的传承人亲历、亲闻的历史,这样的记录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这既是个人生命史的完整记录,也包括“非遗”项目的口述传统,为未来留下一份完整客观的口述史料。

二、项目实践

用影像来记录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实践,所能发掘和记录的信息量远高于文字和图片,是目前为止最能捕捉与体现“非遗”项目中非物质性的记录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践的影像记录,是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以学术为导向,首先保证学术研究及“非遗”传承的需要,确保记录工作的完整性、真实性、系统性,尽量多地积累原始素材。记录工作应以客观观察式拍摄为主,全面记录,避免任何的断章取义。

环境和背景是“非遗”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可能在特定的民俗背景和文化空间中拍摄实践。刘魁立先生说:“对具体文化事象的保护,要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和生命特点。不但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及其有形外观,更要注意它们所依赖、所因应的构造性环境。不仅要重视这份遗产静态的成就,尤其要关注各种事项的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 [4]。因此在项目实践的影像记录工作中,同期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录音师不仅要录制表演类项目的声音,也应重视操作类项目的同期录音,同时,要对特殊环境、场合的声音进行重点录制。

各类非遗项目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要结合所记录传承人和“非遗”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最能完整体现传承人实践能力和特点的拍摄方案。比如: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实践,应全程记录传统技艺流程、制作步骤和方法。重点记录原材料及其加工,突出核心工艺、手艺、方法,记录工具及特殊工具的制作。器具、设备、设计图纸、作品要分别拍摄。请传承人示范绝活、特殊技法、创新之处。记录相关传说、民谣、谚语、师训、家训、传统行规、行话等。并至少拍摄 1―2件代表性作品的完整制作过程。

项目实践片是通过对多机位拍摄的画面进行剪辑整理,按照项目实践的先后顺序,以实践活动的步骤或环节为单位,体现以传承人为中心的项目实践活动完整过程的影片。在影片中根据基本步骤或者曲目、段落等自然的停顿,用加小标题的方式说明。对通过影音方式无法准确或完全表达的细节,以题板的方式标注,一般不使用画外音。

表演性项目的实践片,不应只是一场演出的录制,排练、化妆、服装和舞台准备等内容,都应在拍摄之列。技艺类的实践片,不应只是作品制作的流程,还应包括原料加工、工具准备、设计构思等内容。项目实践片不加任何阐释,把阐释、研究、批评的权力留给后来的人。

三、传承教学

近年在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做影像记录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口述史访谈和项目实践中难以体现和不易把握的细节、分寸、体会、诀窍等内容,可以通过传承人对徒弟的指导来呈现。因此拍摄传承教学片,要对实践片中难以捕捉到的细节、火候、要点等做进一步说明。

拍摄传承教学需记录完整的教学流程、师徒间的情感交流和技艺互动等内容;要表现一次教学活动的完整度,不要只拍一个片段;选择教学示范作品或环节时,注意其稀缺性和代表性。传承教学记录工作应尊重自然规律和文化习俗,尽量不颠倒发生顺序,不做表演、扮演,可酌情进行非虚构搬演。可以拍摄阶段教学、科目教学、作品教学、绝活教学等内容。

(一)阶段教学:传承人选择不同学习阶段的徒弟,按照学习进度(启蒙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等),设置不同内容的课程,通过指导和演示,展现各阶段的要点和练习要求。

(二)科目教学:将教学内容拆分为平行的不同类目、科目,对具有不同优势的学生予以有差别的辅导。记录同一位老师对不同科目的教学特色。比如戏曲老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唱功、身段等科目的分别教学,又如雕漆技艺中对设计、雕刻、髹漆等工序的教学。

(三)作品教学:针对已经深度掌握该项目要领的学习者进行细致教学,需要记录传承人更加具体、精细的教学过程。

(四)绝活教学:拍摄传承人将独特的技艺绝活、经验思想、风格特征等传授给徒弟的过程。

传承教学片是将多机位拍摄的画面按照教学的时间顺序或方式方法剪辑整理,体现传承人对徒弟具体指导、关键技艺辅导等内容的影片。传承教学片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科目与内容分集,每集确定一个教学主题,并参考一堂课 45分钟的时长进行制作。影片中体现的技艺绝活、重要关节点、专业术语等需加题板说明,以小标题的方式分段,尽量完整、全面地体现传承过程。

口述访谈、项目实践过程、传承教学过程的完整影像记录构成一份“非遗”档案,最大限度地为研究者保存一份当下的“非遗”样本。

四、结语

影像不仅是记录手段,它本身是一种研究方法,新媒介产生新视角,带来新的资料和思考角度。对传承人的影像记录,是保存“非遗”资料、促进“非遗”传承、加快非遗研究与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文化传统、保持文化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此次部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是我国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十余年来,第一次对传承人进行的大规模抢救性记录。周和平先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讲到:“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 ”[5]这是一项深入、全面且相当具有开创性的工作。让“非遗”传承人的资料尽量完整全面的留下来,作为档案存留,以备将来有人查询。这些“非遗”项目几乎涉及传统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所有重要问题,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丰富的精神食粮。

注释:

[1]文化部对外联络局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件汇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10.

[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93.

[3]唐纳德 ・里奇,王芝芝姚力译。大家来做口述史实务指南[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2.

[4]刘魁立。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原则[A].张庆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4-5.

访谈记录 篇6

一、要原汁原味,不妄加修饰

干部考察访谈是主观性很强的谈话过程,每个人因经历阅历、受教育程度、思维习惯等客观差异,看问题的方位、表达问题的方式和评价一个人的视角也会有所不同。在访谈过程中,有的访谈对象欲说还休,有的直抒胸臆,有的高度凝练,有的枚举事例等等,不一而足。而干部考察员作为具有主观思想的人,很有可能出现妄加修饰的问题,比如添油加醋,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记录之中;又如偷工减料,凭个人好恶过滤谈话内容,甚至扭曲原意,对访谈对象的表达内容进行随意加工。因此,作为干部考察员,应甄别访谈对象的语言描述,最大限度地尊重访谈对象的原意,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这样既有利于将来阅档时有据可查,也有利于撰写考察材料时比较鉴别、去伪存真,同时运用形象化的群众语言来评价考察对象也更加生动、贴切。

二、要适当归纳,不囫囵吞枣

访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理性把握访谈对象个性化语言描述的基础上形成共性化的结论,因此访谈记录过程也是一个实时分析和适时归纳的过程。访谈时,有的访谈对象语言表达水平高,说话有板有眼,记录起来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但也不乏有一部分访谈对象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甚至东一榔头西一棒,语言表达前后重叠或比较啰嗦。对此,不少干部考察员不加以分析思考,机械地对待谈话内容,完全按照访谈对象的逻辑架构笼统地接受,从而导致记录内容杂乱无章,不利于事后梳理分析。因此,干部考察员应在尊重访谈对象原意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进行必要的加工制作,对一些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的语言进行适当的归纳,如果在较短时间内来不及归纳,则可以把属于同类问题的记录归为一类,或者在记录上打上同一类型标记,以便撰写材料时能够迅速提炼出考察对象的特点。

三、要全心投入,不三心二意

访谈记录是一个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而少数干部考察员精力投放不能始终如一、一视同仁也是常有的事情。有的干部考察员一开始记录较为认真,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不再耐心和投入,甚至让访谈对象简单说说即可;对于不同的访谈对象,干部考察员则表现出不同的记录心态,比较重视领导的谈话内容而忽视一般干部群众的谈话内容。因此在记录过程中干部考察员应始终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既要对不同的访谈对象一视同仁,也要在访谈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不厌其烦地对待可能是重复的语言表述。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访谈“疲劳症”,访谈过程中可以对主谈者和辅谈者进行适当分工,主谈者可以记录谈话大纲,更多的精力用于循循善诱,引导和掌控访谈过程,而辅谈者,则侧重于凭实记录的同时,对访谈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有待证实的细节,也可与访谈对象作必要交流。

四、要一叶知秋,不粗枝大叶

访谈中,有的访谈对象或有“害怕”、“应付”心理,或有“送神”、“帮忙”杂念,易使谈话失真,夸大成绩,隐瞒缺点。即使访谈对象出以公心,但受临时召集准备不充分、表达能力弱等因素所限,谈话内容往往概念化、笼统化,缺乏必要的验证。这就需要干部考察员注意加以甄别,然而不少干部考察员不能够透过访谈对象的语言表象准确地/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文秘网!/发掘事物的本质,要么一叶障目,以偏概全,要么大而化之,一了百了,从而导致访谈中经常出现“一人说了听、二人说了信、三人说了定”的现象。因此,作为干部考察员应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敏锐性,对于谈话内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重对访谈对象表达的事实、现象和观点进行深层次分析思考,善于从蛛丝马迹和只言片语中发现线索性信息,并及时对访谈对象进行追问或通过其他访谈对象进行验证,以便于全面准确评价干部的素质能力。

五、要平等和谐,不居高临下

访谈记录 篇7

现场沟通是内部审计现场实施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现场沟通的重要意义,引入“乔哈里窗口”诠释了信息沟通的运行原理,并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实践,从了解型沟通、验证性沟通两种类型分别探讨分析了现场沟通的步骤与方法。

[关键词]

内部审计;现场沟通;审计方法

沟通是指个体与个体、组织与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传达思想,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充分理解的过程。本文所议的内部审计现场沟通,是指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通过与被审计单位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获得有效信息,以达到提高审计组织绩效、实现审计组织目标的过程。

一、现场审计沟通的重要意义

第一,现场沟通是内部审计现场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调查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共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沟通[1]。一个审计项目的圆满完成,与审计组良好的现场沟通协调息息相关。良好的现场沟通,有助于审计人员更快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业务流程、收支特点等信息,尽快进入审计角色;同时,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也有助于减弱访谈对象的戒备心理,更快核实清楚审计发现的疑点。第二,现场沟通是内部审计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手段。《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公告2013年第1号)“第21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证据”的第三章“审计证据种类”第八条“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指出,内部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获取审计证据时,可以采用访谈法。访谈法的工作方式注重信息的双向流通,一方面审计人员要了解被审单位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和职责履行,另一方面被审人员也能知晓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并给予配合。第三,现场沟通是内部审计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23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人际关系”第十条指出,“内部审计人员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当主动、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以保证信息的快捷传递和充分交流”。通过现场沟通,有助于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与相关机构和人员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内部审计工作中取得相关机构和人员的理解和配合,及时获得相关、可靠和充分的信息,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二、现场审计沟通的原理分析

现场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沟通的目的在于在时间和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尽快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以确定审计重点,在有审计疑点的情况下能够尽快获取真实的反馈信息,以核实清楚有关问题。因此,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方法,是现场审计中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此,我们引进“乔哈里窗口”解释信息沟通的基本原理。乔哈里窗口这个概念最初是由乔瑟夫•勒夫(Joseph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将人的心灵想象成四扇窗户,分别为“明区”“盲区”“隐区”“暗区”[2]。“明区”是我知人亦知的情况,双方沟通不存在问题;“盲区”是自己不知而他人知,如果对方不给信息,自己则无法理解对方;“隐区”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如果自己不主动提供信息,他人则无法理解;“暗区”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此时,沟通是无法进行的。要提高沟通效率,一是提高反馈程度,激励对方多提供信息,使“盲区”转为“明区”;二是增加自我暴露程度,激励对方多提供信息,使“盲区”转为“明区”。双方沟通只有在透明区域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在审计现场工作中,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是“盲区”,而对被审计单位来说则是“明区”,此时,审计人员要不断激发、诱导被审计单位说出事实真相,获取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促进透明。在审计现场工作中,被审计事项的合法性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是“明区”,而对被审计单位来说可能是“盲区”。有些时候,被审计单位领导对于单位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对于自己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并不是完全了解,对于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面规范制度并不熟悉或知情。此时,审计人员应该及时宣传法律,消除迷茫,促进透明。审计现场工作中,审计人员要隐藏审计的真实意图,保留自身“隐区”,实现审计的主动性。环境的变化、突发事件等会引发“暗区”,这给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审计人员应尽快实现突破,将“暗区”转化为“明区”,争取主动性。

三、现场审计沟通的步骤和方法

审计沟通作为一种现场审计查证方法,贯穿于现场审计的全过程。按照现场审计阶段不同,我们大致将现场审计沟通分为情况摸底阶段的了解型沟通和问题核实阶段的验证性沟通,其中了解型沟通是在对被审单位尚不熟悉的情况下,为了尽快摸清审计单位的特点,结合审前调查的基本信息和审计人员的自身认知,敏锐提炼出审计重点和主攻方向,为下一步审计工作的开展做准备;验证性沟通是在对被审计单位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审计发现了一些疑点和线索,通过面对面沟通,以尽快核实清楚有关情况,揭示表面信息背后隐藏的真实动机和意图。

(一)了解型沟通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有所准备。在面对面沟通之前,应通过审前调查,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前期了解,掌握与沟通内容有关的审计背景、法规、知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法人性质、内控制度、行业特点、人员规模、机构设置、收支特点等,并可以在审前调查中准备一些问题,以便于在与对方沟通过程中能快速与访谈对象“打成一片”,而不是一副“门外汉”的状态。第二,找好对象。一般来说,了解型沟通的对象包括三类:第一类是熟悉单位经营管理的人员,主要是单位负责人或在单位工作时间长的领导班子成员,能够对单位整体状况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第二类是熟悉单位财务制度的人员,主要是单位财务负责人或单位主管会计,能够向审计人员展示单位的核算特点、账套设置、财务人员分工等;第三类是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以及重要部门负责人,这类人员可以从自己工作的角度,谈谈对单位业务、对单位负责人工作能力的看法,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提出自己对工作的见解,以及对单位潜在问题的反映。第三,选好场合。要视访谈对象的职务恰当选取访谈的场合,包括谈话的时间和地点。如果谈话对象是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考虑到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出差等事务比较繁忙,时间较为紧张,为体现尊重和理解,地点可以选择在领导的个人办公室,时间则通过预约的方式,在领导班子成员方便的时候,随时开始谈话。如果谈话对象是中层干部或普通人员,为保证谈话的私密性和保护谈话人的权益,可以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一间专门用于谈话的房间,时间上也是通过预约的方式,在访谈对象工作较为空闲的时候开展对话。第四,注意引导。在访谈过程中,应适当闲聊和客套,自然切入主题。审计沟通开头开得好,能创造良好的氛围,引起对方的谈话兴致。审计人员不要一开始就介入主题,要先与访谈对象适当闲聊几分钟,然后切入主题[3]。当然闲聊要把握适度,不聊过于私密的话题,不能过于亲密,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访谈过程中,应向访谈对象介绍审计谈话的内容提纲,同时明确可以不限于该提纲,并适当对其反映的一些情况进行简单的复述和追问,对于一些审前调查中想重点了解的内容,可以进行询问。第五,做好记录。前文已述,访谈是审计证据取得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访谈的同时应由专人做好谈话记录。记录可以采用手写笔记或者电脑打印的形式,在由谈话对象、审计人员共同签认后,形成正式的审计证据。负责记录的审计人员在记录时,应快速分清主次,对于一些客套话、题外话等无关信息进行主动过滤,对于审计关心的事项进行重点记录。在一些时候,访谈对象会特意提醒审计人员,有些内容不宜记录,一般情况下应尊重访谈对象的要求,停止记录,但对一些事关单位廉政、内控风险等重要的相关信息应在心里默记,并在事后做认真分析是否对审计有影响。

(二)验证性沟通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周密计划,目的明确。现场审计沟通前,审计人员要围绕审计沟通所要达到的目的,做好充分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审计人员先要全面熟悉已取得的关于核查事项决策、资金流向、人员身份等内查外调的所有信息[4],对事件发生的异常信息多拟定一些疑问,做到明确谈话的目的;研究透彻与经济事项相关的国家法规、内部规定等审计评价标准,对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有一个初步判断;然后制定详细沟通计划,适当多准备一些访谈对象不予配合时审计应对的预案和策略。第二,选择对象,找准突破。在有疑点和线索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沟通对象,是关系到沟通成败的关键点。一般说来,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线索的主要途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常规的符合性测试中寻找问题,第二种是收到直接举报获取信息。无论哪种途径,我们都要经过认真分析,找准访谈对象,争取能够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分析时,我们可以对整个事件进行演绎,分为报销流程和决策流程:报销流程可以从账面资料获得,循着报销的程序,由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单位负责人依次先后介绍他们所知晓的事件经过,重点查找资金的完整流向;决策流程可以从“三重一大”会议纪要中获得,在无集体决策资料佐证的情况下,可以循着事件发生的流程,由最直接经办人到间接经办人的顺序,依次询问事件来龙去脉,重点查找事件的背后动机。第三,循序渐进,拨云见日。选好访谈对象后,应尽快与其开展对话,以防止串联串供。访谈过程中,审计人员应本着循序渐进、由面及里的原则开展对话。具体来说,首先,审计人员应主动明确自己的身份,并明确这次谈话会被记录作为审计证据,给访谈对象一种不敢作假的压力;第二,审计人员应从了解业务的流程入手,向访谈对象了解该项业务的基本流程,以及访谈对象在流程中扮演的角色,迅速判断该对象的知情程度;第三,在了解清楚业务的基本情况后,审计人员应主动提出疑点,观察对方的反应,倾听对方的解释,审计人员要对访谈对象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断进行判断,对于合情合理的解释给予积极认可,对于明显隐瞒或歪曲事实的情况,应在其表述后摆出审计掌握的信息予以质疑;第四,如果现场出现异常情况,或访谈对象以各种理由拒绝回答,审计人员要视情况向审计组领导乃至审计机构领导及时汇报,在取得授权后对相关人员和重要证据做进一步处理。第四,作好记录,铁证如山。由于验证性沟通的目的是核实问题,所以大多内容涉及到人的利益,话题敏感,内容特殊,证据显得尤为重要。审计人员在访谈过程中务必做好记录,做到准确、完整地记录访谈对象的表述。记录完成后,应允许访谈人认真阅读,并逐页进行签字确认,以保证审计证据的公正和客观。

四、结束语

审计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现场沟通应更多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在实施时,应以诚恳耐心、尊重理解为基调,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法律法规、内部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制度为准绳,选择适当的沟通策略,实现审计目标。

作者:李梅 单位:上海铁路局

参考文献

[1]孙瑞亭,李岩。当合格审计组长需做到“四个三”[J].中国审计,2015(17):45-46.

[2]王宝庆。审计组织行为问题系列研究[J].审计文摘,2015(5):22-23.

[3]李书宝。内部审计现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J].中国内部审计,2014(3):78-80.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